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首批百名作風整頓監督員8月1日起持證上崗

東北網7月31日訊(記者 張雋珊)31日,記者從哈爾濱市作風整頓監督員聘任培訓會上獲悉,為進一步強化對哈爾濱市各級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作風監督,經區縣(市)和市直單位層層推薦,哈爾濱市確定了首批100名作風整頓監督員,並於8月1日正式上崗。

記者瞭解到,從去年6月作風整頓開始,哈爾濱市委首先向不動產登記難開刀,妥善解決了25.8萬戶居民因歷史遺留問題無法辦理房產證的問題,大幅度提升不動產登記效率,由20個工作日壓縮到4個工作日。先後依法處理並公開曝光12批次、59起作風問題典型案例、涉及公職人員300餘人。在去年10月召開的作風整頓警示教育大會上,明確指出了作風方面存在的12個突出問題,點名道姓通報了17起腐敗案件及作風方面典型案例。今年3月,在全市整頓作風優化營商環境動員會上,15個區縣和市直單位一把手因暗訪發現問題公開檢討,通過媒體向社會曝光。在近期開展整治瘋狂大貨車專項行動中,再次查處充當“保護傘”的領導幹部及公職人員122人。

據悉,此次提出意見和建議確定首批100名作風整頓監督員聘任期為2018年8月至2020年7月。成員包括各級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企業經營管理者、群眾代表等。主要職責為深入各服務窗口和基層一線,主動收集行政審批、民生服務、涉企服務、行政執法過程中的作風問題線索;結合自身或身邊人辦事體驗過程感受,提出簡化辦事程序,改進服務質量的意見和建議;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收集企業群眾對政府工作和公共服務的意見建議等。

據瞭解,監督員要在監督工作中儘量採取不暴露監督員身份的方式收集問題線索,需要現場質詢時應主動出示證件,同時積極參與哈爾濱市委作風辦統一安排的調查評議、調研座談等集中性活動。要以企業群眾視角,多反映群眾意見大、惠及人數多的問題,多發現阻礙經濟發展、影響營商環境的問題,多查找作風不嚴不實、不擔當不作為的問題。反映問題要客觀真實、出以公心,做到不以偏概全,不帶有傾向性,不摻雜個人觀點。

與此同時,為暢通問題反映渠道,哈爾濱市委作風辦將進一步暢通和各監督員之間的溝通交流和問題反映渠道,監督員可以列席參加哈爾濱市委作風整頓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工作會議,瞭解工作部署和推進落實情況,也可以到哈爾濱市委作風辦來,就一些具體問題進行共同交流研討,還可以通過熱線電話、寫信、發郵件、隨手拍投拆舉報平臺、在微信群裡反饋等方式,反映各種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