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認識狂犬病

狂犬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疾病(由動物傳播到人類的疾病),由一種病毒引起。狂犬病感染家畜和野生動物,然後經過與傳染性物質(通常是唾液)密切接觸,通過咬傷或抓傷傳播至人。

重要事實

狂犬病是一種疫苗可預防的病毒性疾病,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存在狂犬病。

感染導致每年數萬例死亡,多數發生在亞洲和非洲。

被疑患狂犬病動物咬傷的受害者中,15歲以下兒童佔40%。

人類狂犬病死亡病例絕大多數由狗引起。

在與疑似患有狂犬病的動物接觸之後幾個小時內立即採取清創和免疫措施,可以預防狂犬病和避免死亡。

每年全世界共有1500多萬人在接觸後接受預防接種,以防狂犬病。估計這一做法每年可挽救數十萬條生命。

Q

狂犬病有什麼症狀?

A

狂犬病潛伏期通常為1至3個月,短則不到一週,長則一年以上。狂犬病最初症狀是發熱,傷口部位常有疼痛或有異常或原因不明的顫痛、刺痛或灼痛感(感覺異常)。

隨著病毒在中樞神經系統的擴散,發展為可致命的進行性腦脊髓炎症。

然後可能出現以下兩種情況。狂躁性狂犬病患者的症狀是機能亢進,躁動,恐水,有時還怕風。數日後患者因心肺衰竭而死亡。

早癱性狂犬病約佔人類死亡病例總數的30%。與狂躁性狂犬病相比,其病程不那麼劇烈,且通常較長。從咬傷或抓傷部位開始,肌肉逐漸麻痺。然後患者漸漸陷入昏迷,最後死亡。早癱性狂犬病往往會有誤診,造成狂犬病的漏報現象。

科學認識狂犬病

科學認識狂犬病

科學認識狂犬病

科學認識狂犬病

科學認識狂犬病

科學認識狂犬病

科學認識狂犬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