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通報:違法排汙,監管形同虛設 限期關停,承諾一紙空文

生態環境部通報:違法排汙,監管形同虛設 限期關停,承諾一紙空文

鎮江市丹徒區茂源化工有限公司(原丹徒縣化肥廠,以下簡稱“茂源化工”。)是一家國有企業,卻屢因汙染問題被投訴和查處。這次督察“回頭看”發現,該企業廢水、廢氣、固體廢棄物無一進行規範處置,而當地環境監管形同虛設,搬遷方案久拖不決。

一、違法排汙屢禁不止

茂源化工主要生產水楊酸、水楊酸甲酯、水楊酸酰胺。作為一家國有企業,本應在環境保護方面以身作則,率先垂範,然而卻對汙染治理偷工減料,屢次被投訴、處罰,都不為所動,2011年8月,江蘇省環保廳、監察廳對其實施掛牌督辦。

生態環境部通報:違法排汙,監管形同虛設 限期關停,承諾一紙空文

圖1 廠區髒亂差,環境管理混亂

2016年中央環保督察期間接到群眾舉報,反映茂源化工廢氣汙染嚴重。案件轉辦後,《鎮江市第二十四批次交辦信訪問題查處情況報告》(〔2016〕73號)反饋:現場檢查企業鍋爐僅有煙塵略超標,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達標排放,丹徒區環保局對其處罰10萬元。丹徒區將根據督察交辦要求,制定茂源化工完整搬遷方案,並於2016年年內啟動實施。2016年以來,企業又因超標排放問題被處罰3次。

由於企業緊鄰居民區,當地老百姓對大氣汙染反應強烈。從2014年開始,丹徒區就計劃將該企業搬遷至化工園區,在2016年中央環保督察後又承諾年內啟動。然而督察結束後,當地政府對整改承諾棄之腦後,企業搬遷一拖再拖,到現在還在原地正常生產。

二、管理混亂 無組織排放嚴重

2014年以來,企業以即將搬遷為由,在汙染治理上不願投入,環境管理鬆散懈怠。督察人員現場發現,茂源化工各類環境違法問題隨處可見:

一是企業汙染治理設施不到位,汙染物超標排放問題嚴重。

二是《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要求,到2017年,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淘汰每小時1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禁止新建每小時20蒸噸以下的燃煤鍋爐。該企業於2016年12月違規將其在用的一臺每小時10蒸噸燃煤鍋爐改造成為每小時15蒸噸,並於2017年4月在丹徒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登記備案;其餘兩臺每小時10蒸噸燃煤鍋爐也未按要求拆除到位。

三是2016年6月,茂源化工進行脫硫、脫硝、除塵工藝改造,但缺乏有效的運行管理臺賬,沒有安裝在線監控設備,廢氣治理效果無法保障。

四是廠區灰渣堆場雨棚嚴重破損,沒有防塵設施,揚塵汙染嚴重。大量灰渣和工業廢料傾倒在廠區北側水塘及周邊,水塘內植物均已枯死。

生態環境部通報:違法排汙,監管形同虛設 限期關停,承諾一紙空文

圖2 灰渣堆場的防雨棚破損嚴重,地面都是紅色積水

生態環境部通報:違法排汙,監管形同虛設 限期關停,承諾一紙空文

圖3 灰渣和工業廢料隨意棄置在附近水塘,汙染嚴重

五是雨汙分流、清汙分流不到位廠區跑冒滴漏嚴重,車間地面遍佈酸性廢液,廠區周邊刺激性氣味嚴重。

生態環境部通報:違法排汙,監管形同虛設 限期關停,承諾一紙空文

圖4 廠區雨汙分流不到位

生態環境部通報:違法排汙,監管形同虛設 限期關停,承諾一紙空文

圖5 廠區內跑冒滴漏嚴重

六是企業排汙口附近的河灘上殘留液體呈紅褐色,強鹼性,與廠區內廢水特徵一致。此處距離長江干流僅200米左右。

生態環境部通報:違法排汙,監管形同虛設 限期關停,承諾一紙空文

圖6 河灘上液體呈紅褐色,強鹼性,與廠區廢水特徵一致

三、整改驗收流於形式

針對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交辦問題,當地政府在反饋報告時明確,企業車間跑冒滴漏、廢氣無組織排放、廠區內雨汙分流不徹底等問題均已整改驗收。但是此次“回頭看”發現,以上問題依然嚴重,整改驗收流於形式。

對此,督察組已要求地方加快整改,落實責任,儘快解決企業汙染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