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紅旗:血色記憶

血色記憶

八一前夕,我們回到闊別五十載的老家一一遜克,參觀了遜克縣東山侵華日軍工事遺址,抗戰遺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遺址座落在“東山森林公園"。站在公園前仰望綠蔭掩映的東山,會迷失在眼前的景緻中而不能自己。無論如何都想象不出,山中所到之處競被四通八達的戰壕連著;更不會想到山頂涼亭腳下競是可容二三百人的地下壕洞,與隱藏樹叢中的大大小小碉堡毗連為伍。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罪行在這裡昭然若揭。

曲紅旗:血色記憶

曲紅旗:血色記憶

曲紅旗:血色記憶

沿著十八彎崎嶇小路拾階而上,路邊野花搖曳著,迎接著久別的家鄉人。偶爾一隻松鼠從林中穿出,引來路人一片驚叫。茂密的柞樹林不見飛鳥,但聞喜鵲喳喳。忽然遠山傳來杜鵑聲聲,布穀、布穀…哦,又到“頭伏蘿蔔二伏萊”種植時節了!

腳下的路或用青石板,或用彩色石子,或用仿木水泥鋪成,隨彎就彎順勢伸延,還算平緩的大段路途叫人不需氣喘吁吁,儘可以左顧右盼遛連往返。

曲紅旗:血色記憶

曲紅旗:血色記憶

曲紅旗:血色記憶

曲紅旗:血色記憶

遺址地處小興安嶺東,低山丘陵地貌特徵明顯。資料顯示,這一帶為半山區,河谷沖積平原較寬,地勢較低,海拔在2OO一一3OO米,間有較高的山樑可超過30O米。

這裡植被豐沛繁盛,兀顯溫帶針闊葉混交林特色,尤以落葉松、柞樹、楊樹、樺樹等樹種爭秀山川。伴有榛柴灌木,刺玫李子山梨山丁子山裡紅等堅果山果樹,更增添了東山的誘人景色。這也是當時小鬼子把此地作為屯兵把守的軍事要塞的一個重要選項。

曲紅旗:血色記憶

曲紅旗:血色記憶

曲紅旗:血色記憶

曲紅旗:血色記憶

行進中,我們不時地在那秘密的樹林裡駐足,就像當年的游擊隊員唱起了“游擊隊之歌“。大家被當年鬼子逼迫中國勞工修建的軍事工事震撼,大大小小的碉堡、兵舍、倉庫、炮臺以及戰壕等工事有20多處,碉堡都是砼體結構,鋼筋混凝土澆築的建築。有的地方雖然留有破損斷痕,但是用手敲打依然堅如磐石,工程質量可見一斑。由此也見證了勞工們的血淚辛苦。

戰壕縱橫交錯,順山而走,令人看了眼花繚亂。原本寬1.5米深O.8米的壕溝,已被雜草殘葉填埋一半,有些曾在1945年“蘇聯紅軍出兵,中國對日作戰"中被炸燬。但是絲毫不難看出當年侵略者的狼子野心。

曲紅旗:血色記憶

曲紅旗:血色記憶

曲紅旗:血色記憶

爬上山頂,站到亭臺的最高層,遜克縣城和黑龍江左岸俄羅斯廣大平原盡收眼底。家鄉遜克走過歷史滄桑,儼然一派現代化大都市範兒,像巨幅工筆國畫鑲嵌在中國版圖天鵝頸下。一江之隔的俄羅斯一望無際的平原上小麥黃了,遠處的小鎮靜悄悄。遊人說,那裡就是江東六十四屯!

曲紅旗:血色記憶

曲紅旗:血色記憶

我們從血色的記憶中走出,用沉澱80多年的血性膜拜家鄉血染的風采。那段歷史是日軍侵華罪行的鐵證,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那場較量讓我們懂得了憂患意識對於一個民族是何等重要,對一個國家又是多麼重要。

今天,中華民族已經屹立於世界之林,睡獅已醒,巨龍騰飛,任人宰割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但是,我們仍然說“以革命的名義想想過去,忘記了過去就意味著背叛"。我們仍然說,面對來之不易的勝利與和平,不僅要刻骨銘心的記住,還要誓死如歸地捍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