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銀幣「曲須龍」價值百萬?張什麼樣子?

大清銀幣的由來

曲須龍--清代機鑄幣中龍。因龍鬚稍短而彎曲而得名,與長鬚龍對舉。宣統三年清朝銀幣是從1911年開始鑄造的,鑄造了多個版別,但由於種種原因,只有“曲須龍”版別的宣統三年清朝銀幣正式鑄造並流通,其他版別的就屬於試鑄樣幣,未曾流通使用,因此民間見到的宣統三年清朝銀幣為數不多“曲須龍”的版別。該幣重20.4克,直徑3.9釐米。在錢幣收藏界早就以較高的身價和穩定的上升趨勢為人所熟知。大清銀幣曲須龍佔據著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有屬於自己的一票支持者。而藉著“大清銀幣”的網絡熱潮,吸引了更多普通大眾將投資視野轉到了錢幣收藏市場上。大清銀幣在拍賣市場上嶄露頭角,高歌猛進,珍稀的古錢幣價值不菲,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大清銀幣“曲須龍”價值百萬?張什麼樣子?

大清銀幣(曲須龍)

如今市場上又興起了收藏大清銀幣,這其中關注度比較大的就是宣統三年大清銀幣和行情。而宣統三年大清銀幣是清末幣制改革的產物,其設計新穎,製作精良,是錢幣愛好者的珍藏品。

大清銀幣“曲須龍”價值百萬?張什麼樣子?

從清朝光緒中葉起,我國各省地方政府開始用機器製造“光緒元寶”銀幣。到了光緒末年,湖北省和戶部又製造了“大清銀幣”。當時,各省的銀元局幾乎是獨立的,銀元在重量和成色上不一致,其流通也有地方性。為此,清政府於宣統二年(1910年)四月頒佈幣制條例:首先,定銀元為國幣,並規定以“元”為單位,每枚銀元重為七錢二分,成色為90%,含純銀量為六錢四分八釐。其次,積極改革銀兩制度,停止各省自由製造,將制幣權統一收歸中央政府。隨後,當年就試製統一的“大清銀幣”,面值有一元、五角、二角五分、一角共四種,其中,只有五角幣流通於市。到了宣統三年(1911年)由戶部天津造幣總廠正式製造“大清銀幣”。“大清銀幣”的幣面為:大清銀幣;上為滿文:宣統第三年;下為漢文:宣統三年;左右為束花一對。幣的背面為蟠龍和英文ONEDOLLAR。

大清銀幣“曲須龍”價值百萬?張什麼樣子?

宣統三年大清銀幣,是清末幣制改革的產物,版別多式,設計新穎,製作精良,歷為錢幣愛好者的珍藏品。宣統三年大清銀幣有不同版式,其中長鬚龍、短鬚龍、大尾龍比較稀少。

是我國古代傳說中一種有鱗有爪並能興風作雨的神異動物。千百年來,龍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徵,受到億萬龍的傳人頂禮膜拜。龍的藝術形象,成為我國傳統裝飾的重要題材,在從古至今的許多建築、器物上都留下了不朽的造型。在作為財富象徵的錢幣上尋覓到龍的蹤跡,這是藏家們喜愛大清銀幣的原因之一。

大清銀幣“曲須龍”價值百萬?張什麼樣子?

大清銀幣的市場價值

大清銀幣是大眾收藏品,收藏者有一定數量,前期國內各區域都有實力型買家介入板塊,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市場供貨量,導致其價格快速走高。同時,銀幣的價值也在同步上升。從藏家和市民的接受程度看,預計後期它的價格還將繼續上漲。這些珍稀的錢幣記載了我國一段的歷史,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和收藏價值。

經過十餘年的培育,以機制幣為代表的錢幣拍賣市場終於在大放異彩。即便與海外市場相比,當前內地市場亦不遜分毫。收藏者、投資者群體的知識更豐富、視野更開闊,觀念也發生了深刻變化,他們對藏品追求更苛刻,在珍、稀的前提下,更看重藏品的完美品相和未來價值。此枚藏品保存較好,其色澤自然,不論是文字還是圖案,都顯得自然細膩,深淺合適。文字清秀,內容豐富,銀光燦爛,其貌可人,也具有一定的保值和升值功能。

大清銀幣“曲須龍”價值百萬?張什麼樣子?

宣統三年大清銀幣曲須龍--成交價:RMB2,600,000---成交日期:2017-05-15

宣統三年大清銀幣曲須龍-------成交價:RMB2,40,000---成交日期:2017-12-18

大清銀幣光緒元寶廣東省造麴須龍--成交價:HKD3,200,000---成交日期:2018-5-28

大清銀幣宣統三年曲須龍)--成交價:HKD3,1500,000---成交日期:2018-3-06

大清銀幣宣統三年曲須龍)--成交價:HKD2,700,000---成交日期:2017-06-0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