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县七里韩村……|754个村庄计划

冠县七里韩村……|754个村庄计划

七里韩村可是出过皇帝的

清咸丰十年(1860年),七里韩村杨泰组织“天龙八卦教起义”,任五大旗义军总管兵马大元帅,1861年2月,与宋景诗趁白塔集庙会之机,带18名精兵强将,潜入冠县城,开仓赈民,随后攻占临清、聊城、濮阳等13座县城,他自觉有帝王之分,划韩村周围40里为皇城,用苇席扎成宫殿,黄袍加身,自封为帝,而6月5日清军攻打莘县,杨泰率部突围时身亡。

而今的没有一户杨姓人家的七里韩村,在元末又称七里店,因战乱被毁,郝、张为幸存的老户人家。明初,许、郭、郑3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七里韩村的名字延续至今。

冠县七里韩村……|754个村庄计划

而这个从小就熟悉的名字,“七里”的距离感以及“韩”与“寒”的谐音让我感觉诗意,韩又为“韩”国之名让我感觉遥远与先进,今天的雨后,想一探个究竟。

七里韩村位于今天冠县城的东南角,南环以北,老东环与新东环之间,东西都有村牌,指引我进村子。

冠县七里韩村……|754个村庄计划

村道笔直干净,在棒子地和果园之间,一眼就能望见村里的房子。但这几百米的石灰路,路边树木茂密,树后是小河沟,沟后链接起田地,地上有半大的棒子,有果树,还有隐匿在果树下的门。

因连绵几日的大雨,湿漉漉的冒着潮气儿,便有了另一种诗意,与正在修的东环路相比,让我进入另一种感觉。

冠县七里韩村……|754个村庄计划

诗意就在身边,只是我们缺乏看到诗意的眼睛,就我以为,这便是一扇通往诗意的门。

这几百米路的诗意,是七里韩村给我的礼物。

田地挨着房子,越过了第一座房子,便算是真的进了村,村里有能量,正如:能量医学,免费体验。我已经在好几个村发现过这种能量了。难道这是2018年冠县新农村的标配。

冠县七里韩村……|754个村庄计划

往里走,石灰路一直延伸着,限定在它自有的宽度上,房子并不整齐,路基较高,路下还有积水,三两个人越过积水在轧棉花的人家前驻足,对过胡同里,是馍馍房,香气冒出来,正是好闻的时候。

冠县七里韩村……|754个村庄计划

石灰只在两个路口往南北展开去,也连接另一条东西路。

冠县七里韩村……|754个村庄计划

路口是重要的商业地带,宴席是最重要的商业机会,而对冠县来说,啤酒鸭风靡全城,一家啤酒鸭店关着门,但门前如常,垒起酒瓶子。

冠县七里韩村……|754个村庄计划

南北路的房子参差,人们在门前料理起菜园子,种上植被花朵,如这家,用绿色纱窗罩起鸡笼子,养起鸡来,等它们大了,每日进去捡鸡蛋吃,也算绿色安全无公害,比大城市超市里买的安全。

冠县七里韩村……|754个村庄计划

沿着主路往东,一座破屋一扇没有门的小门,里面黑漆漆的,但空调还是格外明亮,一下就跳进眼里,但再仔细看,它歪歪扭扭的摆着,才知道那是假的,是烧给故去之人用的。这间小屋便是扎纸草的。

冠县七里韩村……|754个村庄计划

每个村都有大坑,七里韩村中间的大坑被遮挡住,藏在里面各种生物在轰鸣。

冠县七里韩村……|754个村庄计划

一路到了村东头,一堆乱土,想必这也是个大坑。大坑往东石灰路继续延伸着,一直到新东环。

冠县七里韩村……|754个村庄计划

往南走,便是南环路,我骑着车爬上去还有些费力,道路宽敞快速,我从南环路上看七里韩村,一个废弃的车间好像许久没人用过,后边便是人家。

冠县七里韩村……|754个村庄计划

我又下坡进了村,石灰路两侧的土路过道,一个弯一个弯的拐着,路对着人家屋后,或我的后背对着人家的屋门。不但弯,还有上下坡,即便如此,这些南北路都是通畅的,连起东西的石灰路。

冠县七里韩村……|754个村庄计划

一棵老树就这样立在路的中间,我忽然感觉与那些规矩整齐的村庄相比,倒是多了几分自然之气,也是让人喜欢的。

冠县七里韩村……|754个村庄计划

也是因为如此,村里的房子不是整齐的,不是这家的院墙往南一点,就是那家的屋角往东蹿了出来,按封建迷信的说法,这房子太冲,于是,七里韩村里的墙上,贴了好多“泰山石敢当”的占宅石,形式各异,倒是丰富。

冠县七里韩村……|754个村庄计划

这自然让村庄丰富,更富有村庄的味道,一进村我便闻到了,只是不知如何形容,看到街角的柴火,想来这是枯木之气,雨过,湿了枯木柴火,弥漫整个乡村。

冠县七里韩村……|754个村庄计划

天空放晴了,我自西南角出村,据说,杨泰的老宅就在村子西南角,有十几亩大,地势很高,早就填平了,不光被填平了,如今也没几个人知道这七里韩村有个叫杨泰的称过帝,还在这接受“众臣朝拜”过,而今,七里韩村早就没有苇席编过的皇城的模样。

只剩下还在修的东环路,被绿纱遮住半边路。我在这路上过,不过是一个历史毫不在意的瞬间。

七里韩村是我拍的第140个村庄,拍摄于2018年7月15日,雨过天晴。

文|许临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