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当年科考不中之恩,才让他们成为了人生赢家

现在有高考可以改变我们人生的命运,但是这个在现代来说并不是很全面,毕竟现在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是在古代可不是这样了,古代讲究的是学而优则仕。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要想出人头地,就只能通过科考从仕。当然啦,世家子弟除外,他们有很多人可以靠家里恩荫。

感谢当年科考不中之恩,才让他们成为了人生赢家

每个古代的学子都有一个一朝看尽长安花的梦想,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所以几乎才子都去参加科考了,然而人生就是这么的有意思,很多我们后来熟知的名人,并没有科考成功,有的人甚至考过很多次,从青年考到老年。

感谢当年科考不中之恩,才让他们成为了人生赢家

首先说一个比较倒霉的名人唐伯虎。哈哈,你是不是首先映入脑海的是星爷,和那个经典的我入华府为秋香?但是现实中的唐伯虎可没有那么好的运气。这哥们的才华一定是有目共睹的,是真正的大才子,江南四大才子的名号,其他三位好友也确实认为唐伯虎应排第一,并且好友一致认为他会三连冠,当然伯虎兄也是这么认为的。

感谢当年科考不中之恩,才让他们成为了人生赢家

可是悲催的他却是遇上了科场舞弊案,这件案子也成为了悬案,但是唐伯虎却是受到了极大地牵连,他一生都不可以在科考,不可以在朝为官,也正是这件事,让大才子心灰意冷了,开始比较放纵自己,留恋青楼,不过也正是这件事,才为后世展现出了一个不一样的唐伯虎,一个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的唐伯虎。

感谢当年科考不中之恩,才让他们成为了人生赢家

另一个比较有名的就是李时珍啦。没错,李时珍不是从小就要做医生学医的,人家虽然后来是个大夫,但人家开始想要走科考这条路的。李时珍第一次考试中了秀才,后来又连续参加了两次科举考试,而且第二次还累病了,可惜还是没中。三次落榜之后,李时珍和父亲都开始心灰意冷了,而李时珍也从23岁开始学医,抛下了仕途之路。

如果没有李时珍的落榜,我们就不会有流传千古的医学著作《本草纲目》啦。也就不会有这么一个对医学事业做出如此贡献的人。

感谢当年科考不中之恩,才让他们成为了人生赢家

科考向来不是成功的唯一途径,也许远离仕途的名人们会在后来感谢当年不中之恩呢?毕竟后来的人生同样精彩,也随了自己的本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