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文明村的「三治經」

全國文明村的“三治經”

——記榮成市嶗山街道地寶圈村黨支部

◎記者 王玲 通訊員 尹方銳

在榮成市嶗山街道地寶圈村,村委會院內的善行義舉“四德榜”,記錄著村民身邊的一件件好人好事,印證著這裡融洽的鄰里關係和淳樸的民風。

近年來,在村黨支部的堅強領導下,地寶圈村逐步探索形成了以信用體系建設為核心,自治為基礎、法治為保障、德治為引領的“三治”融合村級治理模式。去年,該村獲得全國文明村稱號。

全國文明村的“三治經”

地寶圈村新貌。 資料片

村規民約

樹起行為標尺

在地寶圈村,有一大變化被村民廣為稱讚:與往年相比,今年村內辦酒席的場次減少85%左右。推動颳起這股文明新風的,是村裡制定的村規民約。

近年來,地寶圈村黨支部在入戶走訪、徵求意見、村民大會討論等基礎上,將文明城市創建、社會公德、紅白理事會、禁毒禁賭、調地拆遷等全面納入進來,以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文字口訣形式,形成一份全體村民“簽字承認”的村規民約。

這些村規民約就是村裡的“小憲法”,為廣大村民樹起一把行為標尺。依據村規民約,地寶圈村列出具體的守信行為和失信行為,並進行賦分。村裡成立由村幹部、村民小組長為成員的信用管理議事會。村民小組長為信息採集員,對村民的日常行為進行記錄,發現失信行為先發放失信提示書,要求規定時間內改正。村民在規定時間改正不扣分,反之要扣分。村信用管理議事會每月25日召開成員會議,逐項對採集的守信失信行為進行確認,記錄到個人誠信檔案中,並在村內公示上報。

地寶圈村把村民信用應用到村務活動參與權和村民福利上。通過近三年的村民信用管理,該村發生了很多變化。比如,在美麗鄉村建設上,家家戶戶房前屋後都成了自己的環境衛生責任田,村民愛護環境的意識明顯增強。

法治保障

權力曬在“陽光下”

信用是基礎,法治是保障。為此,地寶圈村積極探索法治鄉村新路子,推出建立小微權力清單、應用“互聯網+”等創新舉措。在小事小錢上村委主要幹部可以決定;事稍大、金額稍高的就要兩委會議商定;金額很大、敏感度高的事要黨員村民代表說了算,這是地寶圈村小微權力清單管理的生動體現。

近年來,該村規範村級六大類51項需經過黨員村民代表決定的具體事務流程,配套村級會議“公佈議題-主要負責人說明-涉及人員解釋-現場討論-發表意見-舉手表決-公佈結果-落實”八步工作法,把權力曬在“陽光下”。

針對傳統“三資”管理中容易出現的“家底”不清、“跑冒滴漏”等問題,地寶圈創新“3+2”管理模式,“3”就是建立資金管理、合同管理、資產資源管理三個平臺。“2”就是村務督查和集中審計。每年3月為集中審計月,聘請第三方中介機構進行審計,審計結果和審計問題全部公開。

著眼於用法制破解治理難題,地寶圈村一方面強化法制宣傳,形成人人學法、懂法、用法的社會氛圍。另一方面成立以治保主任為組長的常年治安巡邏小組,加強對村內的巡邏力度,堅持每半月組織一次矛盾糾紛集中排查,確保村風民風穩定有序。

德治引領

人人爭當先進

鄉村治理不僅需要以自治為核心,法治為保障,還要將德治作為引領,使德治成為基層治理工作的好幫手、和諧鄉村的潤滑劑。

社區服務中心、文體健身廣場、老年活動中心……在地寶圈村,各種場所一應俱全,為豐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搭建了平臺。同時,村裡成立腰鼓隊、秧歌隊、舞獅隊,經常開展文體活動,活躍鄉村文化。

地寶圈村還通過評選好婆婆、好媳婦、環境衛生標兵等優秀“四德”典型,將“樹典型、揚正氣、傳遞正能量”活動作為促進村莊和諧的抓手,建立“善行義舉四德榜”,樹立一批優秀典型。

地寶圈村將信用管理納入村民日常生活中,從建設用地,到鄰里關係、贍養老人等都納入賦分範圍。結合誠信建設,評選出誠信示範戶25個,發揮榜樣帶頭作用。如今,誠信檔案已成為村民的第二張身份證,人人爭做好事、人人爭當先進已蔚然成風,失信自己買單、守信處處方便已成為共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