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郑交质后的郑国为什么没有扩充疆土变成大国?

无痕和瓦特


没有周郑交质,郑国一样成不了大国。春秋时代,根据《历代战争年表》的统计,大约发生了380次战争。其中,郑国直接受灾的就有80次。翻开整部春秋史,每当诸侯争霸伊始,郑国都会显现着身影。当然,它一般是作为被暴打的对象出现的。那么,是不是因为郑国本身好战呢?非也!一切都源于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作为西周时代建国颇晚的大国,郑国的封地并非一开始就在如今的新郑之地,它的首封地即是如今的陕西华县。

图中很明显,由它的封国位置就可以看出,位于镐京东部,函谷关西部的郑国作为周朝东大门的守卫者,它和看守着周朝西大门的守卫者——宝鸡的西虢(小虢前身)一样,都是周朝最信赖的臣属。的确,它的首任国君郑桓公是西周最后一个王周幽王的老爹宣王的兄弟。不过,这位开国之君十分有远见,他见幽王时代的国政混乱,担心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于是便在犬戎攻破镐京之前将国中百姓和财产暂时存放在新郑之地,也就是春秋时代的东虢和郐的地方。

不过后来郑国随着周平王东迁后,郑国就颇不厚道地鸠占鹊巢了。对于郑桓公为何单单迁徙到新郑一问,《国语》中《郑语·史伯为桓公论兴衰》已经将前因后果完全说清,对此不得不佩服史伯的高瞻远瞩,感叹史伯真乃天人。当然,本文的讨论点还是侧重于东迁的郑国地理位置。

在春秋前期,参与争霸的诸侯基本上就是齐、秦、晋、楚四大国之。当然,秦国虽然想参与争霸,无奈却被晋国牢牢封锁在了函谷关以西。崤之战后,更是从此一心一意地和陇西之地的夷狄打交道了!四大国之中,被称为荆蛮的楚国自周朝开国伊始就是个最入不得华夏诸侯眼中的外姓人,但是楚国却是最为雄心勃勃的实力派的扩张者,长达数百年的北上扩张征程让人感觉它和俄罗斯一样百折不挠,更是让身居北方的华夏族感觉到一丝来自南方的寒潮。所以,除了春秋初年的戎狄对华夏族为祸颇深之外,楚国对华夏族的祸患是最严重的。(上图)

所以,整个春秋史就是华夏诸侯不断地抵抗楚国北上的历史。当时衡量诸侯国有无充当霸主的资格,首先就有一条——暴揍楚国。先崛起的齐桓公,后来者晋文公,晋文公的继任者晋悼公,晋景公莫不如此。因此,郑国这位处于十字路口的倒霉蛋就不得已地卷入了其中。虽然郑国和宋国一样都是位于中原的核心地带,但是在一马平川的黄淮海大平原上,相比郑国的位置,宋国就是跑龙套的。一则,郑国靠近周朝王室所在地洛阳;二则郑国把控着通往洛阳的要地虎牢关。此外,郑国还位于黄河中下游和济水河畔,把控着华北平原南下的主要渡口群:延津。(古代黄河自今河南延津县至滑县北流,其间有灵昌津、南津等渡口,总称为延津)

当时楚国扩张主要有两条路,一是自郢都(江陵)出发,沿着汉水北上经襄阳进入南阳盆地。南阳盆地西北为伏牛山,东南为桐柏山,两条山脉夹持着一段丘陵地带的出口可以通往中原之地,这段被称为方城隘口的丘陵位置大约就在如今的方城、叶县。但凡楚国的军队以及商旅北上者走此路居多,历史上称其为“夏路”(楚适诸夏,路出方城,人向北行)。出了方城隘口就到达了郑国地界。自郑国至宋国再至齐鲁腹地秦沂山脉,其间平坦开阔且无山川阻挡,即使有河流也是作为军队的饮水补给线。所以,当此一路楚军到达郑国之地后,一则可以经过郑国之地渡过延津北上,二则可经虎牢关进入洛阳之地窥伺周鼎。

楚国扩张另外一条路就是出方城夏路向东走,渡过汝水、颖水,可以经陈都宛丘(今睢阳),过宋都商丘,再到鲁都曲阜,最后抵达齐国。前文已述,郑宋两国均处于中原地带,但是作为春秋前期主要争霸的对头楚晋来说,郑国是更具有战略价值的。

晋国当时主要的军事和政治中心在山西南部,如果它想进兵中原必须南渡黄河。晋国南渡黄河主要经过三处要地:茅津渡、孟津渡和延津

茅津渡位于今平陆县,对岸即是东迁后的西虢——南虢(黄河南岸)所在地三门峡会兴。虽然晋国渡过了茅津渡,但是还要穿过数百里林深草密的崤山才能到达洛阳,之后穿过虎牢关到达郑国。

孟津渡,今河南孟津县。武王伐纣曾在此地会盟诸侯,然后渡黄河后直攻朝歌。孟津渡是东周都城洛阳的北大门。晋国与王室之间的感情联络、出兵勤王等大多由此地沟通。

延津渡,前文已述。相比茅津渡和孟津渡,晋国尤其钟爱延津渡。因为晋国渡过茅津和孟津后还要经过虎牢关,假如郑国站在了楚国一方,那么晋国就会有被伏击的危险。延津则不然,晋国渡过延津,即会直接抵达中原腹地,或得到郑国的物资补给,或者兵围郑都新郑。

所以对于晋楚两方来说,如此重要的地区假如掌握在自己手中无疑会增添一份保障。楚国握住郑国,可以拿它做缓冲区,不仅可以屏蔽自己的北方的边境还可以阻碍晋国顺利将兵力投递到中原。反之,如果楚国不能控制郑国,一则楚国需要投入大量兵力防守方城夏路,二则也削弱了楚国向东北方向投递的兵力。春秋史上,虽然楚国曾数次兵围宋国,但是前提都是控制了郑国,保障了自己的补给交通线以后。否则,楚军悬师境外,晋军如果突然发兵封闭方城夏口,切断了楚军粮道和归路,楚兵生还者回来就得骂大街!当然,因为郑国靠近王室,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情不但春秋的诸侯们喜欢做,后世也是乐此不疲。

春秋初期——郑国、楚国之间的缓冲国众多

最后,郑国经过郑桓公、郑武公、郑庄公三代的发展,春秋早期有小霸之称,军事实力不可小觑。晋楚两国虽然势均力敌,但是如果迫使郑国加盟的话,无疑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且这根稻草的后世君主既没有曹操的韬略也没有朱温的武功,和周王室闹翻了之后就失去了王室的大旗支持,这对本身无险可守的郑国来说确实不是件好事。


大福读史


“周郑交质”发生在周平王死前不久,郑国郑庄公时期,此时的确是郑国最为强盛的时期,然而郑国为什么没有趁机扩充疆土变成大国呢?一是受限于周边的形势,无法有效发展;二是郑庄公死后,郑国迅速陷入内乱,国势开始衰败。

“周郑交质”背景和过程

郑国受封于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其弟姬友于郑地,伯爵,史称郑桓公。此时的郑国只是周王朝的畿内诸侯。

西周末期,周氏衰微,加之西边的戎狄威胁较大,郑桓公在史伯的建议下,通过向虢、郐两国国君行贿,谋取向济水、洛水、黄河、颍水之间迁国,谋取更安全的生存环境。

第二任君主郑武公时期,周平王迁都洛阳,郑武公于是也随之将郑国迁到了虢郐两国之间。第三任国君郑庄公时期,则开始建都于郑(新郑)。

郑武公、郑庄公虽是诸侯,但同时也都担任着周王室的大臣,于是他们借助天子之名不断兼并周边虢(东虢)、郐等小国,最终使得郑国从畿内诸侯变成了畿外诸侯。

周王室东迁时,郑国、晋国出力甚巨,不过由于晋国不久后分裂为晋和曲沃两部分,内战不断,所以郑国更被周王室所倚重。然而由于郑国不断侵吞周边的许国等小国,并干涉宋、卫、鲁等国,加之郑武公、郑庄公极为骄纵,对周平王也极为无礼,于是周平王便打算将其权力分出一部分交给虢国(西虢)。

郑庄公知道后,于是责问周平王,周平王竭力否认,为了证明互相信任,于是便发生了“周郑交质”事件。周平王的儿子狐在郑国做人质,郑庄公的儿子忽在周王室做人质。

周平王死后,周王室将权力交给了虢国,于是郑国发兵攻取了周王室的土地,周王室和郑国开始交恶,此战也导致周王室颜面扫地。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
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左传·隐公三年》)

郑国为何没有趁势崛起

郑庄公时期的郑国,实质上已经成为了春秋初期的几个大国之一,然而郑国为何没能趁势崛起,而一跃成为诸侯大国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1、郑国周边形势复杂。我们先来看看郑国周边的形势,在郑国的冬眠是鲁、宋两国,西北则是周、卫、晋三国,南方则是陈、蔡、楚、徐(许)等国,以及诸多姬姓、姜姓、偃姓、嬴姓等小国。

这些国家的国力虽稍逊于郑国,但实力也不容小觑,尤其是晋国、楚国简直堪称两个巨无霸,郑国其实向外发展的范围有限。

2、郑国衰败速度太快。“周郑交质”发生在周平王死前不久,也就是公元前720年左右。而在十几年后的公元前701年,郑庄公就去世了。郑庄公死后,郑国开始迅速陷入内乱。郑昭公极为不久,权臣祭仲在公子突岳父雍氏逼迫下改立公子突为郑国国君,是为郑厉公,郑昭公逃入卫国。不久后,郑厉公又意图令雍纠杀死祭仲。结果事情泄露,祭仲杀雍纠,迎郑昭公复位。之后郑昭公又被高渠弥射杀,又改立公子亹为君,是为郑子亹。之后齐襄公又杀郑子亹,而后公子婴于陈被立为国君,是为郑子婴。不久后,齐国齐国攻郑,郑子婴、祭仲和高渠弥等皆被杀,郑厉公由边邑入郑,复位。

在郑国不断发生内乱的情况下,周边的诸国却迅速崛起,南方楚国自立为王、齐桓公改革称霸、晋国内乱也趋于平定,列强争霸之下,郑国被夹在中间成为了战场,一度强大的郑国就此迅速衰败。


此后,郑国一直被夹在几大诸侯国之间再也未能崛起,一直依附于周边几个大国,亦成为各大国的争夺战场,内乱不止。最终在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所灭。


香茗史馆


“周郑交质”是春秋初期发生的一件事。“周”是指周王室,“郑”是指郑国,“交质”是周王室和郑国互相交换人质。这件事发生在《左传》的鲁隐公三年,即周平王五十一年,公元前720年。

郑国是西周后期受封的一个诸侯国,郑国始封君是周厉王之子、周宣王的异母弟弟姬友,即郑桓公。郑桓公死于西周灭亡的犬戎之乱。周室东迁后的春秋时期,东周第一代周王就是周平王,平王以郑桓公之子郑武公为卿士,也就是执政大臣。郑武公死后儿子姬寤生继位,即春秋初期小霸一时的郑庄公。

“周郑交质”发生在郑庄公执政时期,发生在“郑伯克段于鄢”之后。翦除内乱的郑庄公正在踏上自己的霸业之路。郑庄公也一样继承了父亲郑武公的“平王卿士”的职位。作为执政大臣,郑庄公有很大的权力,比如可以利用王师去讨伐哪个郑国有私怨想征伐的诸侯国。

“周郑交质”的本质在于周天子的王权和诸侯国霸主的霸权的冲突。是王权衰落、霸权当道的表现,和土地的争夺没什么太大关系。周平王希望以卿士为王权服务,而郑庄公希望胁天子以令诸侯。周平王在郑庄公之外又任命西虢国君虢公忌父同样为卿士,分了郑庄公的权力,并且平王偏重于虢公忌父才因此引起了郑庄公的不满。

按理说,如果周平王足够有权威,任谁为卿士是王权范围内的事,郑庄公怎么有权力干涉?问题是王权已经衰落到了面对郑庄公的不满,还要向他表白,说没有这回事,表示没有偏重虢公忌父。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周王室和郑庄公双方交换质子,周王子狐到郑国为质,郑公子忽到宗周为质。

周平王死了以后,周王室想专任虢公忌父为卿士,也就是想弃用郑庄公。于是郑国一气之下又令祭足率兵到周王畿之内把温地成熟的麦子还有成周的禾谷给抢收了。在天子眼皮底下抢粮食,从此以后周王室和郑国彻底交恶。

从大背景来说,春秋时期的征伐主要目的不在抢夺土地,主要是为了建立自己的权威。有想法的诸侯国国君都希望做霸主,也就是能够操纵诸侯国听自己调遣,只把周王做摆设。所以想做霸主的诸侯会举行会盟,也就是找自己的同盟,施行自己的思想,而不是以取地为目的。

从郑庄公本来人说,似乎志向也不在无尽掠夺土地上。比如《左传》里有郑伐许,攻下许城郑庄公仍然把许国交给许国人来管理,自己只是派人监管,目的是控制权,而不是把许国城邑明目张胆据为己有。

说实话郑国的处境也不容易。郑武公时期郑国迁到了河南新郑,郑庄公身在中原与宋国为世仇,难免于深陷诸侯的乱战纠纷之中。就在周郑交恶之后,宋国就会同陈国、蔡国、卫国还有鲁国来帮忙的公子翚一起伐郑,甚至攻破郑国国都东门。郑国的发展一来受到时代的社会思想限制,二来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所以小霸郑庄公尽管已经全力经营,最终还是没有机会和空间发展郑国


沅汰历史


郑国经过庄公小霸却昙花一现,最后甚至形成“郑昭宋聋”的局面,在晋国和郑国两家之间反复无常。为什么郑国霸业没有持续下去呢?

第一,郑国的起步较晚。郑国是个新兴诸侯,在西周末年才建立。东周初年,郑武公、郑庄公一度以天子之命号令诸侯,形成春秋小霸。但这主要是因为武公、庄公的才能卓越,并且利用到了天子残余的影响力。这使得郑国在东周初年特别活跃,但不代表国力必然强于其他诸侯,所以郑庄公会对楚国产生畏惧,郑世子忽也会发出“齐大非偶”的感慨。

第二,郑国的地缘不佳。郑国位于今天河南新郑一带,处于中原腹部区域。在这样的交通枢纽位置,在两周之际变革时期是个优势,因为可以迅速获得各方面信息。所以郑国在东周初一度强盛,征服了周边不少小国。但是一旦四方诸侯崛起,中原就成为他们的必争之地。于是,郑国被齐、秦、晋、楚等大国夹在中间,首鼠两端,朝秦暮楚。

第三,郑国的内乱损耗。郑国延续了西周的分封,尊尊亲亲,同姓贵族势力较大。郑庄公之后,四个儿子在卿大夫支持下先后即位,尽管最后在位的郑厉公颇有手腕,但是不到几年就病逝。郑厉公的孙子郑穆公后代有“七穆”,基本控制了郑国的朝政。国君难以集权,国家实力分散。所以郑国越来越弱,最后被新兴的韩国灭亡。


林屋公子



飞龙在天231272723


主要是条件不充足,主要由以下两方面原因:

第一,郑国地处中原,周边强国林立,处在夹缝中。

郑国虽然土地肥沃,属于很好的地段,但是周围诸国实力也都不弱。北面和西面是周、晋、卫等国,周王室的直辖领地,不能大规模攻取,而晋国也是大国,国土面积远比郑国更大,卫国在春秋初年实力也不容小觑;东面则是鲁国和宋国两个大国,鲁国曾一度和齐国相抗衡,宋国在春秋初期也曾很强大;南面则是不断兼并壮大的楚国,根本无力对抗。

所以,郑国处在大国夹缝中生存,可供拓展的领土有限。



第二,郑庄公之后郑国内乱不止,开始衰弱。

郑庄公之后,郑国就陷入了不断的内乱中,国力被严重的削弱,在这段时间里,周边的齐、晋、楚等国先后迅速崛起,成为春秋霸主,郑国地处四战之地,难逃战乱,一度成为晋楚两国交战的现场,而郑国又一直在晋楚之间摇摆,遭到打击,难以再发展起来,成为弱小国家,最终在战国时期被三晋之一的韩国攻灭。



欢迎大家积极评论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