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遇到对的TA,你做自己了么?

我没遇到对的TA,你做自己了么?

人们常说一句话,我没遇到那个对的人,TA满足不了我。

固然现在那个人定有很多不足,但有个更重要的事情,关系的满足为何如此重要?

关系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幸福感,这话没错,当你和爱人亲人互动良好心有暖意时,一定觉得天高海阔,关系不顺遂的时候却失意落寞。

我没遇到对的TA,你做自己了么?

人们常常说一句话,我没遇到那个对的人,他/她满足不了我。

固然现在那个人一定有很多做得不好的地方,但有一个更重要的事情,一段关系的满足为何如此重要?

当我们真正去问自己这个问题时,答案却出乎意料:当我不能得到满足的关系时,我觉得自己很不好。

从关系里获得认同,是每一个人人际交往的初衷,试想想,我和别人交往,是不是想让他认可我,喜欢我?

再往前走一步,为什么我们那么需要别人来认同我?

说起满意,除了对别人,对关系,我对自己满意吗?

我喜欢我自己吗?

我没遇到对的TA,你做自己了么?

小时候经常被问到:“你以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呢?”

“什么意思,我难道不能成为我自己吗?”

你一定见过很多不喜欢自己的人,不认可自己的人,但是,问起对自己的不满,没有人比自己更甚了。

你时常焦虑,因为别人都看上去比你清晰、比你努力;

你三十岁未婚,虽然生活得很好,面对焦灼的父母依然心中有愧;

你花很多力气让自己变得更好,可仍然没有勇气离开痛苦的关系;

你想以自己的方式活在世间,可是他人的眼光和外部标准令你恐慌;

你总想确定自己是“好的”,因为根本不相信原本的自己就能被爱;

你多想独自出去闯一闯,可是周围那么多声音告诉你“不能”……

亲爱的,发现了么?

你总在看向他人,却独独不愿看看自己。你渴望改变,渴望满足他人的期望,渴望成为别人眼中更好的人,却始终不能正视自己心底的声音:

“我就是不想和别人一样,这样不好吗?”

我没遇到对的TA,你做自己了么?

三十岁,一个可以活着,也可以死去的年龄。

见过很多姑娘,步入婚姻成为妻子、母亲之后,终日困于家庭、绕着孩子、靠着丈夫。

当有一天生活不那么尽如人意的时候,就开始说自己嫁错了人、选错了生活。久而久之,面容憔悴,思想平庸。

然而,一份平等的感情,灵魂必然是独立的。

即便嫁做人妇,也要让自己保持精神独立、内心丰富,做一个高情商、会处事、有底气的知性女人。

一直以来,我们经常谈论如何追求爱情、如何维持婚姻,却很少跟大家探讨如何在生活中提升自我,让自己活得独立,有底气。

所以,提升自我的第一步,鹿姐认为是多读书,让知识丰富谈吐,让文化开拓视野。

书读多了,精神得到滋养,让你面对同样的人际交往,有不同的风度,面对同样的家庭琐碎,有不同的情趣,面对同样的后代教育,有不同的素养。

我没遇到对的TA,你做自己了么?

那么什么是自我呢?

山本耀司说:

“自我”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人才了解了“自我”。

你的需求,被拒绝后,你就知道了那是你的需求。如果你的需求一直在被满足,你就不知道自我的边界在哪。

所以当妈妈无限满足小孩,小孩就会不知道自我的边界在哪,他的潜意识就会把妈妈识别为自我意志力的延伸。

当你的观点被否定后,你就知道了这个观点只属于你,并不是人人都像你想的一样。

“做自已”不是没有准则的独立,不是拒绝外界、封闭自己,更不是把一孔之见当不变的信条。

当有了一定的生活积累,一定的人生历炼,你方可说“做自己”,才有可能追求“做最好的自己”。

我们常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远方在哪里?

就在足下,在文字里,当你不能行走,书可以带你去,文字可以带你去,去往任何眼睛看不到的地方。

我没遇到对的TA,你做自己了么?

三十岁,不算老,也不算年轻,是一个可以活着,也可以死去的年龄。

“我们的前半生”已死,后半生才刚开始,努力保有一点爱好和挣钱能力,多读书多行走,从容面对生活,然后体面地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并保有它。

如那句台词说的,没有任何人可以成为你今生今世永远的避风港,只有你自己才是最后的庇护所,哪怕再破败,再简陋,也好过寄人篱下。

以后的日子,希望你努力,希望你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活成自己想成为的模样。

所谓的高情商,就是我们承认自己是一个有情绪的人,也接受别人是有情绪的人。

我们不用情绪去困扰别人,不去绑架别人,让别人跟我们相处起来,才会感觉到如沐春风,会觉得舒服,这才是真正的畅快做自己

真正的做自己是一种感知他人的能力,也是顺利让他人接受自己观点的能力。

更好的自己,才有更好的未来!

当然,不为难自己,也不要辜负岁月。

我没遇到对的TA,你做自己了么?

我遇见你,然后遇见我自己!——实用心理学

如需心理咨询、商务合作、塔罗牌占卜,请私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