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头帮”的由来,帮主是民国第一刺客大王

想必很多人是从电影《功夫》之中知道斧头帮的,斧头帮老大的形象也深入人心。

“斧头帮”的由来,帮主是民国第一刺客大王

历史上真正的斧头帮帮主极其有名,他就是“民国第一刺客”,“暗杀大王”王亚樵。

他曾五次策划暗杀蒋介石,并暗杀了日军驻华最高司令官白川义则。

王亚樵,出生于安徽农村,父亲王荫堂是老实人,上过学,读过私塾,学过中医。因为老实本分,不管做什么买卖,总被人欺负,为首的人叫李树宅,号称李鸿章的远房亲戚,三番五次恐吓和侮辱王荫堂,把王荫堂逼的想自杀。

王亚樵当年才15岁,听到了父亲的哭诉后,没吭声,一人跑到街上跟踪李树宅,在一个偏僻转角盯着他的动静。正好李树宅又在街上欺负人,白拿香烟不给钱,王亚樵躲在暗处,用弹弓将石子射向李树宅的脑袋,李树宅当即脑袋中弹,后来医治无效死了。

“斧头帮”的由来,帮主是民国第一刺客大王

王亚樵

王亚樵生平第一次杀人,把老实巴交的父亲吓得半死,将王亚樵关在家里读书。没想到王亚樵天资聪颖,一年后考取了秀才。王亚樵的心思在武不在文,他又到了武馆学起了枪法。

因为少年时期目睹官吏豪强对人民的压迫,而自己的父亲也深受此迫害。受此影响他立志维护正义,也成就了他的正直,嫉恶如仇的性格

1913年8月,袁世凯宣布社会党为乱党进行追杀,当时已在南京加入社会党的王亚樵只得出亡上海。

王亚樵一行人到了上海以后,无处安身,只好白天到码头帮人提行李做苦工,晚上盖报纸露宿街头。

不小心惹到其他帮派的他们,不得不跟码头上的帮派干了起来。但王亚樵一行人每个人都是在武馆练过功夫的,码头工人根本就不是他们的对手。

几大码头帮派都被打得落花流水,这一打也让王亚樵在上海滩打出了名气。

“斧头帮”的由来,帮主是民国第一刺客大王

王亚樵和他的得力干将

后来,李鸿章的族孙李少川听说王亚樵的事后,便前往拜访,请王亚樵为当时在沪的安徽劳工做靠山,并让他想办法建立一支队伍,在上海滩占有一席之地。

李少川告诉王亚樵:"上海滩上都是欺软怕硬的孬种,见了血就吓就发抖。只要我们拳头够硬,就怕没有地盘。"

临走时,李少川为王亚樵留下一千块钱和五十把雪亮的斧头:

"亚樵,大胆干吧,上海滩就属于你这样的英雄。"

1921年,32岁的王亚樵,接管了安徽旅沪同乡会。

一次一位安徽籍工人遭到大资本家恶意拖欠工资,上门索要却反遭毒打。

王亚樵得知后,集合了安徽人为多的码头工人。因为没有武器,王亚樵让上海的铁匠铺在一夜之间打出了一百多把斧子,率领百名大汉,一人手提一把利斧,冲进资本家的家中讨要说法,吓得资本家屁滚尿流,道歉并赔付工人工资。

此一役,"斧头帮"的大名传遍上海滩。从此,上海的安徽会馆成了斧头帮的总坛。

“斧头帮”的由来,帮主是民国第一刺客大王

王亚樵书籍封面

王亚樵在成立了斧头帮之后,才真正开始了他"暗杀大王"的生涯。

据说上海滩上几乎所有的黄包车夫都是斧头帮的外围成员,所以斧头帮的人数众多,而且消息灵通。

他成名的第一次刺杀就打在了掌管7000余名警察并兼任"攻浙前敌总司令"的松沪警察厅长徐国梁的身上。

1923年11月10日下午,大世界对门的温泉浴室门口,刚刚泡完澡的徐国梁在出门上车之际被两名枪手击中要害,喋血上海最热闹的街头。

除此之外,抗日战争时期王亚樵组建的"铁血锄奸团"更是在上海的日军和汉奸们非常害怕听到的名字。

他们策划用装在开水瓶里的定时炸弹把出席"淞沪战争胜利庆祝大会"的所谓"日本派遣军司令长官"陆军大将白川义则炸上了西天,

由此王亚樵得到了一个"远东第一杀手"的名号,不过更多的日本鬼子干脆直接就叫他"支那魔鬼"。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滩本是青帮的天下,蒋介石都曾经拜过青帮的帖子。连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这"青帮三大亨"都不愿去招惹王亚樵的斧头帮。

毛主席评价其:杀敌无罪,抗日有功。小节欠检点,大事不糊涂。

正是斧头帮亦正亦邪的传奇故事和英雄行为,斧头帮才成了现代港片里最热门的帮派,甚至是黑社会的代名词。

期待您的点赞、关注、收藏和转发,这是对我最大的支持和鼓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