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11年,給大家寫一部「私人保險心得」

Hi,大家好,

我是保乎精算君,曾在某人壽保險公司總部工作,做過精算、做過產品,還不小心考了個北美精算師的資格。今年,就是我入行的第十一年了,誒,人生能有多少個十年。不過,回過頭看這十一年,其實還是頗多感慨。

十一年間無數人問過我:精算師怎麼看保險?為什麼大家都說保險是騙人的?精算師買保險嗎?買了什麼?究竟什麼樣的保險值得買? 哪些產品才是最高性價比的?過幾年再買產品會更好嗎?

今天這篇文章,我想就自己這十一年的工作經歷出發,跟大家說說自己對保險的體會。

我用11年,給大家寫一部「私人保險心得」

感悟1:對於保險,我發現,大部分人都會在 “厭惡”和“需要”的情緒中感到非常矛盾

厭惡,常常出於兩點:

1. 自身的經歷和見聞

2. 保險行業的負面新聞

關於自身經歷和見聞,其實很好理解,年輕、健康且極少經歷生老病死,怎麼可能會想到要給自己買一份商業保險呢?加上父輩祖輩“言傳身教”、習慣有社保加持、國家兜底,保險在中國家庭裡從來不像“存款”、“儲蓄”那麼剛需。

而行業負面新聞就更不用多說了,這跟中國保險行業所處的發展階段有關,發展初期很容易暴露各種問題,包括不實銷售、誤導、拒賠等,加上人身險本身就跟每個人的“生老病死”這些大事先關,這些負面新聞的暴露,很容易就會讓人覺得保險就是騙人的。

我用11年,給大家寫一部「私人保險心得」

對保險的“需要”,精算君認為也來自於兩點:

1. 那個喚醒你保險意識的人

2. 那件喚醒你保險意識的事

曾經有很多小夥伴跟精算君吐槽:看了你的公眾號才知道,我過去買的XXX太貴了。我想說,即使買貴了,但至少也獲得了一份保障。發生重大變故後,在財務安全上至少沒有這麼“傷”。從這個角度說,那個喚起你保險意識並讓你成功下單投保的人,拋開產品不說,還是應該略微感激一下

另外,很重要的是那件“喚醒你保險意識的事”,例如成家立業、孩子出生、親人患病等重大的人身變故,或者近期發現身體異樣或住院後,才喚醒了自己要買一份保險的想法

當然,保險本身就是逆人性的產品,你越想買的時候,可能保險公司就越不想賣給你!因為大部分人身保險(尤其是重疾險、醫療險、定期壽險、護理保險)都有健康告知、健康核保要求。你的體檢異常、健康異常、既往病史都可能會影響投保。

感悟2:大家都在等最便宜的產品,殊不知對保險公司,產品迭代已有明顯瓶頸,對消費者,等著等著,最佳買保險的時間就過去了

>> 保險公司迭代產品有瓶頸?怎麼說?

這幾年,層出不窮的互聯網保險讓我們(包括保險公司的精算人員)都大開了眼界,沒想到保險公司還能被擠壓到這份上。但是作為長期與再保險公司打交道的人,精算君要說,對比行業最熱衷的給付型(罹患重疾一次性賠一筆錢)重大疾病保險,這幾年因為理賠經驗的逐步惡化(甲狀腺惡性腫瘤、乳腺惡性腫瘤等),想要從根上降低疾病發生率、做新低價的產品是越來越難了,這應該是近期產品開發遇到的最大瓶頸。

我用11年,給大家寫一部「私人保險心得」

>> 等著等著,買保險的最佳時機就過去了

面對保險公司陸續推出的新產品,很多可能會這麼想:等一等,再等一等,還有更好的。確實,越往後,好產品越多。但是購買保險,還必須跟個人(家庭)的實際健康和財務狀況緊密相關。

就拿身邊的一個女性朋友來講,3年前想買保險卻因為種種原因而錯過,最近體檢發現乳腺結節,購買重疾險和醫療險可能要被除外乳腺癌(及其轉移癌)。精算君給她算了一筆賬:除外了乳腺癌,女性重疾保障相當於直接打了7折,現在同類產品的價格對比3年前,也沒有7折這麼優惠,還不算你大了3歲所帶來的保費增長呢。

所以,在有能力、有條件、有意識的時候,精算君建議是趁早做好保險規劃,通過長短(保險期限)搭配、逐步加保的方式完善自己的保障體系。

感悟3:說說我自己買保險的心得

其實,我是從12年前就開始有保險,第一份保單是我爸在我畢業準備去深圳工作的那會給我買的平安人壽的萬能險,至今走過12年,這張保單已經進入自我循環(萬能賬戶利息足夠支付當年保障成本,不需要額外存保費)階段。

自從工作後,隨著自己成家、生娃、看到親人患癌離世等,這一件件大事每次都能喚醒了我的保險意識,讓我不斷掏錢給自己和家人加保。

最近我檢查了自己作為投保人的全部保單,不含兩張車險保單,竟然有31張之多,按照密度來講,人均7.75張,沒想到已經達到了發達國家水平。

我用11年,給大家寫一部「私人保險心得」

說說我自己的買保險心得吧,總結有下面幾點:

▲ 以下是基於本人財務/健康/家庭狀況的總結,僅供參考

1. 自己一定要了解自己,想要什麼方面的保障肯定會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家族病史、體檢情況來綜合考慮

2. 保額肯定要高,且優先考慮長期險,因為短期險停售無法續保的case見太多;

3. 癌症是現階段優先考慮的,重疾險、防癌險這種定額給付的產品必不可少。因為個人對能不能拿到有效醫療資源有點信心不足,不幸患癌症的話,還是希望能有一筆充足的錢,怎麼治、找誰治、吃什麼藥自己說了算,還有一筆不菲的康復和再治療的錢,因為癌症復發可不是小概率事件;

4. 醫療費用補償也很重要,百萬醫療險是這幾年剛興起的產品,買一份也不錯,

但還是希望能多存錢,多攢錢,關鍵時候有抓手;

5. 除了病,還特別怕死,因為女兒太小了,一萬個捨不得,結合女兒的養育需求和房貸負債,現階段重點考慮未來20年內的死亡保障,保額要絕對滴高

6. 現階段的核心還在儲蓄理財買房供小孩,養老保險仍然在規劃中。

保乎·小結

不知不覺寫這個公眾號已經2年了,被人調侃過、鄙視過、甚至罵過,當然也收穫了很多讚譽。我還在堅持,因為保乎筆記公眾號已經融入了我的生活,融入了血液。

雖然公眾號閱讀量鮮有破1萬+,但是我想這一篇篇文章、一點點累積,至少能給大家留下點有用的知識,也許哪天大夥都來看保乎筆記的時候,不至於囊中羞澀。在自己女兒長大後,也能給她們也留下點爸爸的知識財富。

但願我能跟大家長期相聚在這個小小的公眾號(id:保乎筆記)中。

保乎精算君

2018-07-1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