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海綿寶寶和小豬佩奇紋在身上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你是什麼人我不知道,你從事哪一行;我可能也不知道。但如果當你想去紋身的時候。可能你逃脫不過這三種類別:裝逼、懷念、藝術。

為了裝逼去紋身,沒什麼大不了。如果說看書是為了拉高自己的知識儲備,那麼為裝逼去紋身就更像一種快捷的生活方式。

但你在肩膀頭紋上一個油膩的海綿寶寶,就和裝逼是兩回事了。

將海綿寶寶和小豬佩奇紋在身上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不可否認,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紋身。較以前更為多元、開放和包容的文化環境讓年輕人更樂意宣揚自我。30年前,全球的紋身行業都未能乘上時代潮流的大船,被絕大部分人厭惡唾棄,擁有鋪面的紋身店開出500元一小時已是天價,是真正的小眾文化。

“那個年代,卡通和紋身都是流行的事物,只不過紋身的都是搶劫犯,看卡通片的都是乖孩子。”56歲的斯菲爾德在自己的孫子面前回憶起了年輕時候的故事。

“紋上一隻米老鼠,其實也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將海綿寶寶和小豬佩奇紋在身上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在國外的一個網站上,就出現了一個“海綿寶寶的紋身之家”的專題帖。那些米老鼠和派大星的紋身照片吸引了超過140萬的關注。

此網站藉此分享了對紋身定義的經驗之談:

“紋身不一定要又兇又嚇人,可愛的東西一樣會很酷。”

將海綿寶寶和小豬佩奇紋在身上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英國作家Thomas Hardy曾說過:“時代改變了一切,除了我們總是為變化而驚喜的內心”。

01.“這是我在昨天紋的,這一天我失去了一生中最愛的姑娘。”

將海綿寶寶和小豬佩奇紋在身上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02.“我的爸爸在我5歲生日那天因為車禍去世了,當時他正拿著我最喜歡的泰迪熊從玩具店走出來。

將海綿寶寶和小豬佩奇紋在身上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03.“我養貓,紋身,酗酒。姑娘們喜歡我,但我依然是個不明顯的好男人”

將海綿寶寶和小豬佩奇紋在身上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04.““在40歲時我把最喜歡的卡通人物刻上了手臂,相信它會帶給我新的力量。”

將海綿寶寶和小豬佩奇紋在身上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05.““我的爸爸在2016年12月15號去世,今天,我紋了一個圖案。”

將海綿寶寶和小豬佩奇紋在身上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reddit上關於“是否後悔自己的紋身”的話題林林總總,這是每一個選擇紋身的青年事前一定會問自己的問題。

一位賬號名為Bssyl的網友留言:

“對於很多人來說,紋身的目的,有時候不單單是耍帥,而是一種將自己在意的東西永遠保存的方式...那些我們曾經在意的人和事,會隨著歲月的逝去而淡去,當我們再看到身上的紋身時,我們的記憶才會被重新記起...”

將海綿寶寶和小豬佩奇紋在身上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