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應不應該給孩子買房?

王王王小薯


分享一下我的經歷。

研究生畢業以後到上海工作,父母就跟我說考慮買房的事情。因為家庭條件並不寬裕,父母節省了一輩子,給我讚了一點錢,說是買房用的。按照當時的房價情況,在上海,也就是個首付。

因為剛畢業,還有點傲氣,不想用父母的錢買房,所以就拖著一直沒買。然後,看著房子從六千到八千到一萬每平。本來能直接做首付的錢,在兩年後變成加上自己兩年的工資,加上老婆一方的錢,然後湊了一個房子的首付。

回到題主說的這個問題。 假設這個媽媽的家庭是普通人的家庭,富豪家庭考慮問題的方法和普通人不一樣,這兒不做討論。媽媽講的是很好,道理上完全沒問題。但從當前現狀出發,並不是年輕人努力工作就可以買得起房。十五年前,或十年前,年輕人通過努力還有可能自己買得起房子。但現在的情況,在杭州,以普通人的工資收入,工薪階層需要多久可以攢到首付錢?高薪工作有那麼多嗎?以26的年紀,有多少人能夠月薪過萬?即使月薪過萬。在房價面前又算的了什麼?談婚論嫁,買房,需要怎麼努力?創業?難道是要所有年輕人創業?暴富?這也不可能。這位26歲的兒子,真正面臨的不是說自己的不拼搏,不努力,而是在房價面前,看不到努力的意義。


如果媽媽堅持讓孩子自己靠自己的努力買房,那麼她首先就應該祈禱:房價從此不再增長,而收入在快速增加,那她還有可能看到他兒子在十年內買房。否則,只要房價還在漲,他就會發現,他兒子離買房越來越遠。


charleszcc


分享下我曾懟過得的一個人,他以為我與他兒子將來一定會在一起,在我與其子八字沒一撇時候,想讓我聽他話,做些我沒義務做的事情,去處理他們的家庭問題。在我看來,這是家庭私事,我沒義務也不應該去承擔這些,所以我拒絕了。然後他威脅我說他的兒媳婦首先得孝順,聽話,不然買房他不出錢。我回說父母那點錢(他家庭條件很一般)如果願意拿出來最好,如果覺得自己拿手裡心安,不拿出來我也不強求,也就幾十萬,我們年薪雖然不高,也有小二十萬,幾年也能夠攢夠,實在不行,也可以先買小戶型,後期換置。

我自己的父母,我從來沒想過用他們的錢去買房,他們辛辛苦苦幾十年,手機有幾個錢,父母是傳統中國人,基本不理財,全部存銀行,好幾回,告訴母親我最近理財賺了多少多少,她都說把家裡錢放我著,讓我投資。我直接告訴他們,於他們而言,存銀行是最心安的,那就存著吧,利息少點就少點。父親老說,雖然家裡不富裕,將來我結婚也要給多少給多少,我一直會告訴他,他們養育我二十幾年,已經是最大的恩惠了,未來,是我報答他們的時候。


yoyo7018


這個問題也要根據各家的情況處理,不能一句話概括。我的觀點是父母應當儘量幫助子女買房。茫茫世界,芸芸眾生,我們這輩子能結交幾個人,親戚朋友有困難我們尚且不能置之不理,自己的子女有難處當然要幫了。各家情況不一樣,我們單說這一家,孩子26歲,要在蕭山買房。如果這孩子不務正業,是不能給他買房子的,而且千萬不能給他買房子。如果這孩子正常工作,日常生活自給自足沒有問題,就要核算整個家庭的財務狀況,考慮分期付款、銀行貸款等方式,能夠把房子買下,不影響正常生活,就應該幫助孩子買房子。如果根本沒有辦法買房子,也應該說明。如果你確實有錢,能夠出一部分甚至全部資金買房,而你就是不出,我認為不可取。一是,親情斷裂,以後就各顧各吧。二是,當你百年之後,留下一筆錢,孩子法定繼承,一點也不會感激你。當然,每個人的生活方式不同,人生觀價值觀不同。有的人信奉寧肯我負天下人,不讓天下人負我,只顧自己,照樣睡得香甜。但是,普通的中國老百姓,都是自覺不自覺地信奉寧肯孩子負我,我不負孩子。社會上,經常宣揚這人那人善舉,如果連自己的孩子該幫都不幫,合適嗎?


白頭髮黑頭髮


作為父母,給成年的子女買房是情份,不買,是本份。這事放在中國大家覺得還能理解,中國是人情社會,父母對子女更是如此。如果放在國外,長大成人的子女直接了當要求父母給自己買套房,這就是個笑話。

我們總是說,受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給人一條魚,不如教會人自己捕魚的本事。父母把你養大,給了你自我奮鬥的起點和平臺,剩下的就要靠你自己了。父母教你生存的技能,做人的道理,對於你來說,相對於房子來說,就是最大的財富。今天你可以讓家人給你買套房,明天也可以要家人給你買輛車,然後一直要求下去……?完全忘了自己作為一個成年人的責任和義務?假如有一天,父母已經無能為力了,該怎麼來滿足你無窮的需求?

再者來說,從法律意義上來講,成年人已經可以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了,如果自己有能力,就靠自我的奮鬥實現買房夢,自己沒能力,就安心積攢自己的財富吧。

所以,買房,主要還要靠自身。作為父母,可以在子女錢還不夠的情況下,適當幫一把,減輕點壓力。但讓父母大包大攬買房,不合適,也不可取!


觀房社


客觀來講,父母培養孩子長大,教育孩子成才。已經花去很大的心血和費用。可以不用做負擔兒子的房車。

主觀上講:如果家庭條件好,父母有購房的能力,在家庭負擔不是太重的條件下,父母可以為兒子購房,或者出一部分購房資金。

如果家庭條件一般不好,房價這麼高,家庭承擔不起,父母可以不買,最多最多扶住一點點。現在中國父母負擔太重了。

好多家庭經濟條件不好,父母也要留點養老錢,不能把為了買房把家庭掏空,做兒女的不能自私,不能為了買房逼迫父母,要心有良知,盡孝道孝心,房子沒有可以晚點買,逼父母買房就是沒良心的表現。

年輕人要自己努力拼搏,為了事業、自己家庭,一切收穫都是自己親手賺來。就算在國外好多有錢家庭,子女都是自己努力獲取財富房產。


地產銷售總監


現在房價太高,而大部分年青人根本沒條件自己買房,而父母,賠上老命,很多人更是東拼西借,才湊夠首付。

這麼貴的房價,到底買不買?真是兩難。我周圍一朋友,家境不好,決定讓他憑本事自己買房,可他玩命掙一年錢,卻趕不上房價,現在快四十了,有點自暴自棄,沒事總和父母吵架,動不動摔東西,家裡碗,杯孓成了出氣筒,見什麼煩了就摔,以前那麼陽光,性格溫潤的大男孩,變成這樣,己到中年,房子沒有,媳婦沒有,更別提孩子!而他的父母,己近七十,面臨兒子指責,父親不得不上班,母親每天撿垃圾。

家境不富裕,還是趕緊拼吧,沒遠慮必有近憂


鬼跟你玩


看了歡樂頌的樊勝美越發覺得我父母真好,太愛我了,我都上班幾年了,從來不問我要錢,時不時還主動給我錢,可能這就是中國式父母吧,總想用自己所有的愛去給子女,哪怕自己吃苦受累,姐姐要買房(乾爸的女兒,我獨生),儘管姐姐都嫁出去了,乾爸還是給了10w,可能中國式的父母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把愛當作責任,我的責任讓父母過好,讓子女過好,我的房子首付還是爸爸給的,我自己沒掏一分,我只是還月供,或許裝修還會是父母扶持,沒有人要求他這樣,可能這就是愛吧,所以父母給不給買,我都支持,但是,如果有能力,幫一把最好,這個時代已經不是老一輩的時代,日新月異,社會激化的矛盾越來越多,能做的,就把自己做好


張先森在西安111


個人覺得應該根據各家條件需要吧,如果父母條件允許,我覺得是可以幫兒女買房的,這樣也是可以減少兒女的壓力,如果條件不允許那隻能另當別論了。現在也不是說父母幫孩子買房,孩子就一定是啃老,反正都是一家人,兒女少了供房壓力,自然會有更多時間陪父母,陪家庭,這樣一家人其樂融融過日子未必不好。如果條件不允許,那還是優先考慮自己養老,備點錢養自己先。不過,這備錢養老其實也是少讓孩子擔憂,分擔她們壓力一種方式。不管買不買,家和萬事興才是真理!


幸福的味道20289947


前幾年有這個可能,我身邊好多人都是自己奮鬥買房子的,這幾年房子現在這麼貴,父母不幫襯的話年輕人完全靠自己買房子太難了,特別有些農村孩子在大城市打拼,要租房子,吃穿住行都要錢,剛畢業能掙多少呢?父母不幫他誰幫他呢,男孩子沒有房子,自己又不是很優秀那種都可能打光棍,不是說年輕人不打拼,可現實是你再怎麼努力掙錢,你也掙不過房子漲,現實中我身邊的人我沒看見誰買房子父母不幫忙,父母幾乎都是頭拱地的幫孩子買房子,大部分有實力的孩子還小早就把房子買好了


7048044


沒義務,法律沒規定。但如果26歲上班,真讓孩子自己買房,大致到三十五歲左右了,那還算不錯的,那你就看著自己的孩子掙扎著生存吧,哎,社會現狀改變不了,父母也不要為沒能力找藉口,說得那麼冠冕堂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