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电影之都的第一位影后——胡蝶的如梦人生

1936年,有一部电影在青岛热映,引起了社会轰动,这部电影叫做《劫后桃花》。

电影以德占和日占时期的青岛为背景,以一家普通人居的生活为蓝本,讲述了一段人生悲欢离合的故事。故事糅合了凄美动人的爱情,又表现了抗敌爱国的情感,它的拍摄地,是一栋别具风格的别墅。

青岛:电影之都的第一位影后——胡蝶的如梦人生

《劫后桃花》的电影海报

电影的编剧,是当时中国赫赫有名的剧作家洪深先生,女主角则是当时的电影皇后胡蝶,而导演则是被称为"中国电影拓荒第一人"的张石川先生。这栋美丽的别墅,就是今天的八大关景区内的山海关路21号景点,楼因人而得名,被叫做"蝴蝶楼"。

青岛:电影之都的第一位影后——胡蝶的如梦人生

青岛中山路上的山东大戏院

影后胡蝶(1907-1989)自幼与铁路任职的父亲生活在一起,16岁那年,她考入了上海中华电影学校,恰好就是剧作家洪深任教,可能也是由于这段机缘,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的主演就落在胡蝶身上,当然这部电影的编剧依然是洪深先生、导演也是张石川先生。

青岛:电影之都的第一位影后——胡蝶的如梦人生

剧作家洪深先生

洪深先生是民国时期导演、剧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他的故居位于青岛八关山麓的福山路1号,洪深先生来青岛是在1934年,那年他应邀来青接替梁实秋的职务,担任国立山东大学外文系主任。洪深的父亲洪述祖是大名鼎鼎的"宋教仁被刺案"背后的主使人。洪述祖避难来青,曾在青岛建有别墅,名曰"观川台",但后来被日本统治者没收。洪深在青岛时就租宅于福山路。这位大名鼎鼎的剧作家,除了创作轰动一时的巨作《劫后桃花》,据说,他还是香港著名武打影星洪金宝的大爷爷。

青岛:电影之都的第一位影后——胡蝶的如梦人生

电影拓荒者张石川先生

张石川先生(1890-1953),原名伟通,字蚀川,浙江宁波人,是中国第一代电影导演的中坚,一生导演的电影作品达150多部。虽然,他在中国电影史上存有争议,有人说他沦为汉奸,唯利是图,但是他对中国电影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1931年,张石川与友人合资,在青岛的中山路建了有史以来中国人经营的第一家电影院——山东大戏院,就是中国电影院的前身。

青岛:电影之都的第一位影后——胡蝶的如梦人生

影后蝴蝶

演员胡蝶由《歌女红牡丹》一炮而红,又有了洪深先生的加持,在当时中国的默片和早期有声片时代,成为当仁不让的大明星,可谓家喻户晓。张石川执导的电影《劫后桃花》中,她理所当然的担任了女一号。

青岛:电影之都的第一位影后——胡蝶的如梦人生

蝴蝶楼简介,位于八大关景区山海关路21号内

胡蝶一生的遭遇,其中与军统戴笠的故事富有传奇色彩。据说1941年底,身在香港的胡蝶,在去重庆避难时,将随身的几十个大箱子的金银珠宝首饰托运时全部丢失。一直对胡蝶倾慕的戴笠得知此事,为了赢得胡蝶好感,他命人四处寻找那几十箱财物,最后甚至不惜重金,把胡蝶丢失的物品全部原封不动的买了回来,胡蝶为此对戴笠感激不已,与戴笠同居了三年。

戴笠一生风花雪月,唯有胡蝶让他真心倾慕。彼时胡蝶与潘有声已经结婚,1946年初,戴笠逼迫胡蝶与丈夫离婚,曾对胡蝶说"我今生最大的心愿是与你结为夫妻"。结果因缘际会,戴老板飞机失事,与胡蝶的婚事不了了之,胡蝶之后与丈夫潘有声秘密逃离香港,继续生活在一起,可以说是"劫后余生"。

新中国成立后,胡蝶曾短暂复出,出演过几部影片。1975年,她移居加拿大,化名潘宝娟,于1989年在加拿大温哥华病逝,临终时留遗言:"蝴蝶要飞走了……"

青岛:电影之都的第一位影后——胡蝶的如梦人生

蝴蝶楼外景

如今,《劫后桃花》的取景地,已经于2016年4月21日作为八大关景区的景点之一"蝴蝶楼"开门纳客,就在山海关路21号,门票15元。只是作为这部影片的拍摄地,青岛并没有保存到《劫后桃花》的影像资料,只有一些电影海报,可以一窥影后风采,不免遗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