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吉鸿昌?

Panny-小婧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这是吉鸿昌将军在英勇就义前的绝命诗。

吉鸿昌出生于1895年10月18日,逝世于1934年11月24日,生命短暂却热烈,尤其体现在他的民族大义以及为抗日事业的不懈奋斗上。

早年的吉鸿昌在冯玉祥手下任职,从一名小兵成长为军长。在中原大战中,失败,被蒋介石收编。然后,蒋介石让吉鸿昌去剿灭红军。吉鸿昌将军不愿做炮灰,对围剿红军之事采取消极态度。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张学良奉行不抵抗政策,东北沦陷。吉鸿昌将军痛心疾首。

不久,就被蒋介石剥夺了军权,并勒令出国考察。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爆发后,吉鸿昌闻讯立即回国寓居天津。同年4月,吉鸿昌在北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3年5月26日,吉鸿昌同冯玉祥、方振武等抗日将领依靠苏联的武器支援和集合东北义勇军在张家口宣布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吉鸿昌任前敌总指挥兼第2军军长,旋任北路前敌总指挥,率部向察北伪军进击,在收复康保、宝昌、沽源等城池后,吉鸿昌又指挥部队向多伦进攻。7月12日终于收复多伦。

但由于,蒋介石仍将重心放在围剿红军上,力图避免与日军交战,反而与日军联合围剿抗日同盟军,吉鸿昌战至10月,因弹尽粮绝而失败。

1934年参与组织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被推为主任委员,秘密印刷《民族战旗》报,宣传抗日,联络各方,准备重新组织抗日武装。11月9日,在天津法租界遭军统特务暗杀受伤,遭工部局逮捕。为置吉鸿昌于死地,宋美龄不遗余力,她拿公款向租界行贿,将吉鸿昌引渡到北平军分会。11月24日,经蒋介石下令,吉鸿昌被杀害于北平陆军监狱,时年39岁。

我是中国人!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这是吉鸿昌将军热烈爱国的赤子之心。谨在此纪念所有为了中国抗日事业流血牺牲的先烈英雄们。


生说


吉鸿昌,抗日爱国名将,民族英雄。1913年入冯玉祥部,因骁勇善战,1926年官至师长。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与组织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被推为主任委员,秘密印刷《民族战旗》报,宣传抗日,联络各方,准备重新组织抗日武装。11月9日,在天津法租界遭军统特务暗杀受伤,遭工部局逮捕,被引渡到北平军分会。11月24日,经蒋介石下令,吉鸿昌被杀害于北平陆军监狱,时年39岁。

一、不忘“当兵救国,为民造福”初衷,铭记父亲“做官即不许发财”教诲,省吃俭用,兴办公益事业。

吉鸿昌(1895-1934)原名恒立,字世五,河南扶沟人。出生在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就有很深的爱国思想。1913年,不满18岁的吉鸿昌投到冯玉祥部当兵,因骁勇善战、智勇双全而深受赏识,从士兵递升至军长。吉鸿昌虽不断升官,却丝毫没有改变“当兵救国,为民造福”的初衷,时刻铭记着父亲“做官即不许发财”的教诲,平时省吃俭用,兴办公益事业。1921年,吉鸿昌回乡探亲时,看到依旧贫穷落后的家乡,他毅然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利用一所破庙作校舍,创办了“吕北初级小学”。同时立下规定:凡是贫家子弟,一律免费上学。解决了家乡子弟求学的问题,这所学校一度被誉为“豫东第一”。

二、面对美国人的歧视,将“我是中国人”挂在胸前 。

1931年秋,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出国之前,已是震撼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蒋介石为了阻挠吉鸿昌的抗日活动,立逼他“携眷出国”,作“军事考察”,而实际上是夺去了他的军权,将他流放国外。

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接待中国人,对日本人却奉若神明。一次在纽约,他穿着整齐的军装,率领一行从属人员走在街上,突然有人拦住他故意问道:“你是日本人吧?!”吉鸿昌叫翻译回答说:“不,我是中国人!”对方听了摇摇头表示不相信地说:“中国人?东亚病夫,不可能有这样魁梧、高大的军人……”又一次,他到纽约的一家邮局寄送东西,那里的工作人员又明知故问地说:“你是哪国人?”将军大声说道:“我是中国人!”对方奚落地说:“地图上已经找不到中国了。”吉鸿昌异常愤怒,刚要发作,陪同的使馆参赞劝道:“你为什么不说自己是日本人呢?只要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吉鸿昌当即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吗,可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

接连受到这样的嘲笑和侮辱,使他异常气愤,甚至连饭也吃不下去了。他严肃地说:“侮辱我吉鸿昌本人,我并不在乎,但是我们是代表中国到美国才考察的,受侮辱的是我们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啊!”他坚决地表示:“下次外出时,就带上‘我是中国人’的牌子,让外国的朋友们都知道中国人是有血性的,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一定会重新振兴起来的!”

果然,他用草板纸自制了一个约半尺长的长方形牌子,用毛笔写着“我是中国人”几个大字,并在下边注上英文。他挺着胸膛,昂首阔步地穿过围观的人群,显示出中华民族的骄傲。

在国外,吉鸿昌还利用记者的采访,以事实揭露了日本侵略中国的种种罪行,并斥责英国纵容日本侵略中国和蒋介石对日妥协的丑恶行径。在德国,吉鸿昌曾多次要求到苏联参观访问,遭到蒋介石反动政府使馆的百般刁难,不予签证。悲愤之下,吉鸿昌挥笔疾书:“渴饮美龄血,饥餐介石头;归来报命日,恢复我神州。”

三、 投身抗日洪流,由爱国军人转变为共产主义战士

淞沪事变爆发后,吉鸿昌闻讯立即回国,暂住天津,开始秘密与中共华北政治保卫局联系。1932年4月,吉鸿昌在北平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一个爱国的旧军人转变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从此踏上了新的革命征程。他按照党的指示,到湖北黄陂、宋埠一带召集旧部策划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又赶赴泰山动员他的老领导冯玉祥出山组织武装抗日。为筹措抗日经费,吉鸿昌毁家纾难,变卖家产6万元购买武器,积极联络各地抗日零散武装,作起兵抗日的准备。

很快,吉鸿昌同冯玉祥、方振武等抗日将领依靠苏联的武器支援和集合东北义勇军在张家口宣布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吉鸿昌任前敌总指挥兼第2军军长。在收复康保、宝昌、沽源等城池后,吉鸿昌又指挥部队向多伦进攻。经过五昼夜血战,终于收复多伦。察北四城的收复,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然而,奉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蒋介石却反诬同盟军破坏“国策”,令何应钦指挥16个师与日军夹击同盟军。

吉鸿昌无奈之下找到了方振武,准备一同进攻由国民革命军驻守的北平城。9月21日,行进到日军和国军交界的非武装区。日军飞机投放传单,要求吉鸿昌部队3日内离开,不然派兵剿灭,吉鸿昌在3日内离开了。10月10日,吉鸿昌部队在进攻到北平附近的昌平被中央军、晋军、西北军包围,军队哗变崩溃。

随后,日军主力在察边境集结,并驱使败退伪军准备重新进攻。苏联在国民政府的压力之下也停止了对同盟军的支援。国民政府中央也派出要员去说服同盟军领袖冯玉祥放弃独立割据的念头,将部队交给中央指挥。而中共则在同盟军内部开始宣传策反,准备将抗日同盟军发展成红军,在河北山西建立苏区。内忧外患之时,同盟军内部的东北义勇军部首先表示归附中央。冯玉祥也发表声明取消了同盟军司令的头衔。8月15日,伪军重新进攻多伦。分崩离析的同盟军不敢正面对抗。在15日夜连夜不战放弃多伦,全军转移。转移之后,剩下的5万抗日同盟军彻底瓦解。吉鸿昌战至10月,终因弹尽粮绝而失败。

1934年5月,吉鸿昌回到天津,组织成立了“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他被推为主任委员,进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在他家三楼秘密设立了一个印刷所,出版机关刊物《民族战旗》报。他的家也成了党组织的地下联络站,党内同志亲切地称之为——红楼。

四、 为全人类的正义进步而斗争,死了也不能倒下

1934年11月9日,吉鸿昌在法租界秘密开会时遭军统特务暗杀受伤,被法国工部局逮捕,后引渡到北平军分会。国民党军分会组织“军法会审”时,吉鸿昌大义凛然,把法庭变成抗日的讲堂。何应钦亲自审问,要吉鸿昌说出抗日活动的秘密。吉鸿昌义正言辞地回答:“抗日是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的事情,有什么秘密!只有蒋介石和你们,跟日本勾勾搭搭,尽干些祸国殃民的坏事,才有见不得人的秘密。”当问到“为何加入共产党,危害民国时”,他坦然地说:“我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我为我们党的主义和政纲而奋斗。我摆脱了旧军阀的生活而转到为劳动群众、为全人类的正义进步而斗争的阵营里,这正是我的关荣。你们说我们党是‘危害民国’,试问你们又干了些什么?你们当政七年来,掀起了无数次的内战,酿成了空前水旱浩劫,断送了东北、断送了热河,又快要断送华北各地。你们的所作所为,哪一样不曾危害民国?哪一样不是危害民国?我们共产党在中国民族解放运动中不避牺牲,不辞艰苦,正是为了保护民国。”敌人用尽毒刑,把吉鸿昌打得遍体鳞伤。直到临死前一夜,吉鸿昌还在狱中宣传抗日。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让我多宣传几句吧!”

11月24日,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走上刑场,就义前,他用树枝作笔,在地上写下了气吞山河的诗句: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写毕,他喝令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死,不能跪下挨抢,我死了也不能倒下!” “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声色俱厉地对那个拿枪的刽子手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你到我的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着蒋介石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吉鸿昌瞪起两只大眼,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革命万岁!”在这震山撼岳的呼喊声中,英勇的共产党员、中华民族的英雄吉鸿昌壮烈地牺牲了,年仅39岁。但是,他那“死也不倒下”的英雄形象,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吉鸿昌被定为全党褒扬的革命烈士。周恩来总理在1971年指出:“吉鸿昌同志由旧军人出身,后来参加共产党,牺牲时很英勇,从容就义,很有必要把他的事迹出书。”1984年,在纪念烈士牺牲50周年前夕,河南扶沟人民在烈士陵园吉鸿昌事迹陈列馆前,为烈士塑了铜像。长春电影制片厂于1979年以吉鸿昌将军为原型拍摄了故事片《吉鸿昌》。该片获得第三届百花奖最佳影片奖、最佳编剧奖。


侃侃民国那些事


吉鸿昌将军的经历非常曲折,他是民国时期一位少有的贫民将军,最后成了光荣的民族英雄,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献出了生命,使人无不感到挽惜。

《1》"日本人要骑在我身上,我回过头来咬死他!”

家庭出身贫寒的吉鸿昌将军,出生在河南扶沟县吕潭镇,从小当童工学徒,不堪老板欺压,一九一三年,禁卫军团长冯玉祥在河南招兵,时年十八岁的吉鸿昌满着家人,偷偷跑去应招,成了冯玉祥手下的一名士兵,冯玉祥见吉身材魁梧,能识得几个字,就将其编入模范连当学兵。一次冯玉祥集合部队讲话:

"日本要求中国承认二十一条,二十一条是灭亡中国的条件,如果实行了,你们在街上要是碰到日本人,他让你扒在地上,骑在你的身上当板凳,那你们怎么办?″吉鸿昌立即奋臂高喊:"报告旅长,日本人要骑在我身上,我回过′头来咬死他!"此话一出,全军精神为之一振,军中呼为"吉大胆",从此以后,吉鸿昌引起了冯玉祥的重视。

《2》官兵平等和士兵同甘共苦:

由于吉鸿昌作战勇敢,不论是援川之役,讨伐复辟,还是直奉大战,都屡立战功,不时高升,到一九二四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吉鸿昌己从一名普通小兵升为营长,由于看不惯顶头上司韩复榘的所作所为,被韩复榘呈准冯玉祥撤职。吉鸿昌远走绥远,投到绥远都统署李鸣钟的门下,任绥远警务处处长。

一九二六年春,吴佩孚联铬张作霖东山在起,并力进攻国民军,冯部所属国民军几度激战,被迫撤退南口。这时冯玉祥己到苏联访问,由张之江代理西北边防督办之职,改任李鸣钟为甘肃督办,蒋鸿遇乘冯玉祥不在,保荐吉鸿昌为十二师三十六旅旅长驰援兰州。

吉鸿昌率临时改编的一个旅,势如破竹,配合友军平定了甘肃。

甘局既定,冯玉祥令孙良诚为授陕总指挥解西安之围,吉鸿昌奉命率部东下,克咸阳,占三桥镇,在西安展开了外围战,时令冬季,由于吉鸿昌所部转战千里,部队疲敝,又缺少棉服,每到夜晚,吉鸿昌就单衣赤足,亲到战壕与士兵同甘共苦,官兵皆为之感动振奋,都愿为他效命。

由于吉鸿昌部英勇善战,西安解围后,当时民间流传一首歌谣:“城里两只虎(李虎丞与杨虎城),不如西来一只鸡(吉)。

《3》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卖国军阀!

一九二七年,吉鸿昌升任师长,由于国共合作,国民军各部都派有共产党员担任政治工作,讲解革命理论或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由于共产党员不怕牺牲,不怕艰苦,任劳任怨的精神与工作作风,得到了广大官兵的信仰,吉鸿昌也时常同政工人员聚在一起,学习革命理论,有时还和政工人员上街搞宣传,民众非常受感动,吉鸿昌曾对官兵说

:“我们以前只知道耍大刀打冲锋,不知道为谁打仗,为什么打仗,以后训练军队,得从政治入手才成"。为此,吉鸿昌严令部队执行国民军政治部制订的军队问答口号,口号是,问:同志们辛苦了。答;为人民服务!问:你们是谁家的军队?答:我们是老百姓的军队!问:你们要打倒谁?答;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卖国军阀!……。

《4》率部北伐,一马当先,胜利之时被排挤!

一九二七年十一月,吉鸿昌率部参加北伐,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先遣部队,一路上,吉鸿昌率部攻城略地,每遇危险,吉鸿昌手提大刀赤搏上阵,官兵见师长如此,各个奋勇向前,被冯玉祥称为"铁军",为了激励士气,以示与其他部队有所区别,吉鸿昌特令制做大批镶有"铁军″字样的大旗或"19D“符号胸章,每于行军时将"铁军″旗帜列于队首,此举引起顶头上司孙良诚和友军的不满,讥讽吉鸿昌狂妄,由于北伐胜利,适逄冯玉祥令派师旅长入学,孙良诚借此撤换了吉鸿昌师长之职,并撤销了屡立战功的十九师番号。

《5》平定甘肃,宁夏,体谅百姓疾苦!

一九二八年秋,马仲英拥众数万,声势浩大,作乱甘肃,冯玉祥紧急起用吉鸿昌,担任十一师师长职务,协同友军平定回乱,吉鸿昌走马上任,由天水经岷洮,沿途数百里,鸡犬牛羊尽绝,满目疮痍,马仲英部所到之处,汉族被屠尸横遍野,妇女被奸无法统计,西北军围剿也报复屠杀回民
,吉鸿昌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严令所部,不得欺压回民百姓,并枪毙了撞取回民衣物的两个排长一个连长。派军队掩埋被屠百性尸体,救济难民,安抚地方。吉鸿昌这一安民措施,在甘肃有驻军以来史无前列,深得民心,百姓传颂称道不己。

一九二九年,马仲英部攻占宁夏,震动全国,吉鸿昌奉令追剿,经过几场血战,终将马仲英部赶出宁夏。为了安抚地方,稳定人心,防止马仲英回窜,吉鸿昌邀请各地乡绅,阿訇,教长共商大事。为了消除回民疑虑,促进回汉合作,吉鸿昌还举办各种体育运动会,邀约回汉群众参加,把军队骡马借给民间耕种,派军队代百姓收割,修路造桥等得道了当地回汉民族的称颂!

《6》反对内战被扣,差点送命!

一九三零年蒋,冯,阎中原大战暴发,吉鸿昌奉调参加,但内心非常不愿参加内战,为了发泻不满,他自任开发西北总指挥,印成名片,背面印有:一,开发西北安定民生;二,实行兵工政策;三,反对内战枪口决不向内。吉鸿昌每遇西北军将领,先递名片,再表述他的意见。大战在即,大敌当前,吉鸿昌的主张引起冯部将领的不满,恐其为患,遂与代总司令鹿钟麟密谋,将吉鸿昌扣留!

《7》不愿内战,投"蒋″又反"蒋"

由于冯,阎反蒋联盟各怀鬼胎,韩复榘,石友山,张学良等粉粉投奔蒋介石。冯玉祥部将领又对冯玉祥重新起用吉鸿昌不满,作战时各部不积极配合,冯,阎联盟败局己定,吉鸿昌感到前途无望,想想屡次被撤职,差点丢命,对西北军深感失望,为了尽快结束内战,吉鸿昌投了蒋介石。

一九三一年五月,不想内战的吉鸿昌被蒋介石推到了内战前沿,逼迫吉鸿昌"剿共″,吉鸿昌不从,假意应对,当蒋介石获知吉鸿昌弄虚作假,又令部队化装红军制造假象骗他时,非常愤恨,遂调部队逼迫吉鸿昌交出了兵权,离开部队,出国考察。

正在吉鸿昌准备出国时,"九、一八″事变突发,吉鸿昌以国难当头,理当上下一心,共御外侮为由,取消出国之行,向蒋请缨抗日,蒋不但不准其要求,而且限令其出国。正在些时,冯玉祥又派传令员持复信劝吉鸿昌暂时离开,如执意不走,恐怕有危险,吉鸿昌不得不出国。

出国考察归来,吉鸿昌上书汪精卫要求抗日,汪精卫只字不回,吉鸿昌又到庐山面见蒋介石要求抗日,但蒋介石对他敷衍。吉鸿昌一腔热血,满怀激愤,想自己十几岁当兵,身经百战,身上到处是伤痕,说是为国为民,其实如傀儡,任人摆布,想参加抗日,竟不许可。对蒋介石国民政府失望的吉鸿昌,转而寻找救国之路,本来在北伐时,国民军中就有共产党员,吉鸿昌也认识几个,通过共产党员宣侠父的介绍,吉鸿昌加入了共产党。

吉鸿昌原打算拉旧部抗日,却不想被出买,蒋介石派兵围堵,部队遭到重重包围无法突围,吉鸿昌只身逃往苏区,后辗转回到天津。

《9》组织抗日同盟军,收复失地!

一九三三年三月,日寇又侵占热河,东北及热河等地的抗日义勇军退到察哈尔省,人数达十余万众,国民党蒋介石对这些抗日队伍根本不予援助,使这些抗日队伍缺衣少食,艰苦异常,遂不约而同的率部投奔在张家口主张抗日的冯玉祥。吉鸿昌收集,整编部分抗日义勇和抗日民众,组成抗日队伍,被冯玉祥任命为笫一军军长。


(冯玉祥,方振武)

一九三三年六月,吉鸿昌担任北路军前敌总指挥,率部协同友军先后收复多伦,康保,宝昌,沽源等地,有力的打击阻止了日寇的进犯。极大的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


由于蒋介石怕抗日同盟军坐大,逐派部队包围,分化,收买,瓦解了同盟军。唯有吉鸿昌,方振武坚决抗日,吉鸿昌对于蒋介石卖国媚日极为愤恨,发出外抗暴日,内除国贼的声明,并把抗日同盟军改为"抗日讨贼军″,转战于冀察抗日前线,重创敌伪。

《10》被捕就义!

一九三三年,吉鸿昌,方振武率领的抗日部队被国民党军包围在通州缴械,吉鸿昌被捕,后在友人冯欣农的营救下逃走,转回天津,吉鸿昌明白,蒋介石不会放过他,为了安全,吉鸿昌搬迁至英租界,但还是没能幸勉。十一月九日吉约朋友在国民饭店打牌险被特务刺杀,友人成了替死鬼,吉受伤被"工部局″巡捕逮捕,后引度给国民党当局。十一月二十四日,吉鸿昌英勇就义。


纵观吉鸿昌将军的一生,我们发现他是一位民国时期,不可多得的贫民出身的将军,他爱护士兵,纪律严明,身显士卒。他爱护百姓,救济贫民,救民于水火。他不附权势,爱曾分明。他一身正气,精忠报国,坚决抗击外敌的精神将流芳于世!


鹰x眼


1933年5月,吉鸿昌出任冯玉祥麾下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第二军军长,北路前敌总指挥。北路军从张家口出发,唱着《抗日同盟军新军歌》:“抗倭抗倭,还我旧山河;十万健儿,奋首驰辽左;杀退了倭奴才免国之祸。”连克察哈尔省康宝、宝昌、沽源三县和重镇多伦,吉鸿昌成为全国著名抗日英雄。


天津《益世报》发表评论:“我们只有失陷领土的故事,并没有什么人做过收复失地的工作,吉鸿昌收复多伦为第一次。”这位作者同时警告国民党政府“勿功秦桧而罪武穆”。

一年后,这位有先见之明的作者一语成谶,吉鸿昌真成了抗日版岳飞。

吉鸿昌原为西北军军长,9.18事变后秘密加入中共。蒋介石派他考察美国时,使馆人员建议他冒充日本人,可以免受歧视。吉鸿昌在自己胸前挂一块牌子,上书:“我是中国人”。

他是最早在外国宣传抗日的中国将军,他向美国人宣布:“中国最终必将战胜日本。”他告诉美联社记者:“我们有四万万人的热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誓愿牺牲一切,为生存而战,为公理而战”。他驳斥美联社造谣中国人民要求日本出兵:“你们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这位可笑的记者,以为吉鸿昌在赞扬他文章像象牙。

1932年淞沪抗战,中国军队不堪一击,他气愤大骂:“我辈军人,能勿愧死。”同年他加入共产党,激动得流下眼泪。吉鸿昌冒着危险,拉着他旧部一个团起义,准备参加红四方面军。然而在国民党的围追堵截下,最后吉鸿昌只有十几人来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在徐海东劝说下,吉鸿昌又准备回北方拉队伍,闹革命。临走前,他交给护送他的手枪团团长傅春早一百块大洋,作为他的党费。傅春早后来成为国家开国将军,广西军区副司令员。

回到天津,吉鸿昌变卖家产,拿出六万大洋购买武器抗日,自己住破庙,睡土炕,吃玉米棒子。

他连克察省四城,雄心万丈,要兴收复四省之师。然而深忌冯玉祥的蒋介石调集20万人,前来围歼抗日同盟军。冯玉祥无奈宣布下野,吉鸿昌逃回天津。

1934年吉鸿昌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他联系杨虎城,准备开辟西北抗日根据地,得到杨虎城全力响应。蒋介石得知消息,派出杀手陈恭澎到天津,要暗杀吉鸿昌。11月9日准备离开天津的吉鸿昌在法租界差点被国民党特务暗杀,同行者刘少南牺牲,吉鸿昌被法租界逮捕。

11月14日,吉鸿昌被法租界引渡给国民党当局。何应钦审批他:“吉鸿昌,快招出你的秘密来!”吉鸿昌掀开上衣,露出累累伤痕说道:“这就是我的秘密,是你们军队勾结日本鬼子给我留的纪念。我抗日救国,四万万人民皆知,是最光明磊落的事情,有什么秘密?只有蒋介石和你们这班狗奴才,祸国殃民,残内媚外,和日本暗中勾结,干些不明不白的勾当,这才有秘密。”

会审结束后,自知必死的吉鸿昌回到狱中,对难友们说:“我就要和你们分手了,在死之前,我要把抗日的道理和你们再讲一讲。”有人感动哭了,劝他休息,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让我多宣传几句。”他拿出怀里金表,叫典狱长卖掉给难友添菜吃,嘱咐难友:“你们要保重身体,出狱继续抗日。”

1934年11月24日,吉鸿昌英勇就义,牺牲前天态度从容,写下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着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这样光耀夺目,浩气长存的英雄人物,还用得着评价吗?


沧海历史春秋


我是“红雨说历史”昨天刚刚回答过一道张学良和吉鸿昌的题,就有了相关题目的推荐,那我们就来说说民族英雄吉鸿昌。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吉鸿昌临死前写下的诗句,他坚定的抗日信念,涌动在血肉中的爱国精神为我们敬佩,敬仰。我们向英雄致敬,向他学习。



吉鸿昌是河南人,19岁就参家军队,到后来从师长一直做到到军长,最后成为国民党第二十路军总指挥。他反对蒋介石攻打红军,主张抗日。蒋介石解除了他的兵权,把他派出国外考察,其实就是为了防止吉鸿昌有什么违背他的行为。吉鸿昌在国外进行抗日宣传,反对蒋介石攻打红军。1932年,吉鸿昌回国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回国后,他四处奔走,积极联系,成立抗日同盟军,还拿出家里的6万元来购买武器,支持抗日。1933年,他与冯玉祥组建盟军抵抗日本侵略者进攻察哈尔,并且成功将日军赶出察哈尔。但是同盟军在国民党,日军,伪军的夹击下处境艰难,冯玉祥被迫辞职,同盟军也被国民党收编。


吉鸿昌坚决不放弃抗日,他率部辗转多地,为了保存抗日力量,他身先士卒,一肩担当,被捕。后来,吉鸿昌抓住机会,机智的逃脱了,逃脱后继续抗日宣传。1934年11月,他被军统特务打伤,被国民党抓住。面对刽子手的枪口他不改“抗日万岁”,的信念,在监狱英勇牺牲。死前吉鸿昌对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死了也不能倒下,不能在背后挨枪”。特务被他的气势吓到搬来了椅子让他坐下,面对着吉鸿昌开枪了。民族英雄,壮烈牺牲。


红雨说历史


我是中国人!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

这是吉鸿昌将军的爱国宣言,是吉鸿昌将军的肺腑之言、由衷之意。

吉鸿昌的人生自1895年10月18日开始,至1934年11月24日结束,他的人生交给了革命,交给了民族,交给了国家,交给了他所引以为荣的“中国人”,这样的英雄值得我们铭记,值得我们缅怀,值得我们尊敬。吉鸿昌仿佛是带着命运出生的,那年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战败,中国彻底沦为侵略者的盘中餐,他的命运便是与他们抗争,洗涤我们的屈辱。

吉鸿昌是英雄。



吉鸿昌原是冯玉祥的部将,冯玉祥中原战败后投靠蒋介石,最后又为何会被列入老蒋的猎杀名单?

吉鸿昌在1913年投入冯玉祥军中,靠着自己敢打敢拼硬生生从过河小卒爬到了军长的位置,不过他既没有名列“五虎将”,也没有排入“十三太保”,原因也许是因为他性格刚直,所以学不来冯那套投机钻营的本事吧。

后来跟着冯玉祥打了场中原大战,结果冯玉祥因为韩复榘和石友三等人投蒋,被老蒋打得丢盔弃甲,赶紧通电辞职,吉鸿昌见冯大势已去,只好投靠了蒋介石,任第22路军总指挥兼第30师师长。老蒋收编了冯的旧部后也没安什么好心,因为老蒋知道他们肯定不会好好听话,所以想拿他们当炮灰,比如让石友三去打陈济棠和李宗仁,让吉鸿昌去“围剿”红军。老蒋的小算盘,只要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吉鸿昌对老蒋的命令只是采取消极的态度,石友三直接就反蒋了。



这边的老蒋见吉鸿昌不乖乖听话,心里憋着气。那边的吉鸿昌不仅不肯听话好好“剿匪”,反而与共产党接触和联系,后来又准备变节投诚,这事被老蒋听到了风声,急得老蒋赶紧免了他的职,捋了他的军权。1931年8月,吉鸿昌被老蒋免职后,又被勒令“出国考察”,说是考察,其实就是老蒋想把他赶出去,好趁机消化他的部队。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张学良“不抵抗”地将东北送给日本人,吉鸿昌闻讯后痛心疾首,想要抗日,结果被老蒋那句“攘外必先安内”给堵回去了。无奈下,吉鸿昌只好出国。

1932年1月28日,日本向上海的国民党驻军发起进攻,制造了“一二八事变”,也就是淞沪抗战,中国在这场战斗中有14000余人的伤亡。吉鸿昌闻讯后,立即结束所谓的“考察”,返回国内。回国后,吉鸿昌用自己的家产购买武器装备组织抗日武装,同时游说冯玉祥与共产党合作,冯玉祥确实也因此又刷了波存在感。



1932年4月,吉鸿昌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事后来被老蒋知道后,老蒋不能忍了,有了除掉吉鸿昌的想法。事实上,当初老蒋赶吉鸿昌出国也是有这方面的考虑,只是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1933年5月,冯玉祥和吉鸿昌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建立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狂扇老蒋的“攘外必先安内”,因此老蒋封锁了察哈尔,最终导致了同盟军的破产。1933年10月,吉鸿昌兵败后逃到了天津,他不仅不肯学冯玉祥,反而继续从事抗日活动,与中国共产党共同组织“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意图重新组织抗日武装,这引起了老蒋和国民党极大的警惕与反感。老蒋根本不愿意在这时候惹日本,他心中始终将“剿共”放在首要位置,因此,老蒋决定要除掉吉鸿昌。

1934年老蒋正式通缉吉鸿昌,暗中又吩咐军统的戴老板安排特务去暗杀吉鸿昌。



1934年11月9日,吉鸿昌在天津法租界遭到军统特务的暗杀,虽然侥幸逃脱,但是随后却被法租界工部局逮捕,最后又因为老蒋贿赂法租界官员而被移交给国民政府,最终于11月24日遇害,吉鸿昌将军英勇就义!

吉鸿昌将军在临死前写下荡气回肠的绝命诗: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在1950年底展开的镇压反革命运动中,1934年对吉鸿昌将军实施暗杀的两个枪手吕一民、吕问友被发现并逮捕。1951年3月31日,天津市人民法院判处吕一民、吕问友二人死刑,为吉鸿昌将军报仇雪恨。

吉鸿昌的老上司冯老总在1948年9月乘船回国途经黑海时因轮船失火而被烧成焦炭。

吉、冯两人都有“爱国将军”之称,但是,吉鸿昌轰轰烈烈,冯玉祥东倒西歪!

左宗棠曾经批评李鸿章: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

也许,十个冯也比不上一个吉爱国!


吾与吾国


吉鸿昌将军是位追求真理的蒋军。

在军阀混战生灵涂碳的年代,他厌恶内战,想给人民创造一个和平的环境。

所以在蒋桂冯阎中原大战前,吉鸿昌将军就在积极策划反冯投蒋的密秘工作,结果事机不密,被宋哲元发现,宋哲元立即软禁了吉鸿昌将军,并夺其兵权。

此事被冯玉祥发现后,立即释放吉鸿昌将军,并仍由吉将军指挥其部队。

接着便是血腥的中原大战。战争中,吉鸿昌将军高举反冯大旗,第一个率部投蒋,导致冯玉祥部队的大溃败,从而提前结束了血腥的中原大战,使战区几十万老百姓避免了生灵涂碳的残酷战争。


王金海170657262追求


吉鸿昌,河南人,爱国将领。他是西北军最善战的将领之一,一生都在追求抵御外辱,国家统一。

1、山沟里的蛮小子

吉鸿昌将军是河南扶沟人,从小比较叛逆,被父亲拿着扁担追着打,绰号“扁担楞”。有农村生活经验的人,基本知道这个意思。

1913年冯玉祥将军率部在河南与白狼作战,为补充兵源,就地招兵。吉鸿昌就加入了。

(吉鸿昌)

2、西北军“铁军”

其进入部队,在“东亚病夫”的时代,其体格强健,身高魁梧,且做事干练,很容易获得长官的赏识。

先是在模范连当兵(接近随军学校),结束后起点就很高,手枪连连长,营长。到1926年,已经成为国民军旅长。

(五原东下)

五原誓师后,参加西安之战,所部被扩编为师。在二次北伐中,摧锋陷阵,被称为“铁军”。

3、经营西北

西北军的后方并不稳固,马仲英起兵就是体现。北伐结束后,吉鸿昌率兵驻防天水,进军宁夏,先后数度与马仲英交战。

在34岁的时候成为宁夏省主席,当时就提出“开发西北”的口号,准备积极发展西北。

但天有不测风云,中原大战,西北军倾巢东下,战败后已经没有后方,只能投蒋,所部被编为30师。

(中原大战改变了西北军命运)

4、一心抗日:察哈尔同盟军

九一八后,吉鸿昌出国考察,脱离了军队。在三二年一二八事变之后回国,决心抗日。

长城抗战失败欧,国府丢了热河与滦东。吉鸿昌组织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对日作战,一度收复多伦。

(察哈尔抗日同盟军)

总结:

民族大义很重要,吉鸿昌将军是一个旧军人,有如此强的民族大义,在当时很难得。

参考文献:

葛美荣.吉鸿昌:被蒋介石杀害的抗日名将[J].炎黄春秋,2017(05):37-39.

魏宏运.民众抗日同盟军的历史地位及其不幸结局[J].史学月刊,2009(04):61-73+81.

王晓荣.吉鸿昌与察哈尔抗日的几个史实问题[J].近代史研究,2000(04):296-311.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这是1934年11月24日吉鸿昌将军在北平就义前留给妻子胡红霞的遗书,写好遗书后,吉鸿昌泰然走上刑场,要求特务搬来座椅,他端正地坐在座椅上,要求特务从其正面开枪,一代爱国将领吉鸿昌从容赴死,临刑前他留下的诗作“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表达了壮志未酬的强烈地愤懑之情,震憾人心。

1913年,未满18岁的吉鸿昌参军冯玉祥部。因作战勇敢,由基层士兵逐渐升至旅长。在北伐和东征中,攻城略地,屡建奇功,1927年升至第19师师长,后任宁夏政府主席兼第10军军长。

中原大战后,吉鸿昌部被蒋介石收编,任22军总指挥兼第30师师长,进驻商城一带参与围剿,蒋介石对吉鸿昌还是不放心,他委派心腹冷欣来吉部担任高级参议,实则暗中监视吉鸿昌。

蒋介石重金收买了22路军的一部分军官,对22路军进行分化和瓦解,有时故意拖延拨付22路军军费,给部队内部造成纠纷。而此时的吉鸿昌思想也慢慢发生改变,他在上海就医时曾言“戎马半生,血都不是为工农大众流的,而是为军阀流的,前半生已矣,半后生当直追”。此后对蒋介石下达的围剿任务,吉鸿昌要么按兵不动,要么消极怠工。

1931年8月,蒋介石将“不听话”的吉鸿昌调离军队。9月又命吉鸿昌赴美考察军事。此时,九一八事变的消息传来,吉鸿昌激愤表示身为军人,在国家危急关头岂能逍遥异域,置国家于不顾!他向蒋介石要求请战抗日,遭到拒绝。9月23日,满腔愤懑的吉鸿昌与妻子胡红霞登上去往美国的塔夫脱总统号邮轮,被迫流亡海外。


1932年,吉鸿昌回到上海,不久返回天津,同党组织取得联系,4月加入党组织。

1933年,日军进犯华北,进逼长城一线。5月,国民政府派黄郛赴北平与日军签订《塘沽停战协定》,遭到一些抗日爱国将领的不满。5月26日,在共产党的帮助下,冯玉祥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吉鸿昌接受组织指示,协助冯玉祥抗日工作。

同盟军计有兵力约有20万人,共有6个军。冯玉祥为总司令,佟麟阁为第1军军长,吉鸿昌为第2军军长兼前敌总指挥。

同盟军成立后,同日军进行了浴血奋战,取得了辉煌战绩。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军,同盟军同仇敌忾,士气高昂,连克康保、宝昌、沽源、多伦四地。特别是多伦之役,吉鸿昌率部苦战5昼夜,收复失地。


抗日同盟军的胜利令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却激怒了蒋介石。同盟军的对日政策与蒋相悖,并且同盟军内容许共产党员活动。在蒋日的双重压迫下,冯玉祥通电解散同盟军。

同盟军解散后,吉鸿昌回到天津继续从事抗日活动。他广泛联系社会各界人士,并在天津法租界国民饭店开了一个房间,以打麻将掩人耳目,从事抗日活动。

吉鸿昌的一举一动被军统特务严密监视。蒋介石为除后患指令戴笠除掉吉鸿昌。

特务处华北行动组组长陈恭澍接受了这一任务。1934年11月9日下午,天津法租界国民饭店。陈恭澍率特务吕一民来到事先侦查好的吉鸿昌包房。门开后,只见四人正在打牌,特务举枪误击中王化南,王化南当场死亡,吉鸿昌受轻伤。因为事发地为法租界,特务们也赶快逃之夭夭。


随后吉鸿昌被法租界工部局带走。后吉鸿昌被引渡至国民党天津公安局。22日,被押送至北平,投入位于北平炮局胡同21号的北平陆军监狱。军委会北平分会委员长何应钦对吉鸿昌进行了审讯。24日,蒋介石电令何应钦就地处决吉鸿昌。

吉鸿昌矢志抗日,在民族危亡关头,一腔热血挺身而出,却在年仅39岁之际,壮志士酬,抱憾而终。


岁月是一条河流




吉鸿昌,看到这个名字,我就想起了 以前上学时的课文《我是中国人》,说吉鸿昌将军到美国考察军事期间,因为当时中国的落后,美国人非常看不起中国人。吉鸿昌将军就在自己胸前挂上我是中国人五个字,以彰显中国人的自豪感。

吉鸿昌,是河南扶沟人。从小就比较调皮,和拿破仑一个性格,喜欢和人打架。他父亲经常因为打架的事拿扁担打他,因此他被称为“扁担楞”。这种不服输的性格陪伴了他短短的一生,也培养他大侠一样的豪气。

1913年,吉鸿昌加入了冯玉祥的部队,因为作战勇敢,指挥有方,爱兵如子,用人得当,不久就被冯玉祥提拔为营长


1926年,杨虎城坚守西安城时,吉鸿昌奉命从兰州出发解了西安之围。次年,西北军加入了国民革命军行列,参加了北伐。吉鸿昌再次打先锋,杀回了自己的老家河南。

在自己的老家河南战场,吉鸿昌连战连胜,收复了黄河两岸不少城市,比如洛阳、新乡、安阳等城,打得奉军抱头鼠窜,因此被冯玉祥称为西北军中的铁军。




北伐战争结束后,因为裁军的问题,1930年,再次爆发了中原大战。

虽然吉鸿昌在战斗中表现非常神勇,但挡不住叛徒的出卖,先是韩复渠、石友三阵前叛变,然后是杨虎城投靠蒋介石,切断了西北军后退之路。整个西北军溃散解体,冯玉祥从此走上了孤家寡人之路。

吉鸿昌为了自保,也不得不接受蒋介石改编任第22路军总指挥兼第30师师长。但蒋介石对杂牌军一向是不大信任的,宁愿他们和红军相互攻杀,消耗实力。在围攻红军前线,

吉鸿昌消极作战,和红军私下有不少接触。

1931年,在中共地下党员的帮助下,吉鸿昌学习了不少进步思想。为了更好的学习马列思想,他称病去了上海,和中共中央取得了联系。

没多久,吉鸿昌回到潢川组织所部起义参加工农红军,没能成功。这件事,马上就被蒋介石知道了,他被蒋解职,强令出国“考察”。

就在这期间,
吉鸿昌到了欧美,尤其是在美国期间,大声高呼:我是中国人,我以中国为荣,中国必将崛起于世界的东方。




1932年,
吉鸿昌悄悄回国,回到西北军旧部29军控制的平津地区,在这里和中共地下党取得联系。他奉命回湖北麻城策划组织旧部30师暴动,没有成功。

吉鸿昌不得不返回平津,在党的感化下,他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3年,吉鸿昌奉党的指示,与冯玉祥、方振武在张家口建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任第2军军长,同时担任北路前敌总指挥。他率部向察北日伪军进击,连克康保、宝昌(今并入内蒙古太仆寺旗、正镶白旗、正蓝旗)、沽源、多伦四县,将日军驱出察境。

这时吉鸿昌激动地做诗:报国杀贼
  有贼无我,有我无贼。
  非贼杀我,即我杀贼。

  半壁河山,业经改色。
  是好男儿,舍身报国。

这件事让日本人非常震怒,日本强烈要求蒋介石出兵镇压,这破坏了华北的和平协议。蒋介石随后派出何应钦出去中央军16个师,协同日军联合绞杀了这支红军武装。

吉鸿昌指挥军队退往河北,坚持战斗,但终因势单力薄,最终失败。




失败后的吉鸿昌再次潜回天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34年他创办并领导了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并担任宣传工作。

在天津的日本特务马上就知道了这个情况,并通报给了蒋介石,要求他坚决清除。

1934年6月,在党组织的帮助下,杨虎城资助了不少物资,供吉鸿昌恢复武装,重新开展斗争。

吉鸿昌亲自召集原西北军中具有反蒋思想的苏雨生、刑肇棠、雷中田等人来天津,由天津地下党组织集中进行开展秘密武装斗争的训练,然后派往西北、豫南、豫西、安徽等地,组织人民抗日武装自卫军

在戴笠的部署下,国民党军统在当年9月,枪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