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身世家、贵为驸马、一生仅一事抱愧于心

“书圣”王羲之的七个儿子都擅长书法,而在成就上能与他比肩的则只有幼子王献之。

王献之(344年-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又称王大令(其与族弟王珉先后任中书令)。王献之在书法上的成就极高,自创非草非行的“破体”、又称“一笔书”。晋末以来,王献之的影响一度超过其父王羲之,梁陶弘景在《与梁武帝论书启》云:“比世皆尚子敬书”,“海内非惟不复知有元常(钟繇),于逸少(王羲之)亦然”。后来,唐太宗独爱王羲之而贬抑王献之,才使得对王羲之的评价又反超王献之。

他出身世家、贵为驸马、一生仅一事抱愧于心

(王献之 玉版《洛神赋十三行 》)

然而,王献之在历史上非特以书法家的形象存在,《晋书·王献之传》和《世说新语》就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完整立体、生动细微,堪为魏晋风度代表之一的王献之——

王献之很小的时候就负有盛名,才华气度超过同辈。他七八岁时学书法,父亲王羲之偷偷从他背后抽他手中之笔,因他握笔有力而抽不出来,感叹:“这小儿日后会出大名!”才几岁大,观看门客玩一种叫“樗蒲”的棋类游戏,预判形势脱口而出:“南方一侧要输。”门客嘲笑他:“这小儿郎管中窥豹,略见一斑。”王献之发怒说:“我是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说完拂袖而去。原来荀、刘二人自矜身份,从不与下层人士交往,王献之这是懊恼自己与门客议论棋局,纯属自寻烦恼。

有一次,王献之与兄长王徽之、王操之一起拜访谢安,两位兄长多谈世俗事,而王献之只随便说了几句问候寒温的话。离开后,有人问谢安王氏兄弟的优劣,谢安说:“小的优。”又问原因,谢安说:“大凡杰出者少言寡语,因为他不多言,所以知道他不凡。”

印证谢安评语的一件事是:王献之与王徽之曾同坐在一个房间里。忽然起火,王徽之急忙逃避,连木屐也没来得及穿;而王献之却神色恬然,不慌不忙叫随从搀扶着才走出去——当时的贵族气派是无仆人搀扶不可走路。世人也从这件事上判定二王神情气度的高下。

还有一次,王献之在书房睡觉,有小偷潜入房中偷东西,王献之闭眼假寐,只当什么事也没发生。直到小偷要拿走一条青毡时,王献之这才慢慢说:“这是我家祖辈的遗物,就请留下这个吧。”把小偷吓得落荒而逃。

王献之从会稽经过吴郡时,听说顾辟疆家有座名园,虽与其素不相识,亦未经亲友介绍,便径直到顾家去。当时,顾辟疆正设宴招待宾朋,王献之却视若无睹、游遍花园之后,旁若无人地品评起各处优劣来。顾辟疆气得脸色都变了,指责他:“对主人傲慢,这是无礼;以贵骄人,这是无道。有这两样过失,就是个不足挂齿的粗俗之人。”说完,把他的随从都赶出门去。王献之独坐轿中、左顾右盼、无法离开——顾辟疆的意思是要逼他出丑、让他自己走出去,但是估计他没听说王氏兄弟屋里着火的故事——最后还是顾辟疆无奈派人把他送了出去,而王献之依旧一脸傲然不屑的样子。

谢安十分喜爱王献之,请他做自己的长史。一次,问他:“你的书法与令尊大人相比怎样?”王献之说:“当然不同,各有所长。”谢安说:“旁人的评价可不是这样。”王献之说:“旁人又哪里会知道呢?”

王献之笃信五斗米教,病重时请道家主持上表文祷告。按道家法规,本人应陈述一生所犯过失以祈求天神原宥,于是道家问他一生有何过失?王献之说:“别无他事,只是惭愧与郗家离婚。”

王献之的前妻是他舅舅的女儿郗道茂,他俩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差不多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王献之就央求父亲为他求亲。王羲之特为此给他的妻弟郗昙(时官为北中郎将)写了一封言辞颇有些急切的求亲信,因被宋太宗收入《淳化阁帖》,我们有幸在今天还能看到它——

他出身世家、贵为驸马、一生仅一事抱愧于心

(《中郎女帖》:中郎女颇有所向不?今时婚对,自不可复得。仆往意,君颇论不?大都比亦当在君耶!”)

两人顺利结成眷侣之后,志趣相投、琴瑟和谐,唯一的遗憾是郗道茂生了一个女儿却夭折了。

373年,权臣桓温去世,其弟桓冲统领他的部队,引起了桓温的两个儿子桓熙、桓济的不满。二人合谋欲杀死叔父桓冲夺权,后因事泄而都遭到了流放的惩罚。

此事原与王献之无关,但是桓济的妻子是简文帝司马昱的女儿新安公主,她本就对夫婿桓济不满,借此事件正好宣布与桓济离婚,并且亲自选中有妇之夫王献之当她的第二任丈夫。

当时的皇帝是新安公主的弟弟孝武帝司马曜,禁不住姐姐的求恳,一纸诏书下令王献之休妻另娶。心里一万个不愿意的王献之想出了一记昏招——用艾草灼伤双脚——以伤残为由来推脱这桩从天而降的皇室联姻。没想到新安公主铁了心非要嫁给他——这也是王献之少年成名惹出的祸端——就这样王献之被迫当了回“陈世美”,休了结发贤妻,成为二手驸马。

做了驸马之后,王献之仕途通畅,但他对原配郗道茂的深情依旧,376年他写给郗道茂的私信也因被收入《淳化阁帖》而得以流传:

他出身世家、贵为驸马、一生仅一事抱愧于心

(王献之《奉对帖》)

(虽奉对积年,可以为尽日之欢,常苦不尽触额之畅。方欲与姊极当年之匹,以之偕老,岂谓乖别至此。诸怀怅塞实深,当复何由日夕见姊耶!俯仰悲咽,实无已已,唯当绝气耳。)

新安公主嫁给王献之多年以后,才为他生下一女王神爱。当时王献之已经四十一岁,因常年服用五石散,兼之脚上旧疾久治不愈,饱受病痛折磨而进入了他生命的晚年。

王献之死的时候才四十三岁,当时他的兄长王徽之也病得很重。一天,王徽之问身边侍奉的人:“为什么一点也没有子敬的消息?这是已经去世了吧!”说话时他一点也不悲伤,于是坐车前去奔丧,到了灵堂一点也没有哭。王献之生前喜欢弹琴,王徽之便坐在灵前拿过王献之的琴来弹,然而琴弦怎么也调不好,于是把琴扔到地上说:“子敬,子敬,人和琴都不在啦!”说完就悲痛得昏了过去,很久才醒过来,一个多月后也去世了。

王献之去世后,因为没有儿子,家族中就把王徽之的儿子王静之过继给他继嗣,后来王静之在晋代官至义兴太守、在刘宋时官至司徒左长史。。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