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又出補貼新政,但機會面前還是會買燃油車,你怎麼看?

新能源汽車又出補貼新政,但機會面前還是會買燃油車,你怎麼看?

財政部近日宣佈從2018年8月1日起,車船稅政策有所變化,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又對新能源汽車有怎樣的優惠?我們先來一起簡單瞭解一車船稅,這方面小編可是一點也不陌生,因為本人工作單位就直接與徵收車船稅有關,我們現行的車船稅政策是根據2012年的車船稅繳納標準,核定載客人數在9人及以下的乘用車,一共按照7個檔次徵收車船稅,一般我們常用的就是前三檔即:1.0升以下的60元至360元,1.0升以上到1.6升的是300元至540元,1.6升以上到2.0升的是360元至660元(其它檔次可以百度)。一般車主對車船稅關注的並不是很多,甚至和車輛購置稅容易混淆。區別在於車船稅是在繳納交納交強險時一併給繳納了,徵收標準是按照車輛的排量來區分,像上邊列舉的那樣,且每年繳納一次;而車輛購置稅是指車主購買車輛後在落戶之前到稅務機關一次性繳納的稅種,徵收標準是按照你購車發票所載金額計算,按10%徵收。新能源這些都是有優惠的,那麼這次政策調整對我們有什麼好處呢?第一是除了公交車、軍車、警車和司法車以外,新能源汽車也要減免車船稅,當然各地區具體減免程度可能不一樣,但對於燃油車卻是一大打壓,比如將微型客車由60元每年上調到480元每年,小型客車由360元每年上調到660元每年,增加了一倍。也就是說新政策利好新能源汽車,而推高了燃油車的用車成本。

新能源汽車又出補貼新政,但機會面前還是會買燃油車,你怎麼看?

大家知道新能源汽車的出現是人類環保意識的體現,新能源汽車對於多數人來說是可以接受的,但實際上面臨的問題還有很多,新能源汽車要想真正落地推廣使用必須解決民眾的實際需求,其中充電是最基本的問題,現在多數居民區停車點並不具備充電的條件,跨城區或出長途去外地,能否充上電就更是一大問題,除了充電設備問題還有就是充電耗費的時間也會比較長。

新能源汽車又出補貼新政,但機會面前還是會買燃油車,你怎麼看?

更重要的是新能源汽車電池儲能容量這塊還是短板,普遍續航里程短,也有比如騰勢500等推出的新款新能源汽車測試稱能達到600公里,它是在關閉了很多功能在極端的狀況下測出的結果,實際當中能達到多少還不好說,這得看用戶反饋。更何況還有冬季低溫環境下大量耗電問題,除此之外,新能源汽車和一般電動車一樣需要更換電池,這樣的話維護費又會是筆巨大的開支,即使政府對此有一定的補貼,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承受。

新能源汽車又出補貼新政,但機會面前還是會買燃油車,你怎麼看?

目前,新能源汽車本身還有眾多待完善的地方,加之各種配套設施也是非常大的制約因素,政府的政策也只是起到引導的作用,新能源汽車要想普及依舊有一定的難度,對此,有一些人表示:即使政府有補貼目前也不敢出手購買新能源汽車,如果居住在北上廣深,上下班來回100至200公里一般還沒什麼問題,並且養護成本也低,確實能省很多錢,但是工作和生活在三四線城市及以下的地方,就會有所顧慮,有些地方基本設施幾乎為零,誰會買一個看上去好看而不實用的車呢?省錢的同時也得省心省力才行。我相信國家政策以後不僅僅只侷限於給新能源汽車的各種補貼上,也會加大或鼓勵對基礎設施的投入,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腳步會越走越實,路也會越走越寬,這是不可阻擋的發展趨勢。

新能源汽車又出補貼新政,但機會面前還是會買燃油車,你怎麼看?

歡迎大家留言評論,一起探討節能環保、省心省力和養護方面的話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