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液=小手術,哪些情況才需要給寶寶輸液?

很多父母在寶寶生病的時刻手忙腳亂,寶寶一鬧媽媽就亂,恨不得馬上帶寶寶去醫院打點滴輸液,但是你絕對想不到這樣處理寶寶的生病,有可能會給寶寶帶來致命的傷害。雖然輸液給藥是一個醫學的巨大進步,那麼在面對寶寶的生病的時刻,如何判斷要不要給寶寶輸液?哪些病是必須給寶寶輸液的呢?

輸液=小手術,哪些情況才需要給寶寶輸液?

輸液相當於是一個小手術!

據統計2013年,深圳市的藥品不良反應報告總數為5663份。其中,因靜脈給藥途徑發生不良反應的佔76%。其中,兒童因靜脈用藥導致不良反應共1045例,佔兒童用藥總數的81.26%。

兒科醫生提醒,靜脈輸液是公認最危險的給藥方式,輸液其實就相當於是一個小手術,一般來說,如果寶寶在腸胃功能正常,口服藥物應該是第一選擇,只要寶寶出現了吞嚥困難,嚴重吸收障礙,或者是非常緊急的急性病等情況時,才應該選擇靜脈注射治療。

醫生認為不必輸液的情況:

1、病毒性感冒、細菌性感冒:一般不需要輸液,按時吃藥、多喝水、多休息,隨時監測體溫

2、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內,體溫38度以下,精神狀態好

3、小兒腹瀉病:輕度脫水可口服補液者

4、毛細支氣管炎:輕度喘息者

5、手足口病或皰疹咽峽炎:無發熱、精神狀態好,氣血不高者

比較嚴重和緊急的情況才需要輸液:

1、 嚴重的細菌感染:如化膿性扁桃體炎、中耳炎、肺炎、腦膜炎、猩紅熱、闌尾炎等。

2、 脫水比較嚴重:比如孩子腸胃不舒服,腹瀉和嘔吐都很嚴重,又吃不進去東西,為了避免脫水嚴重,這時候需要輸液。

3、 哮喘發作:寶寶的哮喘發作情況比較緊急,如果不及時用藥,有窒息的危險,此時可能需要立即向身體內注射一些平喘的藥物。

4、比較緊急的疾病:比如喉炎,喉炎的發病比較急,需要儘快向身體內輸送一些抗生素或者激素類的藥物,以避免情況惡化。

5、比較嚴重的皮膚過敏:比較嚴重的皮膚過敏,會讓患者覺得全身奇癢,非常難受,這時候需要輸液幫他立即緩解症狀。

6、需要搶救的緊急狀況:比如患者昏迷或者傷情比較嚴重已經吃不了藥,在他入院時就會給他紮上輸液的針頭,這是給患者注射藥物或者營養的通道。

醫生說要輸液 父母該如何權衡 在某些醫院,可能醫生會動輒就給孩子輸液的情況,或者有時候醫生會徵詢媽媽:是輸液還是吃藥?這時候媽媽應該怎麼權衡呢?

細菌性or病毒性 學會查看血常規化驗單

孩子的感冒大部分是病毒性感冒,不需要輸液,腹瀉也是如此。如果媽媽想做到心中有數,最好學會看血常規化驗單,知道什麼情況下寶寶是細菌性感染,什麼情況下是感染。那麼如何判斷寶寶是細菌性or病毒性感染,查看重點在這裡!

小竅門:血常規化驗單可判斷細菌性or病毒性感染

查看重點:紅細胞計數(RBC)和血紅蛋白測定(HGB)

正常情況下,紅細胞的數量和血紅蛋白含量的比例大致是相對固定的,但是在發生貧血的情況下,它們之間的比值就會發生變化,如發生低色素性貧血時,血紅蛋白含量的降低就會十分明顯,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比例就會升高。所以在看化驗單時,一定要首先注意這兩項的數值。

輸液有風險 不確定還是聽醫生意見 同時,家長要考慮輸液的風險。在感染較輕或者根本沒有細菌感染時還選擇通過輸抗生素治療,對寶寶造成的傷害是很大的,建議父母慎用抗生素,而通過輸液這種方法輸送抗生素應更加慎重。

不過即使是細菌感染,當醫生徵詢媽媽是吃藥還是輸液時,就說明這次的細菌感染可以選擇口服抗生素或者輸液兩種方式。媽媽可以先選擇口服抗生素試試,或者在輸液之前,媽媽可以詢問一下醫生,是否可以選擇口服抗生素。如果醫生強烈要求輸液,那麼媽媽最好還是聽從醫生的建議。

內容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我們尊重原創者版權,除我們確實無法確認作者外,我們都會註明作者和來源。在此向原創者表示感謝。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繫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