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证照不全 培训机构打了多年擦边球

阜阳:证照不全 培训机构打了多年擦边球

在这场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中,有证有照的培训机构,可以暂时缓一口气。而证照不全的培训机构,则面临关停。

为何会有如此多的培训机构未申请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究竟如何申请办学许可证?颍州晚报记者进行了走访。

本以为整治是一阵风,如今被关停

昨日,记者再次来到这次关停整治的“ 四大名补”之一的某培训机构, 因有照无证,超范围经营,该机构被有关部门下达了关停整改通知书。

与摸排暗访时人满为患的景象不同,此时教室里静悄悄,堆满补习资料的书架也变得空空如也。一名工作人员正在等待前来退费的家长。培训机构的负责人正在核算离职员工的工资。

“ 这一关门,不知道啥时候能继续经营,员工只能另寻出路了。”该负责人一脸愁容地说,一个多月前,得知要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整治,他隐约有些担忧,又抱有侥幸心理,“ 或许仅是一阵风,过过应该没事了。” 谁知,这一次暗访、检查、关停一气呵成,没有留喘息的时间。“ 开了十几年培训班,不断发展壮大,说关停就关停了,老师和孩子们都要解散了。”

该负责人认为,这些年的确赚了一些钱,但更多成就感则来自孩子们取得的成绩。对于“超纲教学”,该负责人没有否认, 他解释道,当前考试竞争激烈,孩子们都想胜人一筹。

眼下,该负责人最着急的事情,就是尽快办理社会力量办学资格证。他回忆说,这十多年来, 仅有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多次想办理办学资格证,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耽搁了。“ 早知道有这么严重的后果,当时不惜一切代价也要申请下来。”

记者了解到,社会力量办学资格证之所以办理者较少,还有一个原因是政策不够健全,目前我市对校外培训机构硬件设施的标准还未出台,让申请人拿捏不准。

“ 按照现行的资格申请标准,教育部门可以对培训方向、培训内容进行把握,但培训班位置、场地面积、容纳多少学生、消防安全等级等细节没有标准。” 颍东区教育部门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辖区内8 家有证培训机构,是多年前在教育部门自由裁量权下通过审核的。

绝大部分培训机构打了多年擦边球

校外培训机构为何能够“ 疯长” 多年?记者发现,多数证照不全校外培训机构仅取得了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经营范围为“ 教育咨询”。

颍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一名负责人表示,工商部门仅能从虚假宣传、超范围经营、非法经营行为方面进行治理和打击。就是否取得办学许可证,是否增加学生课业负担,是否超纲教学等问题,无法监管。

颍州区教育局基建科一名工作人员坦言,这些培训机构“ 打了多年擦边球”,钻了法律的空子。从字面上看“ 教育咨询”,并不涉及到办学,教育部门也无权监管。“ 在这次摸排行动中,遭遇一些培训机构的阻挠,理由是教育主管部门没有执法证。”该工作人员表示,仅靠教育部门一家的力量,很难对培训机构产生威慑和约束。

记者看到,在这次集中整治中, 对各部门的职责进行了明确分工。例如,消防部门负责对培训机构的消防情况摸底和整顿;城管执法部门负责对违法乱贴广告、影响文明创建进行整治;公安部门负责对违法经营进行打击;税务部门对纳税情况进行整顿;发改( 物价)部门负责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收费进行审核……

“ 多部门联合发力,必将使校外培训机构走向规范之路。”该工作人员预计,经过三个阶段的整治,未来校外培训机构将向合理、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

等待省里出台统一政策

就前期摸排,仅有29 家培训机构,既有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 也有教育部门颁发的社会力量办学资格证。那么,这29 家培训机构是如何申请到社会力量办学资格证的呢?

一家全国连锁教育培训集团阜阳分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集团2007 年进驻阜阳时,就积极向教育部门申请该证。“ 从递交申请、通过层层验收到拿到证,经过了大半年的时间。有了证每半年都要向教育部门审核一次,若有问题,将不能通过审核。”

市教育局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小组工作人员介绍,对符合本地实际, 培训行为规范、手续完备的校外培训机构,鼓励支持其发展。

而对于本次停业整治的教育培训机构,需等省级层面出台相应政策标准,包括办学场地、教学设施设备、教师资格证、课程设置、教学规模、教学大纲等。届时,全省统一标准,达到标准的培训机构可颁发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进入校外培训机构的“ 白名单”,存在安全隐患、不达标准的培训机构将被依法关停,进入校外培训机构的“ 黑名单”。

“ 相应标准预计年底之前会出台。”该工作人员说,在此之前,责令整改的教育培训机构均不得从事教学活动,否则将予以严重处罚。

“ 我们将全力配合整改,对孩子们负责,也对我们自己负责。”多家校外培训机构负责人表示,既然这个市场要规范,对大家来说是经历了一场阵痛期,相信整改以后,会迎来更加通畅、宽阔的发展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