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修建了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秦池道

中国古代的高速公路,叫做驰道。最早出现在秦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道。


秦始皇修建了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秦池道​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了加大堆各个地方的统治,以及出于对军事行动的考虑,主要是抗击北方匈奴的作战考虑,前后征集近百万人而修建的。秦朝的直道,就是为了抗击匈奴,蒙恬率领10万人而修建的。修建该密度高的公路体系以当时的国都咸阳为中心,主要目的有3个:皇帝出巡专用、军队行军、货物运输。秦朝时期的驰道,曾经是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体系。驰道开始兴建于公元前222年,也就是BC222年。它是当时秦朝的国道。因为该道路系统可供车辆、马匹等高速行驶、快速驰骋,所以也是古代的高速公路系统。

根据史书的记载,以及学者们对历史遗迹的推测,该高速公路体系的总长度过万公里。经过当时秦朝各地。有的路段经过北方大漠、也有的路段经过南方丘陵;有的路段经过广阔的平原、也有的路段跨越各座大山。翻山越岭,跨过大大小小河流数千条,除了桥梁,当中不少都是以船只来做为连接河两岸的交通工具。著名的驰道总共有9条——它们分别是上郡道、临晋道、东方道、武关道、秦栈道、西方道,以及秦直道。当时遍布秦朝疆域的各段驰道有不同特色。不同驰道的路段分别由石头、或者木板、或者木轨、或者土、或者铁轨建造而成。例如位于今天秦岭的秦朝栈道,其分布在秦岭、巴山、岷山之间。主要由木板、木条、石条、或者在墙上凿洞的方式修建而成。为了出征巴蜀而建成。又比如说位于河南南阳的驰道遗址,根据考古的发现,该驰道就是以复线木轨的方式铺设而成,供以马匹拉动的、在轨道上行走的“列车”行走,正常情况下一天一夜平均可行走600-700公里。

当时的驰道沿途有不少站,供人们、以及马匹休息以及调车之用。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推出了车同轨的政策,规定了车辆的轨距。因此,驰道的宽度设计也是50步,两旁每个3丈就种有树,在秦朝的时候,该项工程的浩大,可以说能够与秦始皇陵、兵马俑等大型工程相比拟。秦朝末年,因为陈胜吴广起义、项羽刘邦起义、接着就是楚汉相争,战事连年,给驰道系统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再加上秦朝之后2200年的历史发展,统治者本身就不太重视驰道的修建与维护。加上后世的人们不断地有新的建设,很多驰道都被拆除,修建成一般道路、农田、城池等,再加上因为受跟着来的汉朝实行诸侯分封制的影响,一般各地的百姓都在各自诸侯的范围内流动,进行长途跋涉越来越少,也就没什么人会使用驰道了。

以上各项原因,致使驰道最后没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