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骨传承,无问西东

娄立

你会因绿芽冒出土地而欢喜,会对初生的朝阳欢呼跳跃,也会给别人善意和温暖,但不要在为别人付出的同时忘记了自己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清华百年校庆片《无问西东》

风骨传承,无问西东

1938年抗日烽火连天,投笔从戎的清华大学学生沈光耀驾驶中弹的战机撞向日舰,同归于尽。在悲壮殉国的前一刻,他看见破碎的机窗外牺牲的的空降战友,告慰一声: “回家”;在战机撞上敌舰船的那一刹那,他双眼湿润,临终吐露一句遗言, “妈妈,对不住”……

看过姗姗来迟7年的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电影《无问西东》这一幕镜头,我走出电影院,眼角仍然余留一丝的泪光氤氲。

我辗转求学于中国大陆、欧美,后来又旅居香港工作,从小就接受了英美文化的熏陶,对西方社会所强调的批判性思维也有着独到见解。电影《无问西东》叙述了四代清华校友的岁月轮回,其间展现家国担当与民族大义,只问自由、只问盛放、只问深情与只问初心。看着他们历经光阴荏苒的跌宕人生后,我的心底连系着炎黄祖先的家国情怀,才下眉梢、却上心头,拨动着沉思的心弦。

片名“无问西东”,缘自于一句清华大学校歌歌词:“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这一句话,代表前1949年那两代清华知识分子的风骨和胸襟。尤其西南联大时期的清华,尤为显得璀璨夺目,影响深远。《无问西东》跨越1923年、1938年抗日、1962年和21世纪当下,追寻清华学统承继的传统精髓“立功 立德 立言”,秉承“自由之思想 独立之精神”校训,弘扬“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精神。

四位貌似似平凡的男主人公们,唯一的共同点就是皆出自于清华大学且怀有一颗赤子心。在各自的年代,他们胸怀热血和执着,做出了一系列改变人生的抉择,成就一段段令人唏嘘的传奇故事。他们穿越民国早期、抗战时期、文革前夜,到了我们当下的生活,向观众张扬立功立德立言的理想旗帜。

风骨传承,无问西东

在这四代故事里,最让我深有感触的是沈光耀壮志凌云。他拥有优渥的家世、华侨的身份,却在抗日战争时代怀揣对国家的责任感,毅然违背家训从西南联大走向烽火战场。沈光耀训练时,不仅面对战友嘲笑名门出身与教官严酷挑战身体机能,更要向母亲隐瞒从军的事实。他驾机训练,向赤贫土地上的赤足裸身孤儿们空投从训练基地拿来的食物物资,我感受到了他秉持着一种对周围弱者的怜悯,乃至全人类的关爱。

这种关爱和责任感传承到其中的一个孤儿陈鹏,延续到了文革前夜的1962年那一代知识分子。当陈鹏长大向被群众暴力摧残的儿时玩伴王敏佳讲起那个“转转”飞行员的故事,我从他眼中的星光仿佛看见那一股传承的焰火。

沈光耀违反部队纪律空投食物给饥不果腹的孩子们,教官处罚。之后,他登上战斗机,继续带着一袋袋承载着大爱的包裹。他身后尾随的一架架战斗机,亦是一个个新的传承者,播撒下更多的爱、传承和希望,我为此再一次泪水盈盈。

镜头切换下一个场景,就是这些飞翔的骄子,像他们当初展示给孩子一样,在充斥战火的碧空驾驶战机,与日方飞机展开殊死战斗。时光回溯至平日训练,教官告知他们一个飞行员的生命比飞机本身更重要,无法完成战斗任务时应该果断抛弃战机,空降保护自己。即使身边一座座承载着战友生命的战机被敌方飞机击落,沈光耀仍然抑制悲痛同敌机周旋。

风骨传承,无问西东

一个个承载着战友生命的降落伞浮在空中,沈光耀一艘日军战斗舰朝着战友们开炮。一霎之间,他想起了飞行前战友说 “等这场战争结束了,我就回家看我的母亲”。此时,沈光耀的战机已然被敌机击中,但他没有弃机逃生,而是驾着中弹的战机俯冲敌人的舰船。殉国的那一瞬间,他的眼神透过破碎的玻璃窗看向漂浮在空中而牺牲的战友,轻轻说, “回家”;在战机即将撞上敌人的舰船,他湿润地倾诉出最后一句话: “妈妈,对不住”……

看了沈光耀壮志凌云的民族魂,有哪一位观众不会潸然泪下?久违的抗日英烈传,到如今还有多少中国人铭记?

沈光耀的报国故事,是抗日时期“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爱国壮举。他的原型是清华学生沈崇诲,天之骄子27岁牺牲。他收到的空战校训,是: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我在齐邦媛的自传《巨流河》和宗璞的小说《野葫芦引》里,看见当年不少学生从军,无畏地为国献身。著名大律师张思之,就是参加中国远征军的幸存者。在沈崇诲的背后屹立着一批年轻的学生空军烈士。他们,一一是:林徽因的弟弟林恒、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的儿子、王光美的哥哥王光复……

清华大学不仅仅学生参军,而且出身清华的教授中正大学姚名达(号显微)亦为国壮烈捐躯。他是抗日战争时期第一个勇赴国难的教授,组织师生战地服务团,亲赴抗日前线,1942年在江西省新干县赣江边的石口村与日寇搏斗英勇牺牲。中正大学校长胡先骕在纪念姚名达殉国一周年时,曾高度赞扬他“绝学有遗著,千秋有定评”,“英风传石口,大节振江西”。中正大学的承继学校江西师范大学青山湖校区,特别在西湖畔筑亭“显微亭”, 纪念姚名达教授。

风骨传承,无问西东

清华学生抗战从军,彰昭英勇卫国的风骨卓绝。《论语·泰伯章》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清华从军学生就是弘毅之士,传承了中国士子的家国道义与责任担当。北京清华园,一块黑色石碑依山傍水,刻着43位校友烈士名录。

风骨传承,无问西东

所有的抗日烈士浩气长存,海峡两岸四地的中国人都不能忘记!

沈光耀卫国殉难,我叹惋、敬仰。

风骨传承,无问西东

在不同的时代,都有着许许多多类似沈光耀的国人,为了胸中的热血,为自己的理念选择前行。片子里有一句台词:“如果提前了解你所要面对的人生,你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我想,清华人依旧会迈步走来。片尾的清华历史名人字幕,就是印证。

梅贻琦、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叶企孙、吴有训、梁思成、林徽因、徐志摩、孙立人、冯友兰、钱穆、蒋梦麟、邓稼先、李政道、杨振宁、马约翰、沈从文、朱自清、陈省身、华罗庚、穆旦、闻一多、袁复礼、蒋南翔……七分钟读懂清华风骨,乃清华赞歌、更是大学精神礼赞。

回到我们眼下的和平繁荣年代,看似平静的社会表面下依旧隐藏着层出不穷的问题。而我们身为当下时代的年轻人,应该不仅仅关心自己和周边人,也要关注自己的国家,担负起士人责任,彰显爱国情怀。此种深情,犹如电影《无问西东》里那一丝丝传承的希望之光,闪烁在祖国的舞台上。

听从己心,无问西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