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瓯江北岸淤积严重,江心屿或成半岛?

瓯江北岸淤积严重,再不整治,江心屿将成为瓯北滨江公园的一部分。

有知情者透露,近40多年来,瓯江大部分水流经江心屿南汊单向冲刷,导致北汊逐渐淤积,如今每逢落潮泥沙滩裸露江面。长此以往,再过几年这座千年孤屿或成半岛。

  水流为何“厚南薄北”,北汊继续淤积有何隐患,“孤屿成半岛”是否过虑?记者对此进行了一番调查。

现状

北汊水深过浅,渡轮需绕道渡江

温州瓯江北岸淤积严重,江心屿或成半岛?

原因

航道整治,人为调整南北汊水流比

  为什么江心屿南北两侧水深相差如此巨大?

  市港航局航道航政处相关工作人员解释,这与江心屿南北两侧水流比有密切关系。河道的水流比重越大,水流量大且流速快,水中的泥沙不易淤积下来,还会冲走水下的泥沙;水流比重小,则水流量小且流速慢,水中的泥沙就会不断淤积。

  据市水利河口研究所提供的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6月江心屿南汊北汊涨潮水流比约为82:18,落潮水流比约为84:16,南汊分流比明显偏大,因此江心屿北汊越来越浅,而南汊越来越深。

  然而,据历史记载,从1953年至1970年,江心屿南汊北汊涨潮水流比从47:53逐渐缩小到26:74,落潮水流比从55:45逐渐缩小到26:74。也就是说原先江心屿北汊的水流大于南汊,为何如今颠倒了过来?

  原来,上世纪70年代,温州老港区设置在如今的市区望江路安澜码头附近,在当时南小北大水流比下,南汊的老港区也出现了泥沙淤积、船只难以通行的情况。为了保护老港区的几个码头,当时的温州港务局实施了瓯江航道整治工程。

  该工程一期在如今东瓯大桥西侧的瓯江水面下,从瓯北上村至江心屿西端,南北方向拦了一条超过3公里的丁顺坝;二期在瓯北龟山拦了两条400米和600米的坝,位于如今瓯北客运码头东西两侧。

  这些坝人为地阻碍了流向江心屿北汊的水流,使通过南汊的水流增加,从而改变了南北汊水流比。经过40余年的潮起潮落、江水冲刷,原本泥沙淤积的瓯江南岸,如今水深远远超过北岸。

对策

有专业人士建议整治瓯江水下坝

  10月9日一早,记者趁着瓯江低潮位,在瓯北王家圩滨水公园的岸边找到了一条坝。8时30分前后开始涨潮,可以明显地看到水流经过时被坝阻拦形成的水花。在附近工作的陈先生说,天文大潮低潮位时,该坝露出水面有一米多高。另外,记者查阅卫星地图,也能清晰地看到低潮位时瓯江上露出来的这几条潜坝。

  几年前,有专业人士就此问题进行过调研。他认为,早些年温州老港区的几个码头已陆陆续续往瓯江口方向迁移,此前为保护老港区而设置的航道整治工程已失去意义。而原先航道整治设置在瓯江中的坝,除了使得江心屿北汊泥沙过度淤积形成半岛,以及影响瓯北航运安全等问题外,还会产生江心屿南汊过度冲刷,导致瓯江南岸防洪堤安全隐患,建议对航道整治工程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影响河势、航道和堤防安全的丁顺坝。

  潘建光说,多年来,永嘉轮船公司也曾就此问题向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汇报,希望拆除上游的坝,增加江心屿北汊的水流,但至今未得到明确回复。

  对此,市港航局航道航政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拆除瓯江水下的坝需要考虑航道港口、两岸防洪堤安全、沿岸的围垦工程等各方面因素,而且涉及港航、水利、属地政府等多个单位,需进一步综合考虑,协同解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