“呵呵”这一令人发狂的词语,最早的使用者居然是大文豪苏轼

“呵呵”一词是个网络流行词,这个词非常有意思,最早人们在使用它的时候,只是为了表达开心的心情,意思与“哈哈”相同,慢慢的,人们在无言以对时也习惯回复“呵呵”,表达轻蔑的语气时还是用“呵呵”,甚至还有“聊天止于呵呵”这种约定俗成的概念。

比如说你正在和你的女神聊天,她回复给你一个“呵呵”,那你大概就是要凉了。

“呵呵”这一令人发狂的词语,最早的使用者居然是大文豪苏轼

你千万不要以为“呵呵”是一网络时代的新词,其实早在1000年前的宋代,大文豪苏轼的诗文中,就出现过呵呵一词,而且所表达的意思跟如今的差不多,大家一看便懂了。

“呵呵”这一令人发狂的词语,最早的使用者居然是大文豪苏轼

2015-27 诗词歌赋 4-2东坡填词

苏轼写了千古名篇《江城子·密州出猎》后,在给好友的信件《与鲜于子骏》中写道:“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此处呵呵便有自嘲的意思。

“呵呵”这一令人发狂的词语,最早的使用者居然是大文豪苏轼

元丰元年,苏东坡跟文与可开玩笑,在《与文与可》一信中写道:“不尔,不惟到处乱画,题云与可笔,亦当执所惠绝句过状索二百五十疋也。呵呵”。意思是如果文与可不给自己画画的话,我就要去到处乱画,而且还得署名文与可,或者拿着当初承诺过的绝句去告状索赔。此处则是开玩笑的意思。

“呵呵”这一令人发狂的词语,最早的使用者居然是大文豪苏轼

黄州时期,苏东坡又在《与陈季常》一信中写道:“一枕无碍睡,辄亦得之耳。公无多奈我何,呵呵”。不得不说,大文豪苏东坡伟人豁达洒脱,幽默诙谐。

还记得那句著名的“一树梨花压海棠”吗,那就是苏轼写来调侃好友80岁高龄娶了18岁的小妾。

从苏轼用词上,就不能看出苏轼是个性情中人,苏轼当然也有悲痛欲绝的时候,当好友离去的时候,他每每痛哭失声。也许只有这样感情丰富、热爱生活的人才能拥有这种旷世奇才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