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产区小麦购销依然平淡 预计8月小麦价格仍难有明显涨幅

自2018年产小麦收获上市以来,已经过去了2个多月时间。根据往年的收购进度,当年产的新麦虽然有6-9月份4个月的集中收购期,但实际上收购高峰期也就集中在6、7月份,之后市场购销会基本趋于平稳,直到秋收前会出现一波售粮高峰。

但从今年的情况看,经过了6月上中旬的持续上涨及抢收之后,在托市收购启动范围比上年收窄、收购力度下降从而导致市场收购的主力之一“缺失”的情况下,随着粮库轮换收购的结束,单一依靠面粉加工企业为主的市场化收购,哪怕是今年小麦产量下降、质量也下降,也不足以支撑起小麦价格出现像往年那样稳步持续上涨的行情。

主产区小麦购销依然平淡 预计8月小麦价格仍难有明显涨幅

目前,主产区小麦收购价格基本稳定,局部地区略有波动。其中,河北石家庄地区中等普通小麦收购价2460元/吨,河南郑州地区2440元/吨,山东济南地区2440元/吨,江苏新沂地区2360元/吨,均与上周持平;安徽蚌埠地区2370元/吨,湖北枣阳地区2320元/吨,均较上周五持平,较上周一上涨20元/吨。

从新麦收购进度上来看,同比依然保持偏慢态势。根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统计数据,截至7月25日,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3396.9万吨,同比减少1841.3万吨,其中:河北收购297.4万吨,同比减少53.7万吨;江苏收购872.3万吨,同比减少259.4万吨;安徽收购368.3万吨,同比减少428.6万吨;山东收购579万吨,同比减少76.7万吨;河南收购713.3万吨,同比减少945.9万吨;湖北收购109.8万吨,同比减少91万吨。

主产区小麦购销依然平淡 预计8月小麦价格仍难有明显涨幅

目前,南部麦区的小麦收购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尾声,北部麦区市场化收购虽然仍在进行,但购销仍保持不温不火的态势。预计进入8月份,小麦市场购销、价格仍难以出现明显的变化,基本上仍将以平稳、局部略涨为主。主要的影响因素一是托市收购支持力度明显弱化,特别是在今年南部小麦主产区质量因灾普遍降低的情况下,更是进入不了托市收购范围。尽管国家出台了相关超标小麦收购政策,但涉及到地方财政资金支持等因素,预计对整体收购的大局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二是市场化收购主体比较理性,加工企业在前期已经收购了一部分库存的情况下,由于近期开工率仍不会出现明显回升,对于新麦的收购积极性也不高,这使得前期囤粮的贸易商开始看弱后期市场,出售意愿增强,但却苦于可以交售的地方不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