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建加速人事滲透 宋衛平僅持少數股份 綠城又走到了十字路口

◆經濟導報記者 孫羅南

近日,綠城中國官方網站發佈一則聲明表示,外界出現關於“綠城中國總裁曹舟南遞交辭呈”一事的報道,與實際不符,曹舟南先生並未離職。

這是綠城方面對“曹舟南辭職”傳聞連夜作出的回應。此前,綠城第一大股東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交”)向綠城空降了執行總裁,排名僅次於曹舟南,中交的力量在這家公司加速滲透。目前,綠城創始人宋衛平只持有少數的綠城股份。

與此同時,綠城也在發生著改變,近期綠城內部要求全力加快銷售去化、全面加速回收資金,這也引發外界對這家房企未來發展的關注。

4/7董事有中國交建背景

綠城在官網聲明中表示,為應對市場變化、順應行業發展趨勢,綠城在“服務平臺化、資產金融化、開發專業化”的戰略指引下,從一體五翼到輕重並舉,不斷優化公司組織架構,實現穩健發展。

其稱,在戰略佈局及組織架構調整之際,外界出現關於“綠城中國總裁曹舟南遞交辭呈”一事的報道,與實際不符,曹舟南先生並未離職。

此前有媒體報道綠城內部人事更迭的消息,稱綠城曹舟南已遞交辭職申請,將由現任綠城執行總裁張亞東接任。曹舟南入職綠城9年,在中交入主綠城後,曹舟南執掌綠城3年多至今。不到兩個月前,張亞東從中交空降綠城,排名僅次於曹舟南。

中交自戰略投資綠城併成為單一大股東以來,已入駐綠城兩年半,並對這家企業顯現出逐步強化掌控的意圖。目前在綠城的7人董事會名單中,有4位執行董事有中交背景。

提到綠城,很多人會想到宋衛平,他不僅是綠城的創始人,還是一位傳奇色彩的地產大佬。

“綠城過去整個企業風格還是很突出的,受宋衛平個人管理風格、價值觀念影響非常大。”合富輝煌(中國)山東公司副總經理許傳明7月31日對經濟導報記者說。

在1995年,時年38歲的宋衛平在杭州創立了綠城,自2008年到2015年,綠城多次遭遇危機,期間還一度被融創收購。經歷一波三折後,中交最終入主綠城。

許傳明對經濟導報記者說,從歷史上綠城合作情況看,對於價值觀念、經營風格,綠城會比較堅持,跟融創的合作,也是因為理念的問題後來“分手”了。

發出“高週轉”信號

原來的綠城,被打上了鮮明的宋衛平印記。如今,儘管宋衛平仍擔任綠城的董事會聯席主席,但他持有的綠城股份已經為數不多了。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底,綠城曾發佈公告稱,執行董事壽柏年退休,且清空所持公司全部股票。壽柏年是原綠城僅次於宋衛平的“二號人物”。在壽柏年隱退之後,原綠城系高管僅剩宋衛平和曹舟南。

中交入局後,已經開始強勢影響綠城的發展路線。

許傳明對經濟導報記者說,股權結構發生變化,大股東進來之後,會有新的想法,這是一定會看到的。每個股東對企業經營的理念、資金管控風格都不一樣。

綠城近期發出的較為“激烈”的“高週轉”信號,備受輿論關注。7月初,一份綠城內部通知顯示,其要求員工加快銷售,加速資金回籠,堅決執行“早銷、多銷、快銷”的策略,加大應收款項催收力度。

綠城強調,不受限價政策影響的項目,必須按原計劃全力推進新增房源供應,節點儘可能提前;重點梳理原計劃2019年供貨的房源,工程等各項節點圍繞儘早達到銷售條件倒排,全力爭取提前至2018年開盤銷售。因限價政策影響預售證申領的項目:傾盡一切努力、調動一切資源,儘早實現預售價格的突破,確保預售證順利申領。

在過去的一個月中,綠城還多次在境外資本市場融資。另一方面,如何用更少的錢拿更多的項目?綠城對“輕資產”模式的代建業務日漸青睞,就在不久前,綠城的業務板塊剛被重塑,分為輕重資產領域。

綠城的新架構中,重資產投資開發領域,包括綠城理想小鎮、楊柳郡兩大開發平臺和垂直管控的杭州亞運村項目公司,以及浙江、北京、上海、濟南、成都、廣州、武漢、海外等8個區域公司。

輕資產領域,包括綠城管理、綠城資產、綠城理想生活、綠城房屋科技和綠城雄安公司等5個集團公司。

目前,代建已經是綠城一大重要的業務板塊,綠城中國截至2017年底的可售貨值儲備中,代建項目幾乎佔到一半,不過從銷售額佔比看,代建只佔了29%。綠城方面還稱,將把三、四線城市空間騰挪給代建項目。

藍城與綠城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在濟南,除了海爾綠城·濟南全運村等5個項目由綠城直接掌控之外,綠城在濟南的項目則是在綠城“代建”版圖中。

有綠城濟南公司人士也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綠城的業務架構非常複雜,尤其在代建方面。

這些代建項目都被冠以“綠城”的名字。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綠城與這些項目之間並無股權關係,只是代建和輸出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綠城代建旗下還有一些分支,包括綠城置業發展集團等平臺公司。綠城置業發展集團也是唯一由宋衛平擔任董事長兼法定代表人的綠城代建集團。

宋衛平目前的另一個身份是藍城集團董事長,其持有該公司70%的股份。

藍城官網顯示,其成立於2010年9月,是宋衛平帶領綠城核心團隊和優秀資源組建而成,立足理想小鎮建設及輕資產運營,以藍城農業、藍城頤養、藍城健康為服務產業核心。

在2016年,中交成為綠城第一大股東後,重組藍城也被提上日程。最終,藍城分拆為兩家公司,即藍城和新藍城。藍城重組後不再與綠城有直接的股權關聯。

藍城集團的主要業務包括藍城代建、藍城小鎮等。目前,藍城已佔據代建市場較大規模。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上月初,位於西客站片區的楊柳春風項目首次開盤,共推出88套合院別墅產品“江南里”,每套成交總價在700萬元至1000萬元之間。該項目即由藍城操盤開發。

這是藍城與濟南西城投資開發集團旗下企業合作的項目,由藍城代建,項目體量龐大,包括高層、小高層、洋房、別墅等產品。

而宋衛平現在已經把大量精力放在了藍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