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還不知道怎麼選擇歐洲游路線,就來看下這篇科普吧

去年早就開始嚷嚷著要完成自己的第一次歐洲遊,最終今年又跑去了非洲,只能怪我還是個很怕麻煩的人,一看簽證要那麼多材料就頭疼了。但也不能因此就放棄了啊,去歐洲旅遊最好的一點就是一次能去好多國家,回來後馬上能向人炫耀是馬可波羅再世,其實有些國家不過就是車子開過而已。

也有很多人都說去歐洲看看都大同小異,都是尖頂房子教堂什麼的,我還沒去過無法下這個結論,但我覺得無論去哪裡這個道理都適用:往後了都是在考驗肚子裡的東西,眼睛和肚子脫節了,也就是看到的東西無法與背景知識相聯繫,那多是無感。

因此,很多地方我還不急著去也有這個原因,儲備太不夠。我還有一大堆的文藝復興、藝術史的書都沒看怎麼敢跑去那裡渴望有什麼收穫呢?所以,現在開始儲備一點最基本的歐洲地理知識總是可以的。

如果還不知道怎麼選擇歐洲遊路線,就來看下這篇科普吧

就假設我們第一次要去歐洲玩,那有哪些線路可以選擇呢?

敲黑板:

歐洲文明主要分為拉丁(或羅曼)文化區(如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羅馬尼亞等羅曼語族國家)、日耳曼文化區(如英國、德國、荷蘭、除芬蘭外的北歐四國等日耳曼語族國家)和斯拉夫文化區(如捷克、波蘭、俄羅斯、前南斯拉夫地區等斯拉夫語族國家),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相對獨立的島狀文化區,最典型的就是希臘文化區和凱爾特文化區(如愛爾蘭)。

從上述介紹可以看出,歐洲很多國家之間是互有聯繫的,一般可按地理位置和文化親緣相近的國家作為一個片區,一次掃一個片區地玩,這樣既不會使一次旅途過於勞累,又能更深度一點地體驗到這一片區的文化特色。

如果還不知道怎麼選擇歐洲遊路線,就來看下這篇科普吧

上圖按不同顏色區分出不同片區:

1、黃色:大不列顛片區:英國、愛爾蘭

如果還不知道怎麼選擇歐洲遊路線,就來看下這篇科普吧

2、紅色:伊比利亞片區:西班牙(含安道爾)、葡萄牙

如果還不知道怎麼選擇歐洲遊路線,就來看下這篇科普吧

3、亮綠色:拉丁片區:法國(含摩納哥)、瑞士(法語區、意大利語區)、意大利(含兩個國中國梵蒂岡、聖馬力諾)

如果還不知道怎麼選擇歐洲遊路線,就來看下這篇科普吧

4、橙色:西歐片區:荷蘭、比利時、盧森堡

如果還不知道怎麼選擇歐洲遊路線,就來看下這篇科普吧

5、西瓜紅色:中歐片區:德國、奧地利、瑞士德語區(含列支敦士登)、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

如果還不知道怎麼選擇歐洲遊路線,就來看下這篇科普吧

6、玫紅色:北歐片區:丹麥、瑞典、挪威、芬蘭、冰島

如果還不知道怎麼選擇歐洲遊路線,就來看下這篇科普吧

7、青草色:東北歐片區:波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

如果還不知道怎麼選擇歐洲遊路線,就來看下這篇科普吧

8、軍綠色:巴爾幹片區:前南斯拉夫六國(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波黑、斯洛文尼亞、黑山、馬其頓)、阿爾巴尼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摩爾多瓦

如果還不知道怎麼選擇歐洲遊路線,就來看下這篇科普吧

9、藍色:東南歐片區:希臘、土耳其

如果還不知道怎麼選擇歐洲遊路線,就來看下這篇科普吧

10、棕色:東歐片區:俄羅斯(烏拉爾山、烏拉爾河以西的歐洲部分)、白俄羅斯、烏克蘭

如果還不知道怎麼選擇歐洲遊路線,就來看下這篇科普吧

上述共10條線路,其中7、8屬於比較冷門的,其餘8條早都成為中國人佔領地球的熱門旅遊目的地。

我個人覺得最為經典的當屬第3條,人文與自然都濃縮了精華在其中。其次為第5條,除此之外英國、西葡、北歐也都很熱門,但一般第一次去歐洲都會選擇第3或第5條,當然我同樣也很嚮往希臘和土耳其。

如果還不知道怎麼選擇歐洲遊路線,就來看下這篇科普吧

介紹完了歐洲遊線路,還是要談談去歐洲到底要看什麼。我個人的準備是最好要有一個主題,比較常見的是藝術和建築,也就是偏人文的內容,因此知識儲備的要求就很高。

比如為什麼我想去希臘,就是想去看看蘇格拉底被害死的地方;如果去英國,我想去威斯敏斯特教堂,因為牛頓和達爾文就葬在裡面;如果去法國我想去拉雪茲公墓,去看看大衛和王爾德。這時才發現看的書和電影都沒有白費,曾經某一刻你和這些人與地點發生過很奇異的聯繫,自然在身臨其境時覺得特別有意思。

這麼看來,旅遊也真是一件挺累的事了,但無論是中國大媽還是文藝青年都趨之若鶩,說明大家都樂此不疲。趁著可怕的夏天到來時,不妨出去避避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