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想打誰就打誰嗎?

音樂符號73012800


實際情況完全不是這樣的。美國之所以給人一種感覺”想打誰就打誰”,完全是一種錯覺,原因在於它外表的傲慢和霸權。但實際上,美國在“要打誰就打誰”的問題上還是存在一些困惑的。



首先,美國並不是誰都想打。這個問題的原因很簡單, 比如美國就不想打英國,美國也不想打德國,原因是這些國家對美國都不構成威脅,而且都是在意識形態、戰略利益,甚至在宗教文化上基本一致的國家。



其次,美國並不是誰都能打。這個問題的原因其實更簡單,比如美國早就想打伊朗,但是誰都知道,伊朗不是伊拉克,要打下來不是那麼容易的。因此,美國想打伊朗,但實際上根本打不下來,因此也就只能被迫放棄。



那麼,美國想打而又能打的是哪些國家呢?其實,它最想打的是那些對它的戰略利益息息相關的國家,尤其是對它的經濟、能源利益息息相關的國家。比如,15年前的伊拉克就是美國在中東的一個巨大障礙;掃除了這個障礙,美國不但能打通能源管道,而且在實現其戰略利益方面也就掃清了一個”攔路虎”。只不過,美國沒有想到的是,剷除伊拉克薩達姆政權容易,但是要維護戰後伊拉克的秩序卻比登天還難。也就是這15年來美國在伊拉克一直陷於泥淖而不能自拔的根本原因。



美國之所以會給世界留下”想打誰就打誰”的印象,主要還是由於它能夠成功地繞開聯合國安理會。比如,15年前的伊拉克戰爭之前,聯合國安理會沒有授權,德法等美國的歐洲盟國也極力反對。但是,當時的小布什政府一意孤行,要堅決剷除伊拉克薩達姆政權,因此居然在沒有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的情況下出兵攻打伊拉克。而面對美國的肆無忌憚的舉動,國際社會(包括聯合國安理會)居然也毫無作為,只能眼睜睜的地看著美國對一個主權國家實行野蠻的入侵和征服。



因此,在這個以實力說話的世界上,要靠所謂的正義和良知來制服美國,看來只能是書生之見。試想,就連聯合國安理會都拿美國的霸權無能為力,良知和道義在美國的霸權面前又有多少分量?真正能夠遏制美國霸權的只能是一個國家的實實在在的實力。



那麼多年,美國一直想剷除伊朗;之所以不能成功,就是因為伊朗的實力。這一點很能說明問題。


邱震海


1.有些國家美國不敢打。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再也沒有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與其說和平,不如說是核平!對於有戰略核打擊的能力的國家,美國不敢打,例如聯合國安理會其他四大國,中國、英國、法國、俄羅斯。僅僅以俄羅斯為例,擁有7500多枚核武器、數以百計的“亞爾斯”和“薩爾馬特”洲際導彈,還有“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的二次核打擊能力。不僅僅是有核武器的大國美國不敢打,就是擁有核武器的北高麗,美國也不敢打。利比亞的卡扎菲政權也是在完全放棄核武器的情況下,美國才敢動手!

安理會其他四大國,美國哪一個也不敢打

2.有些國家美國打不得。以色列美國是絕對打不得的!在美國有640萬猶太人,只佔美國人口人口2%,但是卻有8%的國會議員是猶太人。可以說,美國猶太人管著美國的錢袋子。以前有美聯儲的傳奇主席格林斯潘,現任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就是猶太人。此外,與美國近在咫尺的古巴也打不得。1959年,卡斯特羅開始執掌古巴,由於沒收了美國資本家在古巴的財產,雙方關係急劇惡化。以美國強大軍事實力,10“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派一艘就可以輕而易舉推翻古巴政權,為何遲遲沒有動手呢?關鍵在於,古巴雖然只有1148萬人口、不到6萬的正規軍,但是離美國太近了!古巴與美國佛羅里達半島最近處距離只有217公里!如果美國打了古巴,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的古巴人淪為難民,湧向美國,給美國造成的壓力將是任何一屆政府難以承擔的。此外,如沙特、卡特爾、科威特這些君主政權,美國也打不得,每年有過百億美元的軍購大單。打了這些君主專制的國家,美國總統恐怕會被國會圍攻!

卡斯特羅與美國作對50年,美國一直也沒有打

3.美國打一個主權國家的成本非常大。美國並不是如部分國人想象那樣,想打誰就打誰。首先,美國的宣戰權在國會,而不是美國總統。想要在國會通過打一個主權國家,並非易事。很多時候,美國總統所在的黨派並不是國會多數黨,這樣基本無法通過宣戰的提案。其次,美國打一個主權國家經濟成本非常高,越南戰爭耗費了4000多億美元,伊拉克戰爭耗費了美國8000多億美元,極大地影響了美國的經濟發展。在這兩場戰爭以後,美國都爆發了經濟危機!所以,美國打主權國家的成本很大,不會輕易動武。不然,以美國的軍事實力,為何遲遲不肯對伊朗動手?

美國的反伊拉克戰爭遊行

歡迎大家討論,特朗普任內會對伊朗動武嗎?


美國觀察室


美國的軍事實力世界第一,美國是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全年軍費的支出等於,後面十個國家的軍費總和,美國僅航空母艦就有11艘。除了核武器,美國的軍事力量在世界上無人可敵。在這個世界上俄羅斯號稱世界軍事第二,但是2017年的軍費只有476億美元,而美國是7000億美元。俄羅斯的軍費支出只及美國的十四分之一,相差也太大了。

但是儘管如此,俄羅斯還有在世界上比較先進的武器裝備,軍事工業的研發能力也僅次於美國。特別是俄羅斯具有與美國對等的核武庫,美國針對俄羅斯,絕對不敢正面發生軍事衝突。除此之外,俄羅斯東面還有一個新興大國,雖然沒有俄羅斯龐大的核武庫,但是在其它方面正在全面趕超世界一流。美國面對這個新興大國,雖然具有遏制之心,但是美國一般不會選擇用軍事衝突的方法,只能用其它手段打壓競爭對手。

除此之外,在這個世界上,一些中等強國,如英法德日等國,基本上都是美國的盟友,不會發生軍事衝突。美國要想打擊的國家,其實並不多,很多的反美國家,美國可以軍事以外的方法來解決。美國的後院委內瑞拉,一直是以反美著稱,但是美國並沒有對委內瑞拉動武的意圖。 自從二戰結束以來,美國在世界上,發動了很多的大小戰爭。

冷戰前是因為意識形態不同,與蘇聯集團爭奪勢力範圍,發生了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等。冷戰結束,美國一家獨大,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在世界上缺少制約,美國自我膨脹,恣意妄為的發動了好幾場戰爭。如九十年代轟炸南聯盟、海灣戰爭、新世紀後發動的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

雖然美國具有壓倒性優勢,但是美國經過這幾場戰爭,並沒有達到想要的目的。反而是美國的國力衰退,因為輕易發動對外戰爭,消耗掉大量的美國經濟資源,美國政府債務現在高達21萬億美元以上。從對美國的觀察,美國自從發動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之後,美國對外直接出兵發動戰爭的情況基本上沒有了,美國改為利用其它的政治和經濟等手段,來策動推翻對方的政權。

特別是在中東地區,美國自伊拉克戰爭之後,美國對外用兵就十分謹慎。如果需要軍事介入,發生的軍事衝突,美國都是以代理人的方式進行戰爭。 儘管美國在世界上發動了不少戰爭,但這裡面有一個規律,這就是美國發動戰爭的對象,都是在經濟和軍事上大大弱於美國的國家,美國才會採取軍事手段解決。

如果是世界上的一個現代中等強國,美國也不敢下手。美國現在最為敵視和痛恨的國家,就是伊朗。伊朗還算不上是一個世界中等強國,只能算是中東地區的大國。但是多年來美國對伊朗,動用了不少手段來打壓制裁伊朗,就是沒有膽敢選擇利用軍事打擊手段。這是因為伊朗要比伊拉克和阿富汗強大得多,人口多領土面積大,美國發動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已經傷了元氣。

如果再發動針對伊朗的戰爭,美國必將是政府債務翻翻,經濟上發生大衰退,美國將很快的從唯一超級大國的地位上跌下來,是美國不敢隨便發動戰爭的原因。 從這個角度說,在這個世界上,雖然美國有強大的軍事武裝力量,但是已經不會出現美國想打誰就打誰的現實。


亦新湖


美國也做不到,想打誰就打誰。雖說,美國整體的軍事力是世界第一。整個軍事投入和軍事能力無人能比,但是依然要面對著各種因素的制約。美國對外的武動,是需要一定條件限制的。主要在於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兩個條件。


先看一下內部因素,美國是一個三權分立的國家政治制度。總統中有對外使用軍隊的權利,但是必須獲得國會的通過。也就是說,美國對外用兵是要通過國會上下兩院聽證會投票通過才是合法的對外用兵。

但是美國在1973年通過的《戰爭權力法》,規定了美國總統可以擁有60天的戰爭權力,這60天的時間內美國下兩院可以通過審批表決,也就是說在60天之內,美國總統可以不用通過國會授權就可以發動戰爭。比如4月14日的特朗普發動對敘利亞的空襲打擊行動,又沒有通過國會授權。但是卻在60天之內,也不屬於非法。



在一個對外用兵上,美國還要考慮美國兵員的損失問題。一旦戰損人員超過心理預期就必然導致國內的反戰浪潮。當年的越南戰爭就是因為犧牲巨大,導致了國內反戰浪潮的高漲。最後,美國退出了越南戰爭。


另一個就是外部因素上。在外部因素上,美國首先要看所作戰的對手。如果只是一些小國,自然不用做什麼太多的準備。1-2艘航空母艦完全可以解決。

如果是針對像伊朗這樣的中等對手,那麼美國就需要知道自己所要達到的戰爭目的。然後製作詳細的作戰方案,進行戰略動員和後勤準備。最後獲得國會的批准,才能夠派出航母戰鬥群奔赴戰場。當然,如果只是進行空中打擊,可能需要的準備時間將會縮短很多。畢竟現代的戰爭打的就是後勤。



如果對於像俄羅斯這樣的大的政治對手,那麼就是美國甚至又甚了!!畢竟像俄羅斯這樣的大國手中都擁有相當的核武器和龐大的常規軍事力量。並且擁有幅員遼闊的縱深和強大的軍事工業生產能力。不是在短時間內可以輕易擺平對手的。那麼這樣的對手沒有幾年時間的準備是無法與之開戰。一旦開戰,就是生死之戰。所以美國在敘利亞戰場上儘量是與俄羅斯避免直接衝突。


所以美國的對外用兵也不是想打誰就打誰的,而是通過綜合考慮的結果。至於聯合國能否制約美國,我們看看科索沃戰爭,利比亞戰爭,伊拉克戰爭,空襲敘利亞戰爭,哪一場戰爭,聯合國授權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

聯合國懟美國沒有太多的制約機制,但是,聯合國在維護世界和平和穩定上依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至少在除了美,俄角逐的地帶還是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的。

朋友們還有什麼不同的見解,歡迎大家的留言和評論,喜歡的可以點贊,轉發,給關注!!!


淡然小司


美國並不是想打誰就打誰,美國的對外戰爭,多數情況下是為了“現實利益”。事實上,美國的“現實利益”,既有經濟利益,又有政治利益。1941年之前,經濟利益是美國政府首要的考量因素,如果沒有實打實的好處,美國政府也不敢輕易動兵。

換言之,這也反映了美國內部的政治博弈。在1940年代之前,國會對於總統的制約性較強,此時國會處於強勢地位,總統也很難輕易動武。國會對於戰爭的評估,主要也是出於“現實利益”,如果戰爭對於美國確實有好處,在大概率上就會得到國會的支持。1789年,美國建政,此時美國人並不滿足於既有的地盤,對於領土擴張呈現出“飢渴”的狀態。

1812年,美國對英國宣戰,大舉入侵加拿大,企圖將加拿大併入聯邦。但是美國人失了算,軍事上遭到慘敗,首都華盛頓也被英軍佔領。1815年,英美兩國停戰,美國入侵加拿大的戰爭宣告失敗,隨後美國將目標盯準了墨西哥。1846年,美墨戰爭爆發,美國擊敗墨西哥,吞併墨西哥23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勢力抵達太平洋,成為美洲霸主。1898年,美西戰爭爆發,美國再次取勝,古巴和菲律賓納入美國勢力範圍,美國佔領關島和波多黎各。1917年,美國對德宣戰,大舉殺入歐洲,此時的美國打出了“道義”的旗幟,真實原因卻是為了維護美國在歐洲的經濟利益。這也非常容易理解,協約國欠了美國大筆的錢,美國不可能坐視德國打贏戰爭。

總的來看,以上幾場重大的對外戰爭,主要是為了經濟利益,既有領土需求,也有維護既得利益的需要。1941年,美國對日宣戰,此時的美國就變得比較複雜。日本偷襲珍珠港,將美國拖進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按理來說,美國應該重點打擊日本,這也是最符合美國政治利益的需求。但是,美國採用了“先歐後亞”的策略,雖然在太平洋戰場上和日本人血拼,重點卻放在了歐洲。

在1945年之後,美國政府開始了大轉變,更加重視政治利益。此時,美國內部的政治博弈也發生了變化,經過近百年的發展,美國總統的權力日益加大,成為權力中心,國會處於弱勢地位。國會對於總統的制約性越來越弱,總統可以繞開國會“便宜行事”。1947年,杜魯門主義出臺,杜魯門總統宣稱“無論何時何地有人鬧事,都與美國的安全有關,美國政府都要去管”。自此之後,冷戰爆發,美國政府要在全球範圍內遏制蘇聯,以此保持自己的霸主地位,這成為了美國最重要的“政治利益”。1950年代,美國政府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打了一場“錯誤的戰爭”。1965年,美國大舉殺入越南,越南戰爭全面爆發。

因此,“現實利益”才是美國政府發動對外戰爭的主要因素。在“現實利益”中,政治利益往往被人所忽略,但這的確很重要,尤其是對於美國總統本人,發動戰爭也是“刷政績”的方法之一。關於經濟利益,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在1945年之後,美國對於領土的需求越來越小,更加傾向於維護美國的經濟體系,比如說“美元霸權”。

按理來說,經濟利益相比較於政治利益,是非常清晰可見的,可是政治利益是不應該被忽略的。發動戰爭,美國人也要付出巨大的經濟成本,有時候甚至會賠本賺吆喝。對於美國政府來說,經濟利益可以通過和平的手段獲取,如果關乎政治利益,美國政治家傾向於發動戰爭。事實上,美國政府也是這麼做的,因此給人一種“想打誰就打誰”的印象。


圖維坦


當然不是。戰爭不是小孩子打架,想動手就動手:任何一個國家在發動戰爭之前都需要進行全盤考慮——得與失,美國當然也不例外。美國發動的所有戰爭都只有一個目的——利益,沒利可圖的戰爭,美國是不會參與的。至於美國所說的“推動民主進程、推翻獨裁統治”等等,全都是扯淡。


特朗普與美駐聯合國大使黑莉

美國是否發動戰爭有兩方面因素制約:國內、國際。國內就不用提了,既然說是“美國想打誰就打誰”,那美國國內的因素就不用考慮了——美國內部若是無法達成一致,根本就不能發動對外大規模戰爭,總統的權限只有動60天的戰爭權力,還得是小規模行動。

國際因素方面,在不考慮其它國家支持的情況下,主要還是看美國的對手是誰。
這是美國想打誰就打誰的資本


如果是類似於俄羅斯、印度等這樣的擁有核武的大國,美國是不會開啟戰端的:打不起,對手的反擊讓美國無法承受戰爭帶來的損失。

如果對手類似於伊朗這樣的國家,那美國會慎之又慎,一場伊拉克戰爭已經讓美國付出了代價,美國國力是否還能支撐另一場“伊拉克戰爭”,實在值得懷疑。

如果是類似於敘利亞之類的國家,那就看是否有利可圖了,美國對這些國家來說就是“想打誰就打誰”,隨便找個藉口就行。
俄羅斯


洲際導彈

國際上只有永恆的利益,美國空襲敘利亞是為了利益,俄羅斯出兵敘利亞也是為了利益。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紛爭,有紛爭的地方就有了戰爭,利益是戰爭之源。

回答題主描述中的問題:聯合國為什麼管不了?聯合國還有什麼用?

聯合國管不了,是因為美國擁有世界第一的綜合國力,更有著一票“小弟”——整個西方,外加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美國控制著大半個聯合國的成員國,雖然還沒達到美國一家說了算的地步,也是不太遠了。這種情形下,聯合國怎麼可能管的了美國?實際上,聯合國對於五常都管不了,因為五常手裡有“一票否決權”:對於不利於本國的提案,一票否決。


聯合國雖然管不了美國,但是它能對美國起到一個限制作用,如果沒有聯合國的限制,敘利亞早成了美國的天下。另外,聯合國的作用也不能小視。至少能夠緩和國際上的緊張局勢,並解決部分地區的衝突,另外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聯合國是協調、解決各國矛盾的平臺。聯合國雖然對五常的約束力低,但是對於很多中小國家還是很管用的,能夠減少這些國家之間的衝突。沒有聯合國的限制,世界只會更加混亂,衝突也會更多。


儒道之主


美國想打誰就打誰?

看看前車之鑑吧。納粹德國想打波蘭打波蘭,想打法國打法國,想揍英國揍英國,想滅蘇聯滅蘇聯。結果死了。日本帝國打完咱們打蘇聯,打完蘇聯打美帝,結果也死了。如果美國真的想打誰就打誰,他的結局不會比這兩個帝國好到哪裡去。

美國之給人“想打誰就打誰”的感覺,完全是因為他最近幾十年可謂是打誰誰趴下。從格林納達到海地,從海灣戰爭到科索沃戰爭,從薩達姆到阿富汗,確實是打誰誰趴下。但是, 不用去分析就可以看出來,能被美國打趴下的國家,在綜合實力上和美國根本就不在一個量級,可以說美國這三十年的戰爭史,是泰森征服幼兒園的歷史,而且包括聯合國在內也沒有任何國際力量能夠阻止他,看起來確實是“想打誰就打誰”。但是美國人可比希特勒要聰明,美國人是親眼看著這兩個篤信武力的國家是怎麼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滅亡的,所以美國其實信奉的是這樣的信條——需要打誰,打得過誰,那就打誰。其他的,不打!



不打,不代表放過。比如俄羅斯,美國其實做夢都希望俄羅斯被肢解,但是美國靠武力是辦不到的,所以採取了非軍事手段——經濟制裁,外交隔絕,地緣圍堵。當然,必要的時候可以採取一些類軍事手段,比如支持俄國內的車臣分裂分子搞破壞,消耗俄羅斯。還可以利用輿論上的優勢,把車臣恐怖分子包裝成自由戰士,讓俄羅斯失去輿論支持。當然,俄羅斯則用軍力擺平了車臣分裂勢頭,拉登則用911事件間接幫助了俄羅斯,從此美國再也不好意思把襲擊俄羅斯的恐怖分子稱為自由戰士,因為太明顯的雙重標準還是不太容易取信於人,而且有點妨礙美國發動反恐戰爭不是嗎?



美國即使是隨意發動不對稱戰爭,也是對自身有著相當大的損傷的。特朗普的競選口號之一——消除美國十九萬億美元外債,就是來源於美國發動戰爭所造成的債臺高築,已經威脅到了美國的經濟安全。說明了美國自身的承受能力遠沒有外界想象的那麼結實。美國只會打那些需要打而且打得過的國家。


獨釣寒江


回答這個涉及到美國與全球衝突的問題,木叔先給大家看一張圖,這是西方媒體統計的最近幾年全球發生戰亂和衝突國家的地圖。別以為花裡胡哨的顏色很好看,其實顏色越深說明問題越大。

(上圖為近些年全球戰爭和衝突地區圖局部)

棕紅色是最近幾年的衝突致死1萬人以上的戰爭;紅色是致死5000-1萬人戰爭的國家或地區;橙色是發生過小規模戰爭和衝突的國家和地區。黃色是偶爾爆出更小規模抗議,但不一定有重大傷亡的地區。

從這張圖的統計數據來看,哪個部分衝突或者戰爭最多?當然是非洲了,80%的地方都有亂局。

因此木叔可以問問網友,你覺得這些非洲這些地方的亂局都是和美國人有關麼?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如果沒有利益,美國軍隊才懶得去管這些事情。因此木叔可以通過這個例子回答這位網友的提問:美國並不是想打誰就打誰。最根本的原因是介入某個地方的衝突或者戰爭是有利可圖的。只有這樣介入才有意義,不然美國民眾也不答應。

這是回答這個問題的第一個層面,主要是動機。

第二個層面就是美國介入國際事務的制約因素。這要分兩點來回答。第一是國內製約因素,第二是國際上的制約因素。

從國內因素來講,美國政府如果要對外發動戰爭並不那麼容易的,因為宣戰權在國會,要國會批准。也就是說白宮和國務院要在國會參眾兩院舉行聽證,說服國會投票同意美軍開赴某個國家參戰。當然這是指正式的戰爭特別是派地面部隊。

不過根據1973年《戰爭權力法》,在國會沒有批准或宣戰時,總統可以行使命令,讓美軍有最多60天的軍事行動權利。這也是為什麼奧巴馬任內進行利比亞戰爭,他沒有通過國會而進行的首要原因。也是特朗普下令兩次空襲敘利亞但沒有預先通知國會的原因。

60天到期後,原則上國會要介入,美軍不能越過法律肆意妄為。

此外,從道德上來講,美國輿論和媒體對國家介入外國衝突也有一定的制約能力。所以可見美國政府並非想打誰就打誰,還是要有一定的限度和多方考慮的。

從國際因素來講,美國要介入一個地區的爭端,想打某個國家,必須考慮這個國家的實力以及小夥伴們的態度。比如對伊朗,特朗普心裡難道一點也不想打伊朗?當然想,但首要還是通過外交渠道解決該國的問題。為什麼?就因為伊朗不是小國,不是打一下就能打垮的,是需要長時間戰爭準備的;另外也要考慮伊朗的小夥伴俄羅斯的態度。甚至要考慮歐盟協調。

最近特朗普只是退出伊核協議,歐盟就表達了反對意見甚至和伊朗之間眉來眼去,可見如果美國要打伊朗,歐洲的反對態度肯定更加激烈。雖然美國實力強大,打伊朗不是太大難事,但沒有朋友在旁邊鼓掌助威,自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國家形象和國際口碑上也不好看。


木春山


美國是想打誰就打誰嗎?這個不一定,美也不敢這樣說,比如中俄不是想打就可以打的,美絕對是不敢打,事關一打就有機會世界大戰,美自家也有可能會被滅。

是美的盟國美不想打,除非盟國不服從那就有機會被美打,其餘的,美是想打誰就打誰了,事關聯合國在美眼裡是個擺設,美可以繞過聯合國打誰就打誰,伊拉克和敘利亞就是最好例子,這都是跟美的實力有關,其他國家沒有這個實力去阻止美的行動,所以造成美一枝獨大我行我素,美的盟友在聯合國也佔了主要席位,所以說聯合國在美眼裡是個擺設,就是這個意思!



低調普通人


雖然老美是當今一超大國,但並非想打誰就打誰。首先,體量相當的大國,比如俄羅斯等,老美很清楚動武的的後果。說白了,即使最後結果是贏了,也是慘贏實際就是兩敗俱傷。還有某些發展中的大國已經被列為老美的戰略競爭對手,具備在未來取代老美一超角色的潛力。除此之外的小國,老美只要認為有必要,基本上都可以隨心所欲的採取軍事打擊行動,理由可以是莫須有。

其二,有些刺頭國家不好惹,比如伊朗。雖然採取軍事手段解決伊核問題叫的很響,但老美多任總統對伊朗都採取了剋制的態度。在特朗普宣佈退出2015年伊核協議之後,為防止其在伊朗問題上玩軍事冒險,美國國會還通過提案,對伊朗動武必須獲得國會同意才行。

理論上,聯合國是限制包括老美在內的成員國的最有效國際框架,但是隨著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形成,老美利用聯合國框架實施自身戰略的手法逐漸不靈了。於是,老美越來越多的藉助北約軍事框架來施加軍事霸權影響力,在擺脫聯合國框架限制前提下獲取全球或區域戰略利益。

近期美國頻繁出現的“退群”行為,就是要告誡其他國家,美國可以把聯合國邊緣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