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民航人」南航機務工程部主任高級工程師劉宇輝:永無止境的創新路

「最美民航人」南航机务工程部主任高级工程师刘宇辉:永无止境的创新路

“中國核心科技不能讓人掐著脖子,面對國外的技術封鎖,我們必須自主研發,拼出一條路。”南航機務工程部主任高級工程師劉宇輝說。

戴著一副黑邊框眼鏡,講起機載信息工程滔滔不絕,思維嚴謹而活躍的劉宇輝,不僅有滿腔熱血,更將豪言壯語付諸實現。他研發出飛機遠程診斷實時跟蹤系統,改變了以往飛機健康管理系統只能從國外引進的情況;他鑽研飛機大數據的挖掘與應用增值,為我國客機在機載信息領域的研發提供了有力的指引;他手把手教學中國商飛公司10數名工程師,助力國產大飛機C919的故障預測與健康管理系統研發。

「最美民航人」南航机务工程部主任高级工程师刘宇辉:永无止境的创新路

“自主研發”如同走長征路,一路上是封鎖、包圍,但只許成功,不許失敗。要成功突圍的秘訣是什麼?劉宇輝用實際行動告訴記者,是科研人特有的探索與創新精神,是工匠人獨有的孜孜不倦、堅韌不拔、精益求精,是南航人必備的社會責任與擔當……

堅持自主

做業內創新發展領跑者

綠色、藍色、黃色……在南航機務維修控制中心大廳巨大的電子顯示屏上,亮起了一幅世界地圖,密密麻麻地佈滿了各種不同顏色的圓點,代表著處於不同飛行狀態的南航飛機。劉宇輝說:“南航機隊規模超過750架,我們這套飛機遠程診斷實時跟蹤系統能對每一架飛機的‘身體狀況’瞭如指掌。”

遠程對飛機進行實時“聽診”?10多年前,對於中國人來講,這還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當時,受限於技術原因,南航機務人員只有等飛機落地後才能進行檢查維修。最開始,只有空客公司擁有這種監控功能的系統,但服務費動輒以每小時上千美元來計算。彼時,南航正處於快速發展期,擁有150架飛機,機隊規模每年以30架的速度遞增,如此算下來,高昂的服務費勢必成為一項巨大的負擔。

經商量,時任南航機務工程部領導和劉宇輝一致認為:要實現航空維修由傳統經驗型向尖端科技型的轉變,絕對不能“買來主義”,如果南航沒有自主的系統,日後勢必在這個系統上耗資巨大,且永遠會失去主動權。

自此,一幅研發“飛機遠程診斷實時跟蹤系統”的藍圖逐漸被勾勒出來。想法有了,由誰來牽頭負責?有著飛機通信、導航、記錄系統方面的專業功底,還酷愛計算機技術與軟件開發的劉宇輝二話不說站了出來,一舉接過了此重任。

“自主研發”這四個字說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缺資料、缺數據、缺資金……諸多難題攔在劉宇輝面前,而他手上僅有兩張空客的宣傳圖,幾大本厚厚的全英文飛行手冊和維護手冊,外加一部儲存著波音777飛行數據系統核心代碼的計算機,帶上這全副“家當”,劉宇輝向著未知領域出發了。

自此,劉宇輝的日常作息被打破,開始了無休止的“夜班生活”。在中央空調已關閉的悶熱辦公室裡,加班加點成了常態,每晚陪伴他的只有夜空中偶爾轟鳴而過的歸港航班。為了攻克一個技術難點,他常常一干就是一個通宵。

功夫不負有心人。3年夜以繼日地“啃”英文原始材料、翻譯手冊內容、解讀核心代碼,“飛機遠程診斷實時跟蹤系統”得以基本完成。他硬是靠著一股子韌勁打破了歐美國家的技術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並拿下了南航首個國家發明專利,把中國人自己研發的“飛機遠程診斷實時跟蹤系統”投入到實際應用中,同時每年至少為南航節省了數千萬元的技術服務費。

“這是一條永無止境的長征路,我不能‘睡’在成果上!我還在趕時間!因為更新一代的飛機在引進,更激烈的競爭正在開始,更嚴重的技術封鎖正在發生,只有中國成為真正的民航強國,佔領了行業制高點,才能擺脫‘受制於人’的困境。”劉宇輝說。

在劉宇輝的字典中,從來沒有“停”字。撬開了波音777飛機突破口後,他一路披荊斬棘,把系統擴展成全世界唯一同時兼容空客A380、波音B787在內的世界9種主流機型的自主研發系統。隨著系統的投入使用和不斷優化升級,南航航班安全水平得到有效提高,機械故障導致航班延誤的情況大幅減少,航班正常率及飛機利用率得到了極大提高。

「最美民航人」南航机务工程部主任高级工程师刘宇辉:永无止境的创新路

持續創新做業內共享發展踐行者

2016年11月8日,南航機務工程部亮出了一塊新的牌子——“南航機務工程部劉宇輝勞模創新工作室”。

“創新工作室不僅應該將研發成果用於南航,更應該向整個中國民航推廣,為中國民航作出應有的貢獻。”南航股份公司副總經理李彤彬為工作室揭牌時囑託。

100多平方米的面積,數十張藍色辦公桌,在這個小房間裡,劉宇輝將對飛機遠程診斷實時跟蹤系統的成果進一步研究分析,進行飛機大數據的挖掘與應用增值,這一新課題將助推中國民航在飛機大數據應用領域邁出關鍵一步。

數據如何創造核心價值?18年來一直與數字打交道的劉宇輝說:“國外說我國工業信息產業沒有‘芯’,就是沒有‘魂’,因為沒有操作系統,但我意識到我們‘有血有肉’,這就是數據,也是我們重要的籌碼。”

南航在機載信息方面起步最早,飛機數量最多,構型最複雜,航線的地域範圍跨度最廣,使得其飛機數據的“基因庫”十分豐富。由於系統是南航自主研發的,研發團隊能不受限制採集信息,隨後進行深層次分析,並自行修改維護方案,把優良基因加嫁接到原廠的基礎上,提高飛機固有可靠性。

此外,飛機各零部件產自不同廠商,生產廠商沒辦法全面瞭解自己的產品綜合運作的情況,而南航則掌握了整架飛機所有系統的全部數據,這一“獨門秘籍”讓南航成為全球為數不多的5家生產和研發合二為一的航空公司。手裡有“貨”了,國外廠商自然踏破門檻地找南航尋求合作。

從被國外技術封鎖,到如今化被動為主動,嚐到自主研發甜頭的劉宇輝卻並不滿足,為助力“中國製造2025”,他將繼續在機載信息這座“金礦”中“尋寶”。其中,航空發動機被譽為工業皇冠上的明珠,在國外視為核心技術,一向喜歡挑戰不可能的劉宇輝毅然要摘這顆“皇冠上的明珠”。

“國外的發動機研發經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數據積累,但我們等不起,必須‘彎道超車’!南航的飛機每天產生的海量數據對我們來說是很好的材料,可以反過去印證產品在設計過程中設計思路、設計方案是否正確。”劉宇輝說。

目前,他正全力攻堅航空發動機磁碎片實時狀態監控項目,通過檢測磁碎片,進行大數據連接,從而研究發動機磨損程度。

“變量越多,數據越準”。在劉宇輝辦工作桌面上,記者看到了他剛寫完的一組函數公式,兩張A4紙滿滿當當寫了136個變量。這張紙濃縮了劉宇輝幾個月的心血,為了讓每一個數字精確無誤,他不是在超過50攝氏度的停機坪中鑽發動機,就是在零下30攝氏度的哈爾濱蹲在電子駕駛艙調數據,或是在計算機前通宵達旦地翻譯代碼。這種忘我的工作狀態,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僅是他18年來的一個縮影。

「最美民航人」南航机务工程部主任高级工程师刘宇辉:永无止境的创新路

無私奉獻

做國家重點項目支持者

匠心,要堅守初心、執著專注,更離不開一代接一代的傳承。

走進劉宇輝創新工作室,各種國字號、民航字號、省市級字號的獎狀獎牌散發著光彩;他是中國知識產權局專家庫首批入庫專家,也是民航維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飛行大數據應用及飛機健康診斷項目組組長;他儲備創新課題達200餘項,三項國家發明專利通過實審,主持並參與發表了24項面向不同工段的生產施工與作業指南……

“縱使榮譽滿載,但劉宇輝一直保持初心,將匠心智造、匠心工藝、匠心傳承這三個關鍵詞貫徹一生。”南航機務工程部相關負責人如此評價劉宇輝。

2010年,中國商飛公司派遣了10餘名工程師到南航向劉宇輝團隊取經。為了支持國產大飛機建設,劉宇輝毫無保留地將所學知識與經驗傳授給了那些工程師們。

“南航作為中央管理的大型骨幹國有企業和航空運輸企業的‘國家隊’,有責任為國產大飛機建設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我作為南航其中一員能參與其中,感到非常自豪也重任在肩。”劉宇輝說。

為了讓工程師們更有效率地吸收知識,劉宇輝把相關知識優化濃縮出最精華的版本,隨後每天進行手把手教學,天天監督學習進度,隨時隨地解難釋疑。那段時間,那些工程師沒日沒夜地學習,劉宇輝同樣沒日沒夜地講解。最終,工程師們由“門外漢”變成了“老師傅”,累計撰寫了40多萬字的項目科技專著,為年輕的商飛在此方面奠定了理論基礎。

2015年,商飛的故障預測與健康管理系統研製成功,被用於國產大飛機C919的監控。其中在南航學習的這批工程師在系統的研發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從一個人到一群人,劉宇輝正引領其團隊不斷前行,不斷致力於中國航空的科技創新,創造著一個又一個的不可能。“做好一時之事容易,難的是永遠把它做好,做好了還要大膽地傳承下去。這條路永無止境,即便有朝一日我退出了歷史舞臺,我帶領的團隊也將順著我的道路,一直走下去。”劉宇輝篤定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