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識貨?還是太識貨?中國海軍爲何沒有買下光榮級巡洋艦?

不識貨?還是太識貨?中國海軍為何沒有買下光榮級巡洋艦?

光榮級巡洋艦,是蘇聯時代研發的一種12000噸級的輕型巡洋艦,作為25000噸級的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的補充,作為前蘇聯海軍水面艦艇的中堅力量。光榮級外觀最大的特點,就是甲板上分兩側4排,密集排列著16枚玄武岩巨型反艦導彈的反射桶,一看外表就感覺非常的威武雄壯!蘇聯末期,戈爾巴喬夫就曾經乘坐一艘光榮級到赫爾辛基和美國總統里根會晤,顯現蘇聯紅海軍的強大威風,這是光榮級最後的高光時刻。也給當時的中國軍迷留下了難以忘懷的深刻印象。就像幾十年來,國內一直有人唸叨引進逆火一樣,同樣有人一直遺憾中國海軍沒有引進一兩艘光榮級。

其實並不是外界不給中方機會。蘇聯解體後,總數4艘完工或者即將完工的光榮級,被分別分家到了俄羅斯和烏克蘭。其中都各有一艘有被賣到中國的可能。烏克蘭繼承的一艘“共青團員”號,一直在探討賣到中國的可能,但是20年沒有下文,最終只能鏽蝕殆盡。

曾經作為俄羅斯海軍太平洋旗艦的瓦良格號,(這個瓦良格不是遼寧艦的前身的瓦良格,而是由紅色烏克蘭號改名而來的一艘光榮級),乾脆借中俄聯合軍演來到了中國的軍港。據說此艦已經接到了命令:只要中國方面開口,全體俄羅斯水兵和軍官就坐飛機回國,把瓦良格號巡洋艦直接留在中國港口!而後續付款可以分期進行。俄方都主動到了這程度,但是我方還是不解風情,最終瓦良格號又開回了俄羅斯。

不識貨?還是太識貨?中國海軍為何沒有買下光榮級巡洋艦?

最終沒有成交,難道是中國海軍不識貨嗎?不是的,沒成交,恰恰是因為中國海軍太識貨了!

首先,在於蘇聯解體後,俄國海軍水面艦隊的衰落尤其明顯。光榮級全部是艦齡30年以上老艦,艦齡普遍比水手的年齡還大。瓦良格號是1979年開工,到2018年已經是39年艦齡的老艦;而“最新”的共青團員號,也是34年的老艦了。而一般主力艦最多用40年,是世界慣例。

第二,在於蘇聯老艦的動力普遍不可靠。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的黑煙滾滾早就成了全球笑柄。而為其護航的“大彼得號核動力巡洋艦”,雖然名義上是“核動力”,但他的核動力同樣堪憂,該艦還在核動力系統外,額外的攜帶了燃油鍋爐,作為“萬一核動力掉鏈子”時的應急動力補充。

仔細觀察俄羅斯海軍水面艦隊最近十來年的航海行動,無論是參加中俄聯合軍演還是艦隊的其他出動,遠洋艦隊的編成中,都有一箇中美艦隊中未見的現象:就是在俄國海軍水面編隊的遠航行動中,一定會有至少一到兩艘大馬力拖船在列!

不識貨?還是太識貨?中國海軍為何沒有買下光榮級巡洋艦?

2016年中俄海軍聯合軍演,俄國方面只來了4艘艦船,但其中一艘仍然是大馬力拖輪;往年的其他中俄軍演,拖船總是一次不落的編在俄方艦隊中。

原因很簡單,俄羅斯海軍對自己保養狀況極差的艦艇的動力系統“非常的沒有信心”;每次出遠海的軍事行動,都害怕主戰艦艇的動力突然趴窩,壞在了半路上或者演習過程中!這些已經“半癱瘓”的所謂主力艦,中國海軍怎麼會看得上?

至於其電子和艦載武器就更不用說了,等於是用大哥大和智能手機對話,根本就講不通。看看我方對“最年輕”的現代級136艦的漫長改造,就知道再買蘇俄老艦,完全是費力不討好。現在中國海軍已經有了12000噸的055,光榮級就徹底失去了來中國的可能,他們的光榮時代已經遠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