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炮意外炸出三根粘贴着金属物体的石条,专家说炸出帝陵入口了

在我国北方,物产富饶的关中地区,星罗棋布的耸立着唐朝二百多年来上台执政的18位皇帝的陵寝,后人称之为“关中十八陵”。令人惋惜的是,这18座皇陵绝大部分都毁于战火,或者被后世人为所盗掘,已经空无一物,变成废墟了,只有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合葬的乾陵没有被盗掘过,一直完好地保存至今。

据史书记载, 乾陵下葬皇帝的时候,在地宫的墓道用几千条坚固结实的花岗岩石条来填塞其中,在石与石之间的缝隙处,用溶化的铁水来浇筑,这样就让它的墓道坚不可摧,无人能挖得开。所以乾陵才能侥幸躲过一千多年来的战火和人为的盗扰,完好的保存到现在。

这一炮意外炸出三根粘贴着金属物体的石条,专家说炸出帝陵入口了

千百年来,各路的军阀和势力都想挖开乾陵以盗取其中的宝物,但是他们却一直找不到地宫墓道的入口,例如:唐朝晚期的时候,黄巢举起了农民起义的大旗,其影响力席卷了大半个中国,他也曾经带领着四十多万的军队来挖掘乾陵,打算把里面的财物挖出来换取军饷,但他们挖了整整三个月,都没有找到地宫的入口而作罢,一直到现在,在乾陵的附近山下还留下一条很深很宽的“黄巢沟”。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就一千多年过去了,到了公元1958年的时候,乾陵山下的乾县农民为了修筑西兰公路到附近的山上去放炮炸石,以挖取大量的石料来修筑公路,竟然炸开了乾陵墓道,轰动全国。

这一炮意外炸出三根粘贴着金属物体的石条,专家说炸出帝陵入口了

有一天,有五六个农民又像往常一样到无字碑对开的一座小山包上去放炮取石。这是他们每天必须要做的工作,只要他们在石山上凿孔,塞入火药来炸山,炸出碎石,就能换取工分来糊口。每天他们都能用这个方法挖出七八十平方米的碎石头来。他们专挑选那些偏僻陡峭的山崖,因为这样炸出来的石头都自动的滚到山下去,就不需要再用人力把它们抬下山去,这时,等候在山下多时的车就能轻易把碎石装车运走。

到了下午三点的时候,农民老贺点燃了导火线,又放了一炮,不料这一炮下去,只听,轰的一声巨响,石山中竟然飞出了几根很规整很光滑的石条来,等烟尘散开以后,几个农民都好奇地围了上去,看炸出的究竟是什么东西?

这一炮意外炸出三根粘贴着金属物体的石条,专家说炸出帝陵入口了

他们看见这些石头都是人工雕凿而成的东西,因为上面不但很规整光滑,而且上面还写有一些他们不认识的黑色字体,石头上还粘贴着一些亮闪闪金属物体。虽然他们都是些没念过书的大老粗,但是他们也知道这附近是鼎鼎大名的乾陵,所以他们马上就想到他们可能是炸开了武则天的陵墓了。

几个农民一商量,觉得炸开皇帝陵墓事关重大,如果不上报就有破坏文物的嫌疑,所以大家马上就把这个情况报告给了当时村里的生产队,生产队又立刻把这个情况上报给县里,县里又上报给市里、省里。

这一炮意外炸出三根粘贴着金属物体的石条,专家说炸出帝陵入口了

后来经过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人员来现场勘查发现,这几个农民点燃这一炮,正好炸开了离乾陵墓道金刚墙仅仅只有三米的地方,所以他们把封墓石条都炸了出来。所谓金刚墙就是墓道入口处最外边的一堵用砖石堆彻的大石墙,一般都修建的很高大牢固,是用来防盗的第一道关卡防线。

在西安发现乾陵地宫墓道入口的消息一经传开,立即引起了全国的轰动,特别是对古墓兴趣盎然的文史专家郭沫若先生,这个消息更加激起了他极大的好奇心。他之前主持了对北京定陵的发掘工作,发掘了许多珍贵文物,现在他更加想挖开武则天的坟墓,看看里面究竟有什么稀世珍宝,所以他马上千里迢迢的从北京赶到了西安,准备参与到对乾陵的挖掘工作当中。

这一炮意外炸出三根粘贴着金属物体的石条,专家说炸出帝陵入口了

公元一九五九年,陕西省对发现乾陵地宫入口的这一消息相当重视,他们特别设立了一个“乾陵发掘委员会”,由郭沫若先生来主持,正式对乾陵地宫进行挖掘。通过对乾陵墓道初期的挖掘工作表明,乾陵地宫墓道在梁山主峰东南面的中间处,由堑壕和石洞两部分组成。壕堑深十七米,墓道呈斜坡形,南宽北窄,全长六十七点七米,平均宽三十九米。

后来,经过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工作人员的辛苦挖掘,地宫的墓道被挖出了一个很巨大的三角形状,而且很深,很高,用尺子量一下,足足有17米,六层楼那么高。

这一炮意外炸出三根粘贴着金属物体的石条,专家说炸出帝陵入口了

根据《新五代史·温韬传》记载:“韬在镇七年,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其所藏金宝。而昭陵最固,韬从埏道(墓道)下,见宫室制度宏丽,不异人间,中为正寝,东西厢列石床,床上石函中置铁匣,悉藏前世图书,钟(繇)、王(羲之)笔迹,纸墨如新,韬悉取之,遂传人间。惟乾陵风雨不可发。”所以,我们根据这次挖掘的初步结果和有关的史书记载可以证实,乾陵是一个历经了一千多年从来没有被盗扰过的皇陵。

就在考古人员准备进行下一步的勘探和清理工作的时候,忽然从北京发来了一份电报,电报是国务院发来的,上面明确要求他们立即停止对乾陵的挖掘工作,并把挖开的墓道回填,恢复原来的模样。

这一炮意外炸出三根粘贴着金属物体的石条,专家说炸出帝陵入口了

原来,那时陕西考古研究院把对乾陵发掘的工作计划上报到文化部以后,文化部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因为当时没有是否对帝王陵墓进行挖掘清理的法律法规,所以他们也把这计划交到当时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办公桌上。

周总理接到计划之后,思考了一下,最终他否定了这份发掘计划,因为之前对明朝定陵进行发掘时,一打开墓门令大量的空气进入,立刻使很多珍贵的文物毁于一旦,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这一炮意外炸出三根粘贴着金属物体的石条,专家说炸出帝陵入口了

有了这个前车之鉴,周总理就在报告上批示:“ 我们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作后人来完成。”,正因为周总理的远见卓识,否定了这次发掘,及时阻止了这种破坏文物的行为,这才使这座千年的帝陵保存完好,一直到现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