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为何会不爱种地弃耕抛荒?

正义的天津人


看了诸位网友的观点,我有不同的看法。
不是农民弃耕,也不是耕地弃农。我认为,这是农民之间对耕种土地的正常调节。

农民间土地的正常调节。

今天的农民队伍结构组成比较繁多。有因各种原因守家的农民,如有需要守护老人不能离家的;有懂专门技术的新农民,如以大棚蔬菜见长的农民;有以营销见长的农民,如农资销售的农民;有以经营专业合作社为主的会管理的农民;有以智能植保为主业现代新农民,如无人机喷洒农药专事植保的新农民,还有以管理林果见长的果农等,这些人都是从制度上没有脱离土地的农民,但他们的个人特长的确使他们不依靠土地收入而又能生活得更好的农民,如,常年经营农资营销的农民;也有需要依靠大面积土地进行致富的农民,如,从事林果生产的果农,从事设施农业的菜农。这样,在农民队伍中,就出现了需要土地的和不依靠土地的。有依靠土地的,也有不依靠土地的。这种现象的形成自然地就出现了承包与被承包的关系,小田块向大田块聚集的现象。由于起初家庭承包制度让家家都有土地原因,到现在的规模化经营,土地由一家一户耕种经营向种粮大户、农业园区聚集,势必就出现了一些人的“弃耕”现象。我们只看到了原种地农民不种地,而没有看到现在的种地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园区比起初土地承包时大量增加的现象。

相互调节的现象还将加剧。

农民间土地间的调节现象无法阻止,也不能阻止,它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的不断壮大,现有的农民队伍将会更加专业化、职业化,高效化。生产责任制是人人分有均等的土地,经过三十多年的经营,农民队伍的不断分化,各种机械化、智能化的实现,农民实际占用耕作土地的面积将会因农民个体的技能、管理水平不同,而出现不同大面积的耕作。如,国家标准规定,一个县级小麦示范园不得少于1万亩。这一万亩耕地的管理实行“田、林、路、渠、机、电、井、滴灌‘八配套

”;实行“统一整地施肥、统一播种、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收获五统一’管理模式。这不少于一万亩耕地聚集的“五统一”模式,要让多少“农民弃耕?一个务果能手管理成百亩果园,这又要让多少农民弃耕”?还有进城常年打工的农民,他们名下的土地确实需要有人耕种,分地后新生人口也确实需要土地耕种,这两者一拍即合,实现了土地的有效利用。诸如此类。因此,这种现象无需阻止,也有必要继续下去!

所以,农民不是不爱土地,不是不爱种地,而是相互间的正常调节,正常流转。所谓的抛荒弃耕应该都是那些土地瘠薄、需要配肥地力重新整理的土地,或者是正常调节过程中的出现的个案而已!

我是凡尘观生活!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对不同观点,持开放、包容态度,不反对!不赞同!不支持!勿喷!愿理性交流!

谢谢!

再见!


凡尘观生活


农民为何不爱种地,弃耕抛荒现象如何阻止,作为一个五十多岁的农村老农,说说我的看法,土地是农民的命,土地的荒芜现象,当前是很难解决的问题,也不是说都不爱种地,关间种地打下来的粮食只够温保,而没有经济效益。我只能拿我家的实迹情况作以说明。



我家是6口之家,每人8分地,4个人有地,两个人没有分到地,合起来3亩2分地,儿子外出打工,上有老母亲,下有孙子,我快58了,在家种地一年下来,去去种子,农药,化肥犁耙收割的钱,年收入不到3000元,这还不算我下地干活的工钱,吃是够了,家庭的开支包裹看病吃药就没钱,不能在家等死吧?

随说土地确权啦,土地可以流转,承包给他们,可是人家没人承包说地块小,3亩2分地分4块种,当时分地有一类地,二类地,三类地和自留地,你说要是地不搭边,谁原意包你的地种,流转给谁,这就是个时迹问题。



我种地几十年了,真不想放弃我的土地,种一年地收入不到3000块,我这个家怎么生活,我的母亲也没退休金,全靠我来扶养,母亲老了没退休金,作儿子的我到老了也是没有退休金,我只有放弃我心爱的土地,外出打工。


当然啦,快60岁的人,那个不知道在家享福,我外出能干什么,进工地还有人要,扫大街还有人要,只有媳妇儿在家照顾着老人,和看着孙子,这都是没办法呀。我在建筑工地打工,一个月3000多快钱,也是在家种地一年的收入呀,地荒着就让它荒着吧,我外出打工虽说工资不高打一年工,也就是我种地十年的收入,只要全家平安,老人健康我就知足了。


农村农民工万岁


种地有风险,地少了乐意耕种也是得不偿失,耕种几亩地,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还不如打工赚点血汗钱实在!原来我是老农就是耕田人,题主说出了一部人的心里话。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猛迅,人们追求的生活品质相应提高。但是农民种植的农产品价格浮动相当大。打个比方,今天苦瓜收购价为5毛钱一斤,卖了200斤搞到100块是吧!当日购买了一瓶除草剂用去60块,再买点肉用去10块,再算算其他当日开支,不用说了大家都明白还能剩下几个钱。如果田地少的话,就不可能天天有这个产量产出,也就是达不到每一天都有100元的收入。而且种植的苦瓜成本价都要5毛一斤左右。总的算起来农户就亏了!算一算,作为散户搞农作物种植是赌博的形式,没有保障还敢继续种地吗?

那么土地就让它拋荒吗?不是的!形势发展,小农户无法避免和控制市场风险,不得不退出。集约化的生产经营将会带来土地的革新,新型农民倔起。

但是这些领军人物将要大量的土地,他们知道没有大量的土地,谈不上创业与发展。公司加农户,还是产前、产中销售为一体的经营模式或者是农超对接将会替代目前农业困境。这种情况下,土地能抛弃吗?也就是说农户的土地可以依法流转给有能力的人经营。


谢谢你的阅读!欢迎你关注原来我是老农更多的问题回答。


原来我是老农


其实这个问题准确的来说不是农民抛弃了土地,而是土地抛弃了农民才对。作为农民对那一片生我养我的土地爱的有多深沉,这个相信只有农村人才能领会吧。自古以来的说法:"家中有粮心中不慌\

刚好豫见


首先,农民对土地的热爱是毋庸置疑的,不存在所谓的不爱种地,尤其是506070年代的人,土地是他们的命根子,所谓不爱种地是指现在的8090后,有机会走出农村到城里生活,家里的地就不在乎了。

弃耕抛荒的土地其实是一种无奈,老人年纪大种不了,年青一代不在家,农作物价格持续低迷,种地不赚钱,一年的收成还不如打两天工,家里的地要么租给其他人要么种简单的大田作物,要是都不行才会空着;零散的山地,浇不上水的旱地,不长庄稼盐碱地才是弃耕抛荒的主流,租不出去也种不了。

希望能帮到您,农医生祝您成功。更多资讯请关注农医生,农医生是首个互联网+农技平台,盼丰收就找农医生。


农医生


不请自来:城市近郊的土地还有人种,边远地区大多抛荒,最边缘山区自然村走向无人村。农地集体所有制,集体是谁难说清楚,产权不明,土地革命几次,现在也无法理解了。生产分田到户(包括其他类型的土地)本就一亩三分地,更分散,你去流转也好租借也吧!你很难连片集中经营。荒废土地无人问,你去动一下,追上门上访打架多的是。

现在农村风气就是认为土地是他的,动一动就是侵害农民利益,他们等待国家征地补偿,天上掉钱。更怕流转租借后被人霸占了,也有想年老种地保命。

流转租借几年可以,租金越弄越高,许多耕地荒了好多年,开发成本更高。农业租借土地没有二十年以上,能做好农业就是个笑话。租金低了你也不可能拿到连片有发展余地地方。

中国农业和教育一样,任重道远。


龙泉合作社


土地对于农民来说是生命一点儿也不过,农民祖祖辈辈以地为生,但这几年确实出现了弃耕抛荒的现象,有很多农民选择了出外打工,这一方面造成了土地的浪费,另一方面对农村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阻碍。


个人认为农民不是不爱种地了,而是农民主要以地为生,粮食是主要的经济来源,这几年种植成本不断增加,农产品滞销严重,种地不挣钱呐。儿女要上学,老人要抚养,家庭开销随着生活成本的增加而增加,光靠地里的收入,难。

怎么解决呢?

国家给出了方法。那就是稳定存量,增加增量。

什么意思呢?就是把以前的农补做了一定的调整。以前是农民只要有地就可以享受农业补贴。现在改成了谁种地谁受补。而且以后会逐步的增加对种地农民的补贴力度。既稳定了农业的发展,又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今年是土地确权的最后一年。一旦确权了农民朋友就能安心的处置自己的土地。哪怕自己不种也可以流转出去,这样既不造成土地的浪费,又可以增加一笔收入。

我是爱三农的小农民,欢迎大家点赞评论转发,关注我可以看到更多关于三农补贴的消息呦!


扛着锄头种地去


农民不是不爱种地,之所以出现抛荒弃耕现象,是因为种地效益达不到农民的预期,甚至要亏本,这样的情况下,只好弃耕。有的地方为了遏制这种现象,甚至还出台了相关处罚措施,但不是太管用。

就员外了解到的情况,目前在农村地区这样的现象不是个别,还相当普遍,稍微好点的顶多就是白给邻里耕种,找不到人耕种的就只能抛荒了。开头说了,对于抛荒的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收益达不到预期。那么我们来算下账。以种植水稻来举例吧!因为员外是南方人,就不举例北方的小麦了。

目前南方一亩田的水稻满打满算1000公斤(两季,但一般情况下做不到),按照当前的粮食收购价保护价,粳稻最低收购价1.4-1.5元/市斤,按照这个价格计算,一亩田所产的粮食出售后,大概可以获得2800-3000元毛收入。

种田需要成本吧,需要些什么成本呢?网上有的是农民晒这方面的内容,但不需要看网上,员外就是农村出来的,并且目前老家还有亲戚在种田,基本可以知道个大概。种田需要的成本为:种子、农药、化肥、机耕、收割、运输这几大项。大概是多少呢?

种子钱:120元左右;机耕费:耕田、收割、运输=400元左右;花肥钱:碳铵、钾肥、磷肥、复合肥=300元左右;农药钱:120元。以上合计940元,是直接成本,还不包括两个季节的人工工资,还不包括一些难以预料的因素,比如天气和灾害,一旦遇到这些因素,上述这些计算的话就会打了水漂。

这样大家都知道了,一亩田年收入满打满算2000多,如果有那么几十上百亩,是职业农民有技术机械化操作,这个利润也还不错,但作为普通农民,一般都只有几亩田,很少很少有超过十亩以上的。这样的话,你认为农民还有必要种地吗?所以只好去打工了,一个人打工一年最低也能挣个两万三万吧。两箱一对比,不就知道答案了吗?

要想改变这样的情况,也不是没有办法。一是地方镇村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不要只种水稻,改种经济效益高的作物,如季节性的蔬菜水果之类的东西。当然如果都去种经济作物,没有人种粮食了,也不行,可以实行轮耕,就是种一年粮食,种一年其它经济作物。这个技术上的事,不在本篇讨论范围了。


总之,地方镇村要多引导和指导,可以组织零散的农户加入合作社,甚至可以为农民搭建一个立体的种养加工销售一条龙的平台,特别是农民的产业丰收了,地方要多出力,尤其在推销上,要多帮忙。还有,在招商引资方面,多引进些项目,让农民忙时种地,闲时打工。也是一种增收的手段。这样的话,抛荒的现象会减少很多,像员外老家基本就很少看见抛荒了。


潭州刘员外


农民那有不爱种地的;在我们那边;地是根本啊;我爸妈今年种了十几亩地;有的地方是地被公家收走了;所以可能是这样的;再有就是我们有外出打工的人就把地让别人种;现在种地挣得本身就不挣钱;外边打工;一个月多少;在家种地你要想到;种子钱;肥料钱;农作物需要浇地和喷洒农药吧;到了收成的时候;现在全部机械化;这也是一笔开销;赶上农作物要浇水的时候;天不下雨;地干;农民也犯愁;交不上水;农作物就会减产;等到不需要雨水的时候;偏偏下起来没玩;晒粮食晒不干;有时候都会发芽;种棉花的时候是最累的;刚开始种了要看看;又没没有苗的;又要给棉花放风;等在过一段时间;天气最热的时候;农民却要顶着太阳在那里掐芯;长虫子打药又怕下雨;一下雨棉花不捡;在地里就会被雨淋;发霉;可是这个时候农作物不是只有一种;忙完这边在从这边奔到另一个田地;农村的地;分的不是所有的都在一起;而是分为好几个地方;玉米也是跟棉花差不多的时间中的;玉米到收成了;虽说是机械化;但也要人工往回拉;还要脱粒;有的还需要剥皮;这些忙完了;也就快到冬天了;小麦种上了上了冻水;农民这个时候才是歇着的时候;一年的农作物;收成了能挣点;但是比起打工那是没得比;打工付出劳动;到月发工资;不用操心其他;也不用起早贪黑;挣得还多;不用顶着太阳在地里忙;不用担心下雨会不会淋湿了怎么办;所以说这个事情真的阻止不了的;也没办法阻止;现在种地的都是不愿意离开家的;那是他们的根;他们家;父母在;家就在;老人和孩子;留在家里的也都是四十奔五十的人了;他们已经习惯了农村;不适应外边;我父母出来过;但是不到一个月就回去;包括我妈来我这里;我妈总担心我爸不能照顾好自己;怕我爸吃饭问题;我爸会做饭;但一个人在家他就不想做;没啥意思;家里连个活跃气氛的没有;所以有的人是呆一辈子;有的人出去;宁愿租房子也不想回到自己的家


YANZI永不放弃


身为农民的孩子只想简单的说几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农民辛苦了!感谢所有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伯伯的付出!

农民不愿意种地的原因:

第一: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也就是赚的少!

别说不赚钱!国家政策大力扶持,粮食价格的管控。社会的告诉发展都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但是想对比一下!农民一年下来的收入不足以跟上时代发展社会所需。辛苦一年的收入不如外出打工赚的多!

第二:是赚是赔全看命

民已食为天的确不错,可是老天不让你吃饭谁也没办法,很多自然灾害可能会让农民的所有投入一夜间变成空! 自然灾害即使可以预估,但是没办法补救。损失就是损失。提心吊胆的种地不如外出工作赚的稳定。

第三:人口老龄化严重

国家开放2胎政策主要原因就是中国劳动力不足,老龄化严重,很多农村现象更加严重,老人村频频出现!很多农民想种地可是年龄体力均不允许,只能把土地外包出去或者荒废了!

第四:文化水平的提升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对社会的认知已经与老一辈的思想发生了非常大的分歧。年轻人被城市的高大尚所吸引,不愿意从事农业。

不知道你们是否也是农村户口!小编虽然城市定居了但是依然是农村户口!自己名下也有土地,可是又能怎么样呢!不能放弃家庭与事业回去种地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