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蘇村「賽女婿會」熱鬧的像過年

7月31日,路過古樸的大荔蘇村,儘管酷暑難熬,但見街道集會上上車水馬龍,集會上的各種小吃、油糕、油條、水煎包子應有盡有,問及攤主,才知蘇村這幾天輪著在過傳統的“賽女婿會”。

大荔蘇村“賽女婿會”熱鬧的像過年

大荔蘇村“賽女婿會”熱鬧的像過年

地處沙苑的蘇村,據傳說是南北朝北魏時有蘇姓遷居此地,故名蘇村。距今1500多年,是個文化底蘊較深的“老古董村”,這幾年,當地鎮黨委、政府積極開展美麗鄉村建設、振興農村,讓蘇村經濟飛躍發展,群眾安居樂業、幸福和諧。

大荔蘇村“賽女婿會”熱鬧的像過年

當地流傳百年的“賽女婿會”又開始盛行起來,成為一種民間物資交流、農產品銷售的好場所好好集會。“賽女婿會”都是在每年天熱農閒時,各村都有這個古會,過去也叫叫“追往會”,又叫“麥罷會”、這一帶人把它與春節看得同等重要,家家提前購物準備,特別是那些有新女婿的人家,丈母孃早早地就給女婿送去了衣衫、涼蓆、風扇之物。

逢會這天,家家賓客盈門,道路車水馬龍,人們喜氣洋洋,氣氛顯得格外熱鬧,作為村子的“女婿”這天都要破費,除了到集會上給丈母孃買包油糕、油條外,還要帶上如同過年的菸酒糕點等四樣禮,其含義本是親朋好友之間人際交往的一種民俗“追往”即交往。

大荔蘇村“賽女婿會”熱鬧的像過年

大荔蘇村“賽女婿會”熱鬧的像過年

“賽女婿會”這是與歷史自然條件分不開的,解放前,婚姻不能自主,全憑父母包辦,且成婚年齡都很小,在沙苑一帶,我在70年代下鄉時在沙底村就碰到過,在舊社會十三歲結婚的人家。如此小的女婿,逢古會時得獨當一面走丈人,還肩負著建立、擴大新的人際關係的使命,自然對人情世故啥都不懂,一般做父母的生怕兒子在人前丟醜,所以出門前,都要在這方面千叮嚀萬囑咐,先去誰家,後去誰家,所帶的禮品都是給誰家的等等交代的一清二楚,儘管如此,女婿娃們還常出洋相,當然,這些都是舊時流傳的老話。

大荔蘇村“賽女婿會”熱鬧的像過年

大荔蘇村“賽女婿會”熱鬧的像過年

在蘇村街道,一位老者告訴我,這裡的“賽女婿會”還真有意思,說那時候有錢人家的女婿,穿得漂亮,人又聰明,丈人爸“賽女婿”會上站在高處,大聲喊女婿名字,有意炫耀,又風光,又光彩。日子過得不好的人家只是悄悄地招呼女婿到會上咥上頓油糕、油條,就這生怕被人們認出是自己的女婿,這些都是蘇村人傳統“賽女婿會”的那些軼事了,但願傳統的“賽女婿會”給蘇村人民的經濟和生活帶來福祉。

大荔蘇村“賽女婿會”熱鬧的像過年

大荔蘇村“賽女婿會”熱鬧的像過年

大荔蘇村“賽女婿會”熱鬧的像過年

大荔蘇村“賽女婿會”熱鬧的像過年

大荔蘇村“賽女婿會”熱鬧的像過年

(圖文:李世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