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古代中原王朝會與北方遊牧民族發生衝突呢?

CarshowG


準確的說是中原王朝經常和北方的少數民族和遊牧民族發生戰爭?在古代,北方的少數民族和遊牧民族始終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它一直伴隨著中國歷史上每一個朝代,威脅著王朝的統治。中原王朝強大,它就順從,王朝衰弱,它就侵擾。和平和戰爭從未停止。我不是專業的歷史學家,今天就簡單的說一下其中的原因。



第一,掠奪。北方的遊牧民族從有中國歷史記載以來,各個王朝對他們稱呼也不一樣。有時候,叫胡人,是對北方所有的少數民族的統一叫法。秦朝以前叫“犬戎”。漢稱“匈奴”。東晉時,也稱五胡十六國時期北方遊牧民族建立了許多國家。鮮卑人建立北魏後,柔然成了北魏在北方的邊患。隋唐稱“突厥”。北宋,南宋時期,北方契丹強大建立遼國。後女真人又建立金。女真人並不是遊牧民族,但它統一東北後,成為北方最大的少數民族軍事集團。南宋末年,強大的北方蒙古倔起,最終統一南北,建立元朝。後來明朝建立,蒙古分裂成,瓦剌,達韃,兩部。明末,東北女真強大,最終入關,統一南北天下。

北方遊牧民族被清朝統一。由於地理氣候和環境不同,北方的少數民族他們都是以遊牧為生,像東北的女真以魚獵為生。他們善於牧羊放馬,打獵捕魚。生活單一原始,生產力落後,生活資源匱乏。生活中缺乏最基本的鹽,鐵,米,布,水等等資源。開始他們是和中原王朝進行互市交換,換取他們所想要的物資。慢慢的這種交換變的越來越不公平。可他們又不會農耕,也不願意農耕。這也當時自然條件所限。

北方氣候寒冷,乾燥少雨,氣溫溫差大,長城以北不適合糧食種植。當然,這是古代,現在的東北平原可是大糧倉。這些地理氣侯,生活方式,讓北方的遊牧民族人生性野蠻,打仗兇悍。他們大多以狼為圖騰。他們的特點,就是不斷的遷徙遊牧,在遷徙南下時,就進入中原的領土,再加上物品交換的不公平,他們的基本生存物資的極度缺乏。他們就開始對中原地區進行掠奪。戰爭隨之發生。


從西周王朝開始,西北的犬戎就成了西北的邊患。周穆王時期,親自征討西北的遊牧民族,此戰,周軍取的勝利。但沒有全部消滅西北遊牧民族。後周穆王讓秦國在今陝西一帶養馬戍邊。防範西北犬戎人。由於秦人在和西北的犬戎長期鬥爭中積累了許多經驗。在周幽王峰火戲諸候時,犬戎乘虛攻鎬京,搶奪了大批財寶,美女和奴隸。後來諸候連合驅逐犬戎,秦國憑藉多年和犬戎的對抗經驗也參加平亂,從此走上了爭霸天下的舞臺。

秦國統一後,這時的北方威脅是匈奴人,他們不斷南下搶掠。秦始皇命大將蒙恬鎮守北方,沉重的打擊了匈奴。使匈奴不敢在南下越過長城。後來的西漢剛建國時,國力沒有恢復,為了與民休養生息,對匈奴的搶掠和侵犯採取防守和和親的辦法。

到漢武帝時期,國力強盛,對匈奴採取強硬措失,和匈奴進行好幾次大的戰爭,給匈奴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匈奴暫時衰弱,到西漢後期,又再次強大。北方經常出現雪災和旱災,會造成大批生畜死於嚴寒無料,和瘟疫。在這種情況下,北方的遊牧民族就會瘋狂的南下搶奪糧食,生畜,和生活用品。西漢,東漢兩朝,西域各國都像漢王朝進貢稱臣。匈奴也對西域各國進行搶掠。西域各國求助於漢王朝,西漢,東漢兩朝因為西域,都對匈奴進行了軍事行動。東漢後期,匈奴之間因為王位發生戰爭,匈奴分裂。三國時期,曹操北征烏桓,這烏桓就是匈奴的一部,被曹操剿滅。西晉建立後,北方的許多少數民族都歸順西晉 ,和漢族融合在一起。


晉亡,匈奴人,羌人,氐人,羯人,鮮卑,等北方少數民族,和遊牧民族乘西晉滅亡之機,相繼建立許多國家。前漢,後漢,前燕,後燕,前趙,後趙,前秦,後秦,夏等等的王國。他們之間征戰不休,爭奪人口,土地,財富。給北方造成了極大的破壞,許多北方人口都遷徙南方。歷史把這一時期稱為“五胡亂華”。

2.稱雄。經過長期的和中原王朝的較量。中原王朝強大,他們就稱臣,從中原王朝得到許許多多生活物資,學會中原王朝的許多文化和生產技術。比如,冶鐵,建築,製造等等。中原王朝衰弱,他們就反叛,趁虛打劫。就這樣反反覆覆。

到隋唐時期,尤其唐朝,唐朝的強大的國力,征服了東突厥,俘虜突厥首領頡利可汗,把他安頓在京師長安,待遇優厚。把突厥一萬人遷徙至長安附近居住,其餘河北一帶十萬人內遷陝西安居。東突厥徹底被瓦解分散。和漢民族融合在一起。其中許多的部落首領被唐朝封為將軍。開明,包容的民族政策,使北方的遊牧民族傾心臣服。尊稱李世民為“天可汗”。唐朝後期,由於沒有突厥,北方契丹強大起來,在唐末建立了遼國。五代十國時期,後唐,後晉,後漢的開國皇帝都是遊牧民族的後人。

北宋建立後,遼國成為北宋最大的強敵,北宋後期,東北的女真興起,滅掉遼國,南下侵宋,在以後的歷史中,元朝,清朝,都是北方的少數民族和遊牧民族。他們從以漢族為主的中原王朝學會了許多的技能,和文化。不再滿足只是搶掠資源,他們野心勃勃,總是趁中原王朝衰弱之時,舉兵南下,佔領土地,學習中原王朝建立國家,而治理國家主要依賴漢族人。因為他們並不擅長。
隨著歷史的前進,今天的他們都融入了漢民族這個大家庭。許多古代的北方遊牧民族和少數民族都不復存在了。


流星68421911


古代中原王朝歷來的最大邊患就是北方遊牧民族,有學者研究歷來中原王朝與北方遊牧民族之間的衝突,得出的頻率是每10年,遊牧民族就要侵襲中原2.52次。

為何中原王朝與北方遊牧民族總是這麼相愛相殺?很多回答提到了生存條件的原因,那我就先說一下另外一個因素。

兩個強大勢力的修昔底德陷阱

"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個新崛起的大國必然要挑戰現存大國,而現存大國也必然會回應這種威脅。

而縱觀歷史,中原王朝與北方遊牧民族衝突比較厲害的階段,漢與匈奴;兩晉與五胡十六國;隋唐與突厥;宋與契丹、女真、蒙古;明與瓦剌韃靼。

北方遊牧民族四分五裂時對中原的威脅都比較小,只有一方勢力崛起統一北方後與中原的威脅才比較大。當兩個強大的勢力崛起後,必然會發生碰撞,並且為了爭奪更有利的資源碰撞往往以戰爭開始。

隋唐與突厥,北宋與契丹就是修昔底德陷阱的典型。

突厥強盛之時,隋唐還未建立,而突厥對待中原的政策就是扶持各方諸侯,讓中原陷入分裂狀態以保持突厥的利益。

隋末時,隋朝還強大,李淵能向突厥借兵,唐強盛之後,突厥就或明或暗的支持其他勢力如劉武周等。當唐朝建立之後,雙方關係時戰時和,最終以唐滅突厥獲勝。

北宋與契丹也是如此,契丹建國尚早於北宋,後周包括北宋一朝念念不忘收復燕雲不光是為了收復故土,還有就是奪取燕雲十六州這一易守難攻的關鍵性的戰略位置。只不過北宋失敗了,於是不得不維持龐大的軍事力量進行防備。

為了爭奪更多更好的生存資源,遊牧經濟脆弱又低價值

如果說中原王朝對北方遊牧民族的主動出擊是為了解決對國家的威脅,北方遊牧民族的南侵更多的是為了爭奪更多更好的生存資源。

北方草原無疑是遊牧經濟,這是一種原始而又脆弱的經濟模式,比起中原的農耕經濟來說,脆弱又低值。

脆弱:

很多學者研究表示旱災會提升遊牧民族對中原王朝的進攻率,因為旱災對於他們來說損失極大,而中原王朝也會受到極大創傷,對於北方遊牧民族來說可以通過南下擄掠來補充失去的財貨,而且中原王朝的反擊能力也會下降。

金國被蒙古打的遷都時,依然縱兵搶掠南宋,就是這種直線思維的典型

低值:

這個好理解,北方遊牧民族不是完全自己自足的,他們也需要貿易,而遊牧民族貿易的大多牛馬羊、皮革等,而中原王朝,可以出產糧食、衣服、絲綢、瓷器、以及各種奢侈品等。

遊牧經濟在農耕經濟面前只是一個價值鏈的最低端,於是貿易雖然獲取所需,但是錢卻流失了,怎麼辦?擴大貿易?只會造成更大的貿易逆差,所以乾脆搶唄,無本生意一本萬利。而且不光搶財貨、牛羊等,有的時候還會搶人,畢竟人才是第一生產力


妖鬼雜談錄


北方遊牧民族就像瘟疫一樣,中原王朝唯恐避之不及,而遊牧民族卻像幽靈一樣,總是纏著中原王朝不肯放手。圍繞著互相之間的戰爭,此起彼伏,基本上就沒有間斷過。那麼為什麼古代王朝和遊牧民族的衝突那麼的頻繁和曠日持久呢,究其根源到底是為了什麼?



一,為口飯吃,解決最基本的生存之道。

北方遊牧民族也是人,衣食住行樣樣不能少。衣者可以穿獸皮;住者可以築氈房;行者可以騎馬。唯有吃飯是最大問題,尤其到了寒冬,除了狂風就是暴雪,牲口都吃不上草料,人也是食不果腹,總不至於把賴以生存的牲口都殺了吃肉吧!如果真那樣的做,無異於自取滅亡,這一點即便是頭腦粗魯的遊牧民族,也是心知肚明的。怎麼辦呢?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搶。於是,相對富庶的中原地區,就遭了殃。遊牧民族不但搶糧食,捎帶者家禽、牲畜甚至女人都成了他們搶奪的戰利品。歷史證明:冬天越是冷,遊牧民族南下的機率越高,如果溫度比往年低一度,那麼他們南下的可能就高十倍。



二,在遊牧民族眼裡,中原王朝溫順可欺

以匈奴人為例,戰國時期崛起的北方遊牧民族以匈奴人為主,秦滅六國後,秦始皇派大將蒙恬北擊匈奴,匈奴主力被擊潰,殘部逃往草原深處苟延殘喘,並修建長城阻擋其恃機南下。楚漢之爭時期,匈奴人死灰復燃,乘機並發展壯大。漢朝建立之初,匈奴人已經雄居草原,並在公元前200年冬天,大舉進攻漢朝。高祖劉邦御駕親征,結果被困白登山七天七夜,後用計狼狽脫險。從此,中原王朝聞匈奴而色變,又是送錢送糧,又是送女人。漢朝的示弱乞和,雖然暫時的緩解了與匈奴人的矛盾,但也助長了匈奴人的囂張跋扈氣焰。匈奴人一如舊故,該怎麼搶還是怎麼搶,只不過是稍加收斂一點,畢竟漢朝經常有女人進貢,面子還是多少留著點。



那麼匈奴人真的是不可戰勝的神話嗎?未必

漢武帝即位後,一改中原王朝的軟弱之風,並向匈奴人發出咄咄逼人之勢,漢匈之間可以和,但前提是匈奴人稱臣納貢,主動送女人,簡直是乾坤逆轉。匈奴人不服,不服好說,那我就打到你服為止。於是,漢武帝在公元前123年到公元前119年,先後發動了旨在消滅匈奴的河西之戰、漠北之戰。大將軍霍去病封狼居胥,匈奴人遠遁草原,而幕南無王庭。



歷代遊牧民族之患

從漢武帝之後,北方的匈奴民族基本一蹶不振,到漢宣帝時已經四五裂,並且與後來崛起的遊牧民族相互融合,其中一部分匈奴人,從中亞往西發展征伐,最後成了歐洲人的惡夢。

魏晉南北朝時,北方的遊牧民族已經形成以多民族雜居的形態。西晉八王之亂後,以匈奴、鮮卑、羌、羯、氐等少數名族入主中原,先後建立起十六個政權,史稱五胡十六國。



公元439年,鮮卑人拓拔珪統一北方,建立北魏,以正統王朝自居。各民族之間又進行了一次大融合。公元581年,隋朝建立,北方的遊牧民族,突厥人為主,迫於隋朝的國威武力,突厥人向隋朝稱臣,邊境也相對安寧。到唐朝時候,突厥已經分裂為南北突厥,並與唐朝為敵為患。唐太宗採用武力的安撫的雙重手段,突厥人再度成為中原王朝的附屬國。但是突厥內部不斷的分化,先後崛起如回紇,契丹、突厥並存的遊牧民族,與唐朝的關係也是時佔時和,但基本上能被唐朝駕馭。



宋朝的時候,契丹人建立的遼國已經發展成為草原霸主。遼和北宋相互攻伐數年,最後止戈於一紙《澶淵之盟》,遼宋邊境百年安寧。後來女真人在東北崛起,建立大金國。金滅遼後進攻宋朝,1127年北宋滅亡。後來康王趙構建立南宋,偏安江南。金國本打算一舉滅掉南宋,但是南宋抗金明將岳飛將金國驅之千里。後金國勢衰,和宋朝止戈於《紹興和議》。

公元1206年,北方遊牧民族出生的鐵木真建立蒙古國,征戰四方。並南下滅金,滅宋,1279年,成吉思汗之孫忽必烈統一中國。遊牧民族第一次建立大一統王朝。

1368年,朱元璋滅元朝,蒙古殘部逃回草原,繼續過遊牧生活,史稱北元。後朱元璋派大將常遇春、徐達等大將繼續剿滅其殘存勢力。明成祖朱棣即位,先後五次攻打北元各部,後來,朱棣在返回途中榆木川病故。蒙古餘部得以殘存。

1616年,遊牧民族建州女真部努爾哈赤建立後金。1644年後金入主中原,建立大清國,六歲的皇太極之子,愛新覺羅.福臨登基,也就是順治皇帝。此時,威脅中原王朝的遊牧民族,主要以蒙古為主。並且噶爾丹部,受沙俄挑唆,屢屢挑釁大清。康熙皇帝三次親征,噶爾丹最終服毒自殺。蒙古個部及所割土地歸屬大清。

新中國成立後,身為遊牧民族的蒙古族一部分獨立,成為今天的外蒙古國,一部分融為中華民族的一分子,過上了遊牧或是定居雙選擇的幸福生活。


國史通解


衝突這個詞顯然有意淡化了歷史上發生的遊牧民和中原王朝的戰爭的殘酷性。

從原始社會的狩獵和採集等生產生活方式開始,人類就開始有強烈的領地意識,為此發生了很多戰爭,這些戰爭造成了其他幾種人類的消失。現在只存在智人一種人類,絕不是偶然因素導致的。

智人在走出東非遍佈世界之前,同時期還有好幾支人類,比如尼安德克人(《瘋狂原始人》的主角,實際上尼安德克人並不如動畫片裡描述的五大三粗,智力低下的樣子,反而身強體健、頭腦發達)。然而他們在與智人的競爭中最終失敗了,連同其種族都消失了。

原始的狩獵和採集的活動不能養活太多人,因此原始社會的智人群落規模都比較小。頻繁的遷徙流動生活,形成了貴壯賤老的風俗。再後來人們馴化了一些野獸、也馴化了一些植物,人類開始慢慢有了生產生活方式的區別。

(此線南北,風土迥異)

在沒有農耕之前,人們都是逐水草而居的;穀物的出現“馴化”了人類。人類不得不改變遊走的習慣,定居下來照料這些穀物,幫助它們除草、施肥,所能獲得的回饋就是它們以穀物來充當人們的積蓄。有了積蓄,人口就逐漸繁衍。人口的增多,就需要有更多的土地。

於是,從物種演化的目的來看,這些穀物的演化是相當成功的。今天在美國中部大平原的土地上,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麥浪起伏,羨煞了其他種類植物。

由於需要照料這些穀物,人類被束縛在土地上,逐漸形成了村落,再發展形成城市。人口的大量聚居,經常引發疾病、瘟疫,城市又出現了衛生、醫藥等系統,最終形成了農耕文明。

農耕文明對土地的依賴,使得他們憑藉眾多的人口,開始佔據適宜農耕的土地,不斷擴張勢力範圍,直到與遊牧文明的界限接壤。中間地帶,還會有一些半農半牧的民族作為過渡,最終的結果,是這些民族要麼歸化為農耕,要麼重新迴歸遊牧,要麼在農耕與遊牧勢力各自想拓展勢力範圍的衝突中擠成齏粉。

生產生活方式的不同,使農耕和遊牧勢力逐漸形成了不同的文明,進而形成了不同了民族心理認同,形成了相互對立的政權——他們的對立,僅僅是因為拓展生存空間的需要。

相較而言,農耕民族的生產生活方式,雖然辛苦,卻能夠預期產出。在豐富的生活物資下,很多人被解放出來從事其他領域的工作。因此社會分工更加細緻,文明更為發達,物資更為豐富,從而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越強。

而遊牧民族則相反,他們的經濟單一,物資貧乏,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低,往往一場暴風雪就會讓一個部族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草原在遇到雪災時沒有更好的辦法)

除此之外,由於文明發展程度的滯後,遊牧民族難以掌握鹽鐵資源,而這恰是遊牧民族不可或缺的生產生活資料。和平年景,可以通過貿易——不管是官方許可的還是走私的——來獲得這些資源。

可是,遇到了不好的年景,遊牧民族沒有可供交換的物資時,就只有一個途徑——強搶。戰爭也就隨之爆發了。

這樣的戰爭,在農耕民族眼裡,就是“若是那財狼來了,迎接他的是獵槍”。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財狼們一次又一次的衝擊農耕文明的村落和城市,終於釀成了“犬戎攻破鎬京”事件。

中原王朝為了應付這些遊牧民族,不得不修築邊牆以做自衛。這些邊牆規模越來越大,修築技巧也越來越精細,直到最終形成了一條攻防兼備的防禦體系——萬里長城。

修築城牆來防守,可能是歷史上農耕文明應對遊牧部落的終極辦法了。羅馬人在英格蘭就修築國“哈德良長城”,至今也奄有遺存,但跟中國的長城比起來就小巫見大巫了。

城牆的建立,意味著人類社會的分野正式形成,此後,有了更多的界限來區隔與自己群體不同的人,比較有名的“柏林牆”——人類由此愛上了修牆,人類的分歧也就越來越大。

其實,遊牧民族的勢力本就不強,在與農耕文明的相持的過程中,長期處於弱勢地位。長城的建立,並非是為了阻止遊牧民族進來——那麼長的長城,要想完全防住遊牧民,得要派多少兵來?所以,長城的真實目的,應該是阻止自己的人出去。

很多人就此認為長城的建立代表了保守主義,是固步自封的表現。可是,話說回來,直到今天,富庶繁華之所在依然在中原王朝,而不是草原帝國。

那麼,這些中原王朝的人主動過去草原,要麼是逃犯,要麼是走私。走私的大宗貨物,初為鹽鐵,後來還有茶。

如果沒有長城,漫長的邊境線,處處可以走私;有了長城後,雖然難以防住這些遊牧民族,可是防住這些鋌而走險的走私商人,還是可行的。

中原王朝由此掌握了對付遊牧帝國的有力武器——貿易壟斷。所以,明朝時蒙古一再侵擾明朝邊關,圖的就是明朝開放榷場貿易。

(記憶殺:殘破的城牆)

遊牧帝國被趕到塞北苦寒之地,一旦遇到風雪災害,就面臨著亡族滅種的危機。因此,大凡災年,遊牧民族為了生存,拼命往南侵略,成功了就佔據中原,失敗了就煙消雲散。所以,如果有上帝,他也就操控著氣候,來形成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的戰與和。

氣候的規律,大約每隔500年,會有一個“小冰河期”,具體形成原因不明。最近的一次小冰河期,在1600年左右,世界各地許多冰河開始向低處延伸。

從竺可楨寫的中國氣象史的資料中,可以知道中國歷史上幾次最大規模的社會動亂時期和四次小冰河期有密切關係,而不完全是吏治失敗引起的。

殷商末期到西周初年是第一次小冰河期,東漢末年、三國、西晉是第二次小冰河期,唐末、五代、北宋初是第三次小冰河期,明末清初是第四次小冰河期。當時氣溫劇降,造成北方乾旱,糧食大量減產,形成幾十年的社會劇烈動盪和戰亂,長期的饑荒是造成戰亂無限制擴大的根本原因。

前三次"小冰河期"中國人口銳減超過五分之四,明末最後一次人口只銳減一半是得益於美洲傳來的抗旱高產作物土豆、玉米和紅薯救的命。殷商末年和周初的人口變動缺乏史料記載。東漢末,漢族人口是六千萬,幾十年饑荒和大戰亂後到西晉一統時漢族人口僅剩七百七十萬。隨後又是八王之亂、五胡亂華,中國北方漢族人口僅存四百萬,當時人口銳減是相當驚人的。唐末漢族人口也是六千萬,至北宋初期只剩兩千萬。明末漢族人口一億二千萬,至清初社會安定時剩五千多萬,此賴美洲傳入的土豆、紅薯和玉米等抗旱高產作物以救命。

在相對溫暖時期,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也有一條明顯的界限:400毫米等降雨線。400毫米等降雨線,意味著滿足農業生產的最低降雨要求,低於400毫米線,就只能讓位於遊牧生產方式了。而且比較神奇的是,這條400毫米等降雨線,基本與長城的走向一致。可見,中央王朝已經將適合耕種的土地,全都圍起來了。

由此可知,遊牧文明和農耕文明,都只是生產生活方式的區別而已,是人類在擁有了私有財產後的自我保護意識的體現。遇上年景不好,遊牧文明和農耕文明的衝突和戰爭,都只是在求生的本能下活下去。即使同為農耕文明,在越多旱災、蝗災後,不也因為活不下去而聚義造反嗎?

好好的活著,才是最大的政治。

另外,科學家稱自2012年起,地球不再變暖了,又再一次進入了小冰河期。你感受到了嗎?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此前發達國家說的全球變暖的議題應是有其商業和政治目的的。


而知而行


中國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歷史上一直是大河流域的農耕文明與草原上的遊牧文明碰撞交融的中心點,一部中國歷史,幾乎就是長城以南中原王朝與漠北草原遊牧帝國的戰爭史,歷史上,西漢、東漢、北魏、隋朝、唐朝、明朝多次進入漠北犁庭掃穴,封狼居胥;而漠北民族也多次直搗中原,定鼎河朔,蒙古民族最終還完成了一統中國,飲馬長江的夙願。那麼北方遊牧民族為什麼總是要南下侵略中原呢?

首先,中原地區氣候適宜,農作物產量高,部分人口得以脫離農業生產,從事手工業、冶金業等。而長城以外的北方草原,氣候和土地條件只適合生長雜草,放牧牛羊,幾乎全部人口都從事畜牧業生產,各種生活必須品如鐵器、食鹽、茶葉等完全依賴外購。一旦遇到旱災,糧食匱乏,就只能向外尋求解決方案。

其次,由於經常受到侵擾,中原王朝為了懲罰草原民族,往往會封鎖貿易渠道。當無法正常交易的時候,又只能通過戰爭來掠奪,。宋遼並立二百多年,打了一百多年。而檀淵之盟維繫了一百年的和平時期。開放邊境,茶馬互市,貿易途徑順暢。遼國佔領了燕雲十六州,這是農業,工業、手工業比較發達的地區,這裡的勞動生產基本可以滿足遼國的需要。宋朝年年給遼國進貢,絲綢、金銀、糧食、錢幣等等。這樣遼國成為一個穩定有序的經濟體,當然沒有必要通過成本高昂的戰爭來掠奪了。但遼國背後的金國,依然是遊牧經濟,依然靠天吃飯,缺少物資,於是又不斷地侵擾並最終滅掉了遼國。

第三,遊牧民族是馬背上的民族,各部落之間常年互相征戰,民風彪悍好戰,政權上又缺乏統一的領導和制約。小股的騎兵部往往突襲邊境小鎮,搶掠各種物資,往往以金銀財寶為主,甚至搶掠漢人女子回去。

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和《天龍八部》中,大俠郭靖和喬峰,終生所受的最大困擾就是來源於遊牧民族與中原王朝的交鋒。





徐州新沂林浩


這個問題有意思,細想一下確實如此,中國幾千年來就是不斷的重複中原王朝和北方遊牧民族的對抗,幾乎每朝每代中原王朝都存在北方威脅。這種對抗一直持續到明末。正是由於北方遊牧民族的存在,所以中原很多王朝都或多或少受此影響,日本社會由於沒有外來威脅,所以他們的天皇可以一家壟斷一千年。中國不行,古代中國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了。

為什麼這一兩千年來北方遊牧民族非要和中原王朝死掐呢?我覺得這個你真的不能完全怪人家遊牧民族,我打個比方。有個大財主,生有兩個兒子。而財主很喜歡小兒子,並且很討厭大兒子。所以財主臨終前把家產大部分分給小兒子,大兒子只分到破屋爛舍和一點戶口的田地。你覺得大兒子會甘心接受這個結果嗎?假如社會沒了法制和宗族的影響,而且大兒子到了食不果腹的時候你覺得大兒子是不是會武力爭奪屬於他的那部分家產?

我們中原王朝和北方遊牧民族就是這麼個情況,我們中原王朝所佔據的區域可以說是東亞最好的地方,氣候溫暖,風調雨順。而你再看看我們四周國家,不是炎熱就是寒冷,不是乾旱就是高海拔...

你就是現在的外蒙古除了草就是戈壁,到處荒涼,又幹旱缺水。那地方你想種莊稼那難度太大了,氣候不適宜啊。所以他們只能發展畜牧業,而畜牧業靠天吃飯的成分太大。假如年景不好,草原沒有充分的牧草,那麼北方遊牧民族就要受大饑荒了。我們中原王朝還有餘糧,比如去年剩餘的糧食我們今年還可以吃。遊牧民族去年剩餘的羊肉今年能吃嗎?正是因為遊牧民族環境的惡劣,所以他們也會覺得中原王朝所處的位置真的太好了,不愁吃喝,氣候又舒服。

所以有這樣一個鄰居時時刻刻在打你家主意,假如中原王朝衰敗或者北方遊牧民族受到天災,他們為了生存就會南下。因為遊牧民族打仗成本太小了,他們不需要準備軍糧,他們只需要組建一支搶劫隊,每人帶上兵器和馬就可以了。吃的穿的完全靠搶,有時候還能搶到金銀財寶,有時候南下一次夠他們花好幾年的。假如順利他們還可以顛覆一下中原政權,從而實現他們入住中原的強烈願望,畢竟中原這塊土地相比如北方確實太有誘惑了,這也是北方遊牧民族為什麼幾千年來不停的和中原王朝對抗的原因


此岸情彼岸花180269099


這個問題改成為什麼古代北方遊牧民族經常與中原王朝發生衝突合適一些,否則會產生歧義,整的好像中原王朝總是喜歡和北方遊牧民族搞摩擦一樣!

農耕民族一大特點是喜歡安逸,如果可以用和平手段解決問題,就不會使用武力,所以中原王朝和北方民族的衝突基本上都是迫不得已的自衛反擊行為!《狼圖騰》裡面把農耕民族描寫為農耕羊,把遊牧民族描寫為草原狼,不是沒有道理的。羊去主動招惹狼,是活膩歪了嗎?

當然,農耕民族並不是羊,否則早就被狼吃光了。

能種地的草原變成了農田,不能種地的草原變成了牧場

華北平原在遠古時期也是面積巨大的草原,但是隨著農業技術的發展,這裡被開墾成了大片農田。而北方蒙古草原由於降水量低,一直是作為牧場存在的,即便如此,在清末到民國時期也曾經發生了墾荒行為,將大片草原變成了農田,結果由於氣候原因,沒過幾年就出現了沙漠化,不僅種不了地,連放牧的條件都沒有了。

正是這個原因,蒙古高原成了孕育遊牧民族的天然牧場。

草原單位產出低,讓他們時常移民到農耕區

草原一大特點是單位產出低,同樣面積的土地,農耕區可以養活上千萬人口,而遊牧區只能養活上百萬!

人口在增長到一定階段後,必須要有一個外流的過程。大量遊牧部落就開始南遷進入農耕區,不僅在中國是這樣,包括中東美索不達米亞等文明區也是這樣。每過幾百年就會有一次遊牧民族對農耕區的大規模移民,因此造成了大量衝突,或者遊牧民族被懟回草原自生自滅,或者滅掉農耕民族鳩佔鵲巢!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移民,就發生在春秋時期,那時候就連洛陽周圍都住著少數民族部落!要知道,洛陽可是周朝的首都啊!

草原經濟基礎薄弱,讓他們時常南下劫掠

別說古代,前兩年蒙古國遭到雪災襲擊,大批牛羊凍死,幾乎摧毀了當地的畜牧業。這要是幾百年前的明朝,估計又要大批南下劫掠了,還好這是現代社會。

但是,現代社會下草原經濟都這麼薄弱,在古代可想而知一場雪災對他們的打擊有多大了。所以,為了生存下去他們必須騎上戰馬去富饒的農耕區搶東西。

以上!


歷史風暴


縱觀中國古代歷史,中原王朝和遊牧民族的衝突從未停止,主要是由於雙方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根本原因是由於自然條件導致雙方發展走上了不同方向,遊牧民族幾乎就是貧瘠落後、野蠻

的代名詞,而中原王朝恰恰相反,它代表了富饒、先進、文明。所以,中原王朝和遊牧民族的衝突是不可避免的。

貧瘠VS富饒

這主要是由於氣候原因造成的,北方遊牧民族一直以遊牧為生,並不是他們看不到農耕文明的先進性,而是由於氣候原因導致他們生活的土地根本沒辦法種莊稼,他們只能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遊牧生活方式,這是一種被動的選擇,並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而正因為遊牧是一種較為落後的生產方式,再加上時不時的天災,導致北方遊牧民族極為貧瘠,百姓只能為了生存而掙扎。

而反觀中原王朝,同樣由於氣候原因的影響,大部分地區都是極為適宜種植莊稼的,這就造成了中原王朝以農耕為主的生活方式。農耕顯然要比遊牧更加先進一些,因此即使處於戰亂年代,處在百業荒廢的時期,相較於北方遊牧民族,中原王朝還是要富饒的多。

為了生存而掙扎的貧困人群,旁邊恰恰生活了一大群富戶,這豈能不產生衝突?

落後VS先進

正如前文所說,北方遊牧民族大多數時期都在為了生存而掙扎,這種情況下他們是根本沒有辦法去搞建設和發展的,再加上游牧民族需要經常遷徙,所以遊牧民族的城市化水平極差,而城市化水平則完全反應了一個民族的發展水平,從這一點上來講,遊牧民族在社會的各個方面,無疑是全面落後於中原王朝的。

而中原王朝則不同,農耕社會比遊牧民族無疑穩定了很多,因此中原王朝除了少數時期因戰亂導致的大規模人口遷徙外,極少出現遷徙的情況,因此城市化水平相對較高,甚至從唐宋時期就已經開始出現百萬人口規模以上的城市。同樣由於較為富足的原因,中原王朝的科技、文化、教育、娛樂、商業等各方面,是要完全碾壓北方遊牧民族的。

落後的文明羨慕不羨慕現金文明?答案是肯定的,誰不想過上舒服的日子。所以,大多數時期北方遊牧民族在強盛起來後,無疑都選擇了南侵。

野蠻VS文明

這則是由於文明的生存方式決定的,由於草場能夠養活的動物有限,這決定了遊牧民族更多是以部落形勢生存的,而這又導致遊牧民族除了契丹、遼國、蒙古等少數時期,在大多數時期都處在分裂狀態。而這些部落又因為生存資源的問題,經常爆發戰爭,這導致遊牧民族極為善戰,且發動戰爭以掠奪為主,通常採取的都是以毀滅和掠奪為主,而不以建設和統治為主的野蠻戰爭方式。

中原王朝再次相反,由於生活方式的不同,中原王朝更多以聚居為主。這種情況下,中原王朝作戰通常以佔領和統治為主,這同樣決定了農耕文明更為強大的同化能力,這是保證中原王朝在較長時期內能夠維持和平和統一的根本。

野蠻的掠奪和文明的同化,同樣決定了雙方之間的矛盾,即使蒙古和後金能夠佔領中原,但要統治中原王朝,他們同樣需要轉化為農耕文明,而這也導致他們最終被中原所同化。


除此之外,穩定後的人口爆發,也導致了遊牧民族的資源分配更加緊張,因此他們需要通過戰爭或擴張來化解這種矛盾。所以,通常情況下,中原王朝以防守為主,而遊牧民族以進攻和掠奪為主。


香茗史館


關於中原王朝和遊牧民族為什麼要發生衝突的問題,可以理解為農耕文明和非農耕文明爭奪生存空間的過程!

說直白些,好地方誰都稀罕,但是數量是一定的,想要得到好地方,就必須決出個雌雄!

在歷史上,關於兩種文明的衝突分好幾種情況,具體到雙方又各有不同,靜夜史認為是這樣的:

1、早期遊牧民族:就是想打個劫!

從春秋時期,北方的少數民族就開始騷擾中原。戰國時期,匈奴更是不斷南下,為了抵禦匈奴,秦趙燕三國修築了長城。

此時的遊牧民族,常年逐水草而居,因此受到的氣候影響特別大,一旦遭遇氣溫下降,導致牛羊凍死、牧草枯萎,這些飢不擇食的遊牧民族就會成群結隊得跑到中原地區搶劫。

事實上不僅僅是小冰期這樣的寒冷時期,在溫暖時期,遊牧民族也喜歡南下劫掠。因為中原地區的文明沒有傳到草原之上,草原上除了牛羊馬就是草,物質單一得很。長期吃牛羊肉的遊牧民族又需要茶、鹽等物資,在中原王朝不主動送過來的情況下,他們就只能費點勁自己去拿!

雖然中原王朝修建了長城,但是很多時候,長城也阻擋不了遊牧民族的鐵蹄!

2、成熟遊牧民族:我就是想統一個天下

隨著中原地區和遊牧民族打交道的機會越來越多,很中原文明也隨之傳到草原上,除了技術的外傳,中原地區的制度也隨之向周邊擴散。

這導致一個非常嚴重的後果,那就是:遊牧民族開始進化了,完成封建化的遊牧民族更加可怕。

這一點從唐朝滅亡後的遼金蒙身上能看出來,從唐朝征服了漠北地區後,設置了管理結構,也間接地將中原地區的先進文明傳到了草原上,讓草原人也見識到了封建化的好處。

而完成封建化之後,遊牧民族就不只是南下搶劫這麼簡單了,他們的目標開始轉向消滅中原政權,一統天下。比如金國不斷南下進攻南宋,蒙古不斷進攻南宋等!

而此時的中原王朝,無論是大一統還是偏安一隅,為了自己的生存都只能被動一戰,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的衝突再次愈演愈烈!

3、內向中原王朝:我就是想更好的防守

在遊牧民族不斷南下的同時,中原王朝也沒有閒著,特別是完成了內部整個的中原王朝,往往能夠爆發出巨大的能量!

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原王朝會對北方的遊牧民族進行主動的衝擊,比如後周世宗征討契丹,宋太宗趙光義兩次北伐契丹。

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契丹佔據了燕雲十六州這樣的戰略要地,讓北宋的邊防極其被動,因此北宋想要奪回燕雲十六州扭轉防守的不利局面!

類似的情況還有前215年秦始皇北擊匈奴,收復河南地,端掉匈奴的南下基地;漢武帝收復河套,同樣是壓縮匈奴的漠南基地,為漢朝的邊防減壓。

所以,中原王朝主動挑起對遊牧民族的戰爭,其根本目的是為了維護中原地區的安全,為防守遊牧民族侵襲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空間,使中原王朝更加主動!

4、外向中原王朝:我就是想畢其功於一役

如果中原王朝積累雄厚,且整合程度高,那麼中原王朝就可以實施更為大膽的戰略,那就是深入漠北,畢其功於一役。

在歷史上,西漢、東漢、唐朝、明朝都進行過深入漠北地區作戰的軍事行動,特別是唐朝,消滅東突厥後直接將東突厥納入唐朝版圖。這種姿態比北宋更加積極主動,往往也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但是,毫無疑問,這是很燒錢的,一般如果不是大一統王朝,這樣的軍事行動還真玩不來!

但是,儘管中原王朝具備了一戰打垮遊牧民族的實力,但是由於缺乏對草原地區的有效治理形式,所以不能固守。這導致的結果就是中原軍隊撤兵後,新的遊牧民族會迅速填補空當,重新成為中原王朝的巨大威脅。比如匈奴之後的鮮卑,鮮卑只有的柔然、突厥,還有後面的遼蒙等!

所以,這也決定了中原王朝和遊牧民族的衝突不可能停止!

直到清朝,徹底征服蒙古諸部後,推行盟旗制度,對草原實施了有效的管理,才最終徹底消除了遊牧民族對中原王朝的威脅!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兩千多年的中國歷史貫穿著與北方遊牧民族的衝突,遊牧民族主要生活在蒙古草原,被漢族稱為蠻夷。

蠻夷以畜牧業為經濟支柱,依賴天氣條件。正常年景,遊牧民族可以維持畜牧業和人口的平衡發展,當天氣乾旱,出現草料短缺和人口糧食減少時,他們就南下掠奪乃至發展成大規模的進攻中原。大量文獻記載,遊牧民族對中原王朝的進攻,與當時氣候異常變動所造成的經濟危機緊密相關。

北方遊牧民族的騎兵非常強悍,具有強大的衝擊力和機動性,在冷兵器時代為王。

遊牧民族發動進攻,中原王朝大都處於守勢。在當時,最好的辦法只有用騎兵對付騎兵。

中原王朝為何不大力發展騎兵?因為中原王朝主要經營農業,要養活龐大的農業人口。自後晉失去燕雲16州及河套地區以後,喪失了主要的產馬地,沒有了大片草原可供養馬,無法趕上自幼以養馬為生的遊牧民族。


遊牧民族是馬背上民族,騎馬就是兵,下馬就是農民,全民皆兵,各種供應自給自足,消耗完了就去搶奪,不怕遠征戰。

古代中原王朝分久必合的統一,實際上需要面對北方強敵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整合全國之力,南方的糧食,西北的馬匹,來消滅的北方遊牧民族。一個強大的中原王朝往往有能力抵抗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但草原無法農耕,也無法移民,自然無法控制,過一段時間後又會死而復生。

加上中原王朝內亂不斷,“走馬燈式”改朝換代,國力日漸衰弱。打仗的代價很高,要有足夠的兵力、武器和糧草供應,不宜持久戰,更不宜遠征戰。如北宋時期大部分的資金都拿來養兵和養官,騎兵規模很小,主要依靠步兵對抗騎兵,後來金國崛起,發動十幾萬大軍進攻遼國,想奪取燕雲16州,結果被遼國打得大敗。

(圖片、資料源於網絡,如侵權,請告之,立馬刪掉相關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