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捐60亿做慈善 想不到美的创始人竟然小学毕业

何享健小学毕业,但建立的美的现市值在千亿左右,应该讲又创造了一个中国奇迹。一般人不太了解这个何老板,因为他非常低调,几乎跟国内企业家没什么来往,也很少接受媒体的采访,更不参加各种论坛,最近引起关注是因为他做慈善捐赠,他捐了美的1亿的股票,再加上20多亿的现金,总共是60亿,这笔巨资引起了大家强烈的关注,大家会看何享健究竟是个什么人?

他捐60亿做慈善 想不到美的创始人竟然小学毕业

7月25日上午,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在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公布 60亿元慈善捐赠计划。75岁的何享健捐出其持有的1亿股美的集团股票和 20亿元现金,注入其担任荣誉主席的广东省和的慈善基金会,用以支持在佛山本土乃至全省全国的精准扶贫、教育、医疗、养老、创新创业、文化传承等多个领域的公益慈善事业发展。

从 23人小厂到千亿集团,何享健带领美的走过了中国家电业走过的所有的路,几乎没走错过一步。而在将企业交给职业经理人后,他潜心慈善,开始了一个成功企业家对社会的回馈。

何享健,1942年出生于广东顺德,小学毕业,务过农、进过工厂,后来成了北滘[jiào]镇的街道干部,计划经济时代,街道办干部负责解决群众就业,但北滘镇上没什么企业,为了“生产自救”的念头,1968年5月,何享健联合23个居民,筹集5000元创办了生产塑料瓶盖的“北滘街办塑料生产组”,何享健担任组长。

这样的生产组在当时属于灰色地带——归属集体经济但又游离于计划体制之外,随时都有被迫关门的风险。为了让生产组运转下去,何享健常年背着产品坐火车奔往全国各地,因为没有钱住旅馆,澡堂和车站成了他的落脚点,随身的红糖水就是早餐。

此后12年间,这家小作坊一直在政策和经营的夹缝中艰难求存,到70年代末期,改革开放,港澳同胞回故乡探亲带家电已成时尚,外商投资的合资企业大部分也选择家电行业,风潮之下,何享健将小作坊变成了一个电器厂,从为当时的名牌“钻石”电风扇生产配件,到仿造香港澳门市场上流行的“鸿运扇”,何享健开始了他的家电业之路,1981,工厂更名为顺德县美的风扇厂,何享健任厂长。

他捐60亿做慈善 想不到美的创始人竟然小学毕业

两次“全国第一”

顺德是著名侨乡,1970年代末期,港澳同胞回故乡探亲带家电已成时尚,外商投资的合资企业大部分也选择家电行业。风潮之下,何享健让工人买回100套零件,组装生产金属电风扇。1980年11月,再次更名后的“顺德县北滘公社电器厂”生产出第一台40厘米台扇,命名为“明珠”牌。一年后,企业又变更为“顺德县美的风扇厂”,何享健任厂长,员工251人,年产风扇13167台,总产值328.4万元,利润41.8万元,经营状况发生根本转变。1984年,美的研制出全塑风扇,并在此后两年的风扇大战中脱颖而出。站稳脚跟的何享健又将目光投向空调。1985年4月8日,美的成立空调设备厂,但因超出当时消费水平,直到1987年仍无起色,每月产量长期在200台左右徘徊。由于资金短缺,公司只得向员工几千一万地借钱渡过难关。直到1988年,美的获得自营进出口权,产品进入海外市场,企业境况才得以改善。因为出口业务量暴增,美的在当年实现产值1.2亿元,成为顺德十家产值超亿元的企业之一,其中出口创汇达810万美元。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顺德率先进行综合配套改革,核心内容就是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在“靓女先嫁”的政策支持下,比美的规模大、牌子响的企业都在观望推辞,何享健却热情积极,主动找政府要求试点,终于争取到顺德唯一的股份制试点名额,成为中国第一家完成股份制改造的乡镇企业。

这一年,美的销售收入已经超过7亿元。虽然何享健当时对股份制改造理解得并不深,也不太懂股票,但他敏锐意识到“一个企业的进步、规范需要股份制改造这种代表未来方向的手段”。他不无自得地说:“我这个人看问题一直比较超前,什么事都要看得远一点。”

1993年,美的登陆深交所,成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乡镇企业,成功募得12亿资金。两次“全国第一”,足证何享健的长远眼光。

与很多白手起家的中国商人不同,73岁的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选择在“企业外”培养自己的儿子。

何享健唯一的儿子何剑锋,多年来无意涉足美的的经营,在2012年美的集团更朝换代中,仅以董事身份,位列在新一届美的集团董事会的10名成员之一。但这一切,似乎并不阻碍何剑锋在美的集团之外的商业江湖中“锋芒毕露”。

8月初,低调匿身投资圈的何剑锋,因为旗下4个基金账户被监管部门限制交易一事突然卷入做空漩涡。自此,何享健、何剑锋父子多年来在金融领域的布局浮出水面。相比利润微薄、竞争激烈的家电制造业来说,何氏家族运筹帷幄,精心布局的另一个“隐形美的”,前景似乎更为广阔。

“美的绝不会做成家族企业。”早在将美的集团交班给职业经理人方洪波之前,何享健就多次在公开场合如是说。这种大度放权的管理方式,被业内视为家族企业转型的典范。

但在现实里,传统的企业管理思维仍难以抛弃。退居幕后的何享健,仍然掌控着美的的战略方向。而更鲜为人知的是,何家的子女虽然不直接参与经营,但在美的的生态链里,他们的身影却无处不在。

他捐60亿做慈善 想不到美的创始人竟然小学毕业

何家的女人们

如果说何大少已经足够神秘,那何享健身边最为亲近的三个更为低调的女人,同样构成了美的财富的一部“外史”。

实际上,为了更好推进企业的现代化,早在1990年代初,何享健就劝退了在1968年跟他一起创业的元老们,有些文化程度不高的老战友,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只得无奈离去,这当中就包括他的妻子、当时的仓库管理员梁凤钗。

在何氏家族中,何享健的儿媳、何剑锋的妻子卢德燕虽然不参与企业管理,但却作为股东获得部分股权的传承。

美的集团2015年一季报披露,美的集团控股股东为美的控股有限公司,持股35.49%,美的控股由何享健实际控制,持股94.55%。美的控股剩余的5.45%股份,则是由卢德燕持有,2009年,卢德燕就曾以19亿元的身家跻身胡润女富豪榜的第42位。

何享健的两位女儿在家族中也占据重要的地位。大女儿何倩嫦实际控制的合肥百年模塑科技有限公司,同时,何倩嫦与其妹妹何倩兴,均为合肥市会通新材料有限公司的自然人股东。上述企业主要生产模具、塑胶制品,属于美的集团的上游产业。

今年73岁的何享健在古稀之年放弃了美的集团的管理权。现在,虽然何享健仍是美的的控股股东,但除了把控集团大战略方向之外,何享健对接班者方洪波管理能力给予了极大的信赖。何氏家族与美的集团逐渐弱化的现实,正是美的集团逐渐“去家族化”的证明。

“就美的集团本身的表现来说,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健康程度是变高了,实际上何氏对美的的影响是在缩小,而不是在强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