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打工仔到月入數千萬,一波三折的創業路上,他領悟這些道理

他出身貧苦,16歲時便來到廣州打工,如今卻成為7個餐飲品牌的集團董事長,月入數千萬。

他為人低調,卻紮實用功,在取得巨大成就後依然保持謙遜,並通過不斷學習強化自身。

他就是曹嗣標,一個熱愛粵菜的男人,一個創造“草根逆襲”神話的男人。

從打工仔到月入數千萬,一波三折的創業路上,他領悟這些道理

曹嗣標如今已躋身餐飲行業22年,他這一路走回可謂是遭遇重重困難,在一波三折的創業路上,他領悟了這些道理。

1、產品和價格,要與顧客需求要匹配

1996年,曹嗣標用打工辛苦攢下的錢和姐夫合夥開了一家86平米的海鮮大排檔,因為沒有市場定位的相關知識,開了一年一直在虧本。

在壓力之下,曹嗣標沒有退路,他只得咬牙堅持,通過學習來改變困境。一段時間裡,曹嗣標都在生意紅火的店裡觀察和思考,最終他幡然領悟:原來失敗的原因是沒有遵守市場規則,也就是產品和價格沒有與顧客需求進行匹配。

曹嗣標做的是大排檔,所以產品和價格應當走“大件抵食”性價比高的路線,而不能盲目追求“五星級”的精緻和好看。

如今,曹嗣標旗下的7個品牌也全都遵循著“產品和價格要與顧客需求匹配”的原則,不同的消費場景做不同的品牌,開不同的店。

如“炳勝私廚”走私房菜路線,面向對生活有要求的高端人群;“炳勝公館”主打商務宴請,開在廣州CBD地段;年輕副牌“小炳勝”、“大勝小鴨”針對的是年輕人,強調時尚;“禪意茶素”則專為偏好素食的新人類而設;“金礦食唱”屬於中檔消費的娛樂場所,走闔家歡路線。

從打工仔到月入數千萬,一波三折的創業路上,他領悟這些道理

2、穩紮穩打比快速擴張強百倍

曹嗣標開店速度很慢,22年來只有14家店,就算在快時尚餐飲成為風口的時候,他的小炳勝也只在3年內只開了4家分店,這還是他發展最快的品牌。

業內人普遍說曹嗣標過於保守,但他卻說“穩健進取,就是我們要的發展方向。”

曹嗣標認為,比起快速擴張,穩紮穩打更能帶來長久發展,“比起快,更重要是穩。光是快能做多長時間?穩是需要根基的,合適的選址、市場的培育、顧客的認知、產品的調整等都需要時間和機遇。不能總是想著比快,要比穩。”

也正是這種穩紮穩打的方式,才讓曹嗣標的集團生命週期如此地長。

從打工仔到月入數千萬,一波三折的創業路上,他領悟這些道理

3、一定要專注於一個品類

曹嗣標只做粵菜,這與他的粵菜情懷脫不了干係,他說“什麼樣的粵菜才最正宗、最好吃,我很懂,因為我從小生活在這塊土地上。”

為了保障出品的質量,曹嗣標親自抓產品和原材料,只和有信譽保證的大供貨商打交道,在食材選擇上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用好食材、好口味來建設炳勝的核心競爭力。

因為對粵菜的專注,使得他的粵菜越做越精,已經成為粵菜的代表之一。

從打工仔到月入數千萬,一波三折的創業路上,他領悟這些道理

4、不斷學習是最重要的能力

最後,曹嗣標認為,餐飲人最重要的就是學習能力,不管是通過引入生魚片讓生意變好,還是日常學習普通話,不斷學習幫助曹嗣標不斷前進。

20多年來,曹嗣標始終堅持學習:跟成功的餐飲人士交流請教、進修EMBA...因為如此,他的集團才會不斷髮展,不斷壯大。

從打工仔到月入數千萬,一波三折的創業路上,他領悟這些道理

時代不斷變化,餐飲業也不斷髮展,餐飲人唯有不斷學習,才能不斷適應新的環境,才能不斷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