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死亡威脅?莫慌,及時預防安如雞!

狂犬病死亡威脅?莫慌,及時預防安如雞!

狂犬病死亡威脅?莫慌,及時預防安如雞!

最近因為疫苗事件,鬧得人心惶惶,加上之前西安一位女士因為注射了疫苗最終死亡的新聞,狂犬病又一次出來支配人們的恐懼。後證實該病人沒有及時有效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這與醫生所診斷的二級暴露也有一定關係。

狂犬病死亡威脅?莫慌,及時預防安如雞!

有句俗話說:“狂犬病治不好,治好的不是狂犬病”,我們對狂犬病的認識便是:一旦發病死亡率100%,幾乎沒有僥倖成分。

但為什麼狂犬病如此可怕,在我們技術手段如此發達的今天,狂犬病還是讓人聞之變色呢?狂犬病是怎麼發病的?

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急性傳染病 。流行性廣,死亡率極高,幾乎100%。人狂犬病通常由病獸以咬傷的方式傳染給人體,臨床表現為特有的恐水、恐聲、怕風、恐懼不安、嚥肌痙攣、癱瘓等。

狂犬病給人們的常見認知是由犬傳播,其實不然。各種家畜、家禽以及小的哺乳動物均對狂犬病有易感性,各種野生動物也有感染的可能,也就是說:幾乎所有的溫血動物,包括禽類都可能感染狂犬病,其中同種動物之間更容易傳染。

狂犬病死亡威脅?莫慌,及時預防安如雞!

狂犬病毒對外界環境條件的抵抗力並不強,一般的消毒藥、加熱和日光照射都可以使它失去活力,人狂犬病主要是通過動物咬人時動物唾液中的狂犬病病毒經咬傷處的傷口侵入人體而感染人。

我們需要知道的是:狂犬病是100%可預防的,無論多嚴重的暴露,只要按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定的方案進行處治,可100%避免發病。與動物接觸,避免出現II 級及以上等級的暴露,便不具有感染狂犬病的威脅。

按照接觸方式和暴露程度將狂犬病暴露分為三級:

I級暴露:符合以下情況之一者

(1)接觸或餵養動物;

(2)完好的皮膚被舔;

II級暴露:符合以下情況之一者

(1)裸露的皮膚被輕咬;

(2)無出血的輕微抓傷或擦傷。

III 級暴露:符合以下情況之一者

(1)單處或多處貫穿皮膚的咬傷或抓傷(“貫穿”表示至少已傷及真皮層和血管,臨床表現為肉眼可見出血或皮下組織);

(2)破損皮膚被舔舐(應注意皮膚皸裂、抓撓等各種原因導致的微小皮膚破損);

(3)黏膜被動物唾液汙染(如被舔舐);

(4)暴露於蝙蝠(當人與蝙蝠之間發生接觸時應考慮進行暴露後預防,除非暴露者排除咬傷、抓傷或黏膜的暴露)。

應對方式:

判定為I 級暴露者,無需處置;

判定為II 級暴露者,應立即處理傷口,並按規定進行狂犬病疫苗接種;

判定為

III 級暴露者,應立即處理傷口,並按照相關規定使用狂犬病被動免疫製劑,並接種狂犬病疫苗。

狂犬病死亡威脅?莫慌,及時預防安如雞!

為什麼我們對狂犬病束手無策?這是因為人的神經細胞往往不具備“重生”的能力,因此被病毒損害的神經系統難以通過一些治療手段恢復完整。

狂犬病死亡威脅?莫慌,及時預防安如雞!

狂犬病根據臨床表現可分為常見的狂躁型(典型)和較少見的麻痺型(靜型),狂犬病一旦發病,病情惡化的速度十分快,大多在 3~5 天內因醫治無效而死亡,很少有超過 10 天的。

狂犬病死亡威脅?莫慌,及時預防安如雞!

2018年世界衛生組織的狂犬病報告,中國每年死於(由犬傳染的)狂犬病的人數排在世界第二。(圖A:死於狂犬病的人數丨圖B:每100000 人口由於狂犬病死亡的人數比例)

(圖源:WHO Expert Consultation on Rabies, third report.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8 (WHO Technical Report Series, No. 1012). Licence: CC BY-NC-SA 3.0 IGO.)

人的狂犬病潛伏期長短不一,多數人為1-3個月,不到1%的潛伏期大於1年,潛伏期在10年以上的則更罕見。潛伏期的長短與年齡(兒童較短)、傷口部位(頭面部咬傷的發病較早)、傷口深淺(傷口深者潛伏期相對較短)、入侵病毒的數量(決定增殖時間)等因素有關。

儘管如此危險的病,但好在可以預防的,建議遇到疑似不正常的/發病的動物,儘量避免接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