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和其他動物的疾病會傳染嗎

狗和其他動物的疾病會傳染嗎

圖注:狗狗要小心,上面的這種癌症能在狗之間進行傳播。(圖/喬爾·米爾斯)

職業習慣和研究試驗使然,瑪麗(Máire Ní Leathlobhair)每到一座新城市,她就會和當地的獸醫進行交流。瑪麗想問問這些獸醫是否見過狗的生殖器腫瘤,這種腫瘤外觀十分噁心,是一種具有感染性的腫塊,這也是是世界上世界上最奇異的癌症之一。瑪麗所在實驗室的牆上掛著一幅地圖,地圖上有好多用針標記的位置,瑪麗的團隊就是在這些標記的區域追蹤到了惡性腫瘤的案例。這種令人聞之色變、見之難受的腫瘤就是犬傳染性性病腫瘤(canine transmissible venereal tumors)。

人乳頭瘤病毒可能會引起宮頸癌,但狗的這種癌症並不是由病毒引起的。相反,犬傳染性性病腫瘤會通過癌細胞的自身轉移來在狗之間進行傳播。“這就像人進行移植組織或器官一樣,但在狗之間,轉移的竟是腫瘤,”劍橋大學傳染性癌症小組成員、遺傳學家瑪麗說道。

按說,免疫系統會排斥腫瘤入侵者,但狗的免疫系統會忽略這種外來細胞。不幸的是,除了狗以外,其他一些動物的免疫系統也不會對外來腫瘤進行排斥,甚至還會幫助腫瘤細胞進行擴散。比如說,袋獾的臉上就會長出一種難看的腫瘤,而這種腫瘤可不是外觀難看那麼簡單,它們會最終殺死有袋類動物。還比如,海水中能漂浮12種以上的癌細胞,而這些癌細胞會感染多種貽貝和蛤蚌。

上邊列舉的幾中癌症和一般的癌症不大一樣。通常情況下,癌細胞源於突變細胞,會在宿主中複製出自身的副本。如果有人得了癌症,那麼這些細胞就能包含病人自身的脫氧核糖核酸(DNA),比如說,2016年,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就發現線粒體DNA就可以從健康細胞中移動到功能異常的腫瘤細胞中。不過在病人死後,這些癌症通常情況下也會和他們一塊死亡。一般來說,人和人之間不會發生癌症轉移,除非有科研人員花大力氣來維持這些癌細胞的生存,腫瘤才能勉強存活,但最終照樣會死亡。

傳染性癌症很特殊,因為它們已經找到了一種能夠欺騙死亡的方法。“這些癌症並沒有隨著原來主人的消失而消失,相反,它們成功地生存下來並開始了自己的生活,”劍橋大學傳染性癌症小組的帶頭人伊麗莎白·默奇森(Elizabeth Murchison)說道。與正常癌症不同,這類癌細胞並不會與它們感染的動物共享相同的遺傳密碼。但這些癌症會一直攜帶著最初的DNA。

狗和其他動物的疾病會傳染嗎

圖注:很不幸,這隻狗染上了傳染性性病腫瘤。不過幸運的是,這種腫瘤能夠治療。(圖/安娜·庫祖利納)

瑪麗和她的同事已經追蹤到犬傳染性性病腫瘤的來源,這種腫瘤源自於一種生活在幾千年前的古老的狗。“同樣的DNA片段在狗與狗之間得到了傳遞,”瑪麗說道。“現在這個基因組有了數百萬個額外的突變,但仍包含了第一個狗的原始DNA。”

人們很早就發現兩性寵物間會傳播這種腫瘤。第一例書面記錄可以追溯到1810年,這本書是倫敦的一名獸醫寫的關於動物疾病的書。幾十年後,一個俄羅斯獸醫發表了一篇論文,表示自己可以在狗之間轉移腫瘤。20世紀初,科學家拿捉到的狐狸、土狼和豺做試驗,給這些動物注射了狗的惡性腫瘤細胞,試驗顯示這些腫瘤細胞可以在這些物種中短暫存活。

如今,沒人會在試驗中傳播狗的腫瘤了。但是除了南極洲以外,研究人員在其他所有大洲的90個國家都追蹤到了這種疾病。根據瑪麗的調查顯示,在一些狗狗繁殖不受多大控制的地方,如羅馬尼亞、墨西哥和印度,犬傳性性病腫瘤最為常見。瑪麗小組測試的每一個腫瘤的基因都能追溯到一個單一的來源。“我們從世界各地採集了數千個這樣的腫瘤,試驗發現它們都是同一來源的複製品,”默奇森說道。“這真的很令人震驚。”

在袋獾當中,情況會變得更復雜。默奇森是在澳洲長大的,當她聽說澳大利亞在傳播一種疾病後,就開始對傳染性癌症展開調查。在上世紀90年代,袋獾的面部開始長出一種腫瘤,這種腫瘤造成許多袋獾的死亡。時至今日,這類腫瘤已經殺死了95%以上的袋獾。

剛開始,研究人員懷疑幕後黑手應該是某種病毒。但是當默奇森對腫瘤細胞進行測序後,發現這些細胞的基因組成與宿主的DNA並不匹配。隨後,默奇森又比較了多個動物的腫瘤,她發現這些腫瘤在基因上是相同的。就像上文中狗的例子一樣,這些癌症似乎在一個動物身上出現後就侵襲了整座塔斯馬尼亞島。

狗和其他動物的疾病會傳染嗎

圖注:這些可憐的動物染上了傳染性癌症,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們喜歡互舔對方的臉。(圖/肖恩·凱萊赫)

治療狗的腫瘤成本較低而且也比較容易。獸醫用一種基礎的化療藥物就能完全除掉腫瘤。“療效很神奇,”默奇森說道。但是治療袋獾就沒這麼簡單,同樣的藥根本就沒用。研究人員現在認為袋獾可能非常容易就感染上這類癌症。

2014年,默奇森團隊在袋獾身上又發現了第二種傳染性癌症。“這完全出乎我們的意料,”她說道。當研究人員在袋獾身上發現第一種癌症時,他們認為袋獾還能存在於自然當中真算是不幸中之大幸。但是當研究人員發現第二種傳染性癌症時,他們改變了以往一貫的看法,他們現在認為袋獾數量可能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少。

默奇森猜測稱,“如果袋獾身上的兩種獨立的癌症是在過去小几十年裡進化形成的,那麼袋獾身上可能在很久以前就有與這兩種癌症相近的疾病”。這可能是因為袋獾的遺傳變異相對較小,因此癌症就更容易突破袋獾的免疫防禦系統。袋獾還喜歡互相舔臉,這就又增大了疾病傳播的潛在可能性。

如果觀察的再深刻些,我們就會發現,接觸傳染性癌症在合適的環境中傳播的可能性就會變得更大。2015年,研究人員準確找到海洋中的脆弱性癌症。這類癌症會感染軟體動物如蛤身上類似血液的成分,造成這些動物大量死亡。正常情況下,軟體動物身上流動的液體是清澈透明的,但是在得了病的動物身上會有類似乳色的多餘細胞,這樣一來,軟體動物的血液就會受到阻塞。

狗和其他動物的疾病會傳染嗎

圖注:這些動物是鳥蛤。癌症在這些動物之間也能傳播。(圖/VIUDeepBay)

哥倫比亞大學分子生物學家斯蒂芬·戈夫(Stephen Goff)對蛤以及蛤血液中細胞的遺傳密碼進行檢測後解開了一個大秘密!“我們發現這些腫瘤都一樣,它們都是源自一種腫瘤,而且這些腫瘤副本和其宿主動物的DNA並不匹配,”戈夫說道。“這種腫瘤在很久以前就出現過,而且還在美國東海岸的蛤類中大肆傳播。”

水中傳染性癌症的發現令人驚訝。“最早我們也猜想過這種情況,但只是假設,”西北太平洋研究所的分子生物學家邁克爾·梅茨格(Michael Metzger)說道。但梅茨格認為,雖然蛤和狗、袋獾差異巨大,如果沒有直接的身體接觸,癌症則不會在軟體動物間進行傳播。

戈夫和梅茨格和許多海洋生物學家交流後瞭解到,還有其他物種也具有類似的疾病。比如說鳥蛤、蚌以及其他軟體動物都有各自的傳染性癌症。有一個物種像袋獾一樣身兼兩種癌症,還有一種軟體動物身上的癌症能夠傳染給另一個完全不同的物種。“這些都相當常見,”戈夫說道。

研究人員希望將這些發現和人類的癌症聯繫起來。因為動物當中的這些癌症可能已存在了數代,這就為癌症如何進化提供了樣本。“人類癌症生命史很短暫,因此很難去觀察病症的進化,”默奇森說道。

此外,傳染性癌症還表明癌症與宿主間關係值得研究。腫瘤細胞不僅會欺騙宿主,還能躲開免疫系統的法網。戈夫認為這些可以讓研究人員更好地理解癌症如何在人體內傳播。“海洋中癌症傳播就是人體內癌症傳播的宏觀版本,”戈夫說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