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霞: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挑战与破题

李春霞: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挑战与破题

2013年中央首次召开周边外交工作会议,提出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和“亲诚惠容”的新理念。十九大宣告新时代的到来,进一步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味着我国周边外交进入了奋发有为的新常态。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核心理念。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实际上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断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验平台和必经阶段。

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面临理念与现实政治、安全目标与经济手段双重挑战。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基于中国和合思维提出的新理念,完全不同于西方二元对抗的安全逻辑,旨在构建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但现实政治仍然是阻碍推进的主要原因。传统地缘政治的影响不断上升,“中国威胁论”常常是东南亚国家用于国内政治争斗的工具。东南亚国家在大国平衡战略下防华之心仍在,中美权力转移加快更加剧了这一地区的挑战和风险。中国已连续9年成为了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但经济的合作与让利并没有带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安全互信的必然提升,反倒出现了矛盾锐化和分歧增加的隐忧。

破解困境的策略选择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通过机制运作凝聚共识,确保机制的开放性、共享性和透明度,不断向地区合作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二是通过多样化手段深化合作,把周边地区的发展嵌入到中国大发展之中,在援助和投资中统筹全局、互利共赢。

(李春霞,系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副教授,根据在第二届中国国际关系女学人论坛分会场上的发言整理,整理人冯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