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雨,天气凉快了,在家又看了一遍87版的《倩女幽魂》。二十多年前的电影了,之前也已经看过了很多遍,但看的时候,还是禁不住被牵着走,被倾倒,被打动。也许这才是经典吧。
其实细究起来,87版来来去去就这么几个人物,就这么几个场景,无论道具、特效,都显得简陋。如果换到今时今日的某一部电影,多半逃不掉被观众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命运。但不是这一部——这不是因为怀旧。
看过就知道,87版的每一个镜头都散发着强烈的自信,是绝对把创作者自身凌驾于种种技术手段之上的。电影里燕赤霞以气御剑,电影外则是徐克以气御剑。这种气说来玄妙,却正是点石成金之源。
87版的饱满、充沛、纯粹、有力,令得只三两处景匆匆交代的小环境,俨然便是人鬼难分的大世界,让观众沉浸于其中宁采臣和聂小倩的爱恨纠缠,为之魅惑,为之感动,而根本无暇顾及其他。这种动人的力量,正是根源于创作者的大气魄。
至于新版的《倩女幽魂》,在技术上自然要比从前高了许多,但世易时移,编导的心气与二十多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语,工丽的画面背后,是剧情、人物和境界上的苍白无力,元气尽失——未必是叶伟信的问题,新版连一个鬼字都不能讲,而不得不曲解成所谓狐妖,其他足可想见。
打一个比方,87版好比是一个洒脱的行者,用舍由时,行藏在我,绝不看他人脸色,但又绝对相信自己的作品对观众有着足够的吸引力;而相比之下,新《倩女幽魂》则像是一个托前人之钵到处混饭吃的纨绔,或许衣着光鲜,但处处流露出摇尾乞怜之态。要知道,有尊严才有艺术。
姜文拍《让子弹飞》,说"站着就把钱挣了"。87版《倩女幽魂》也是如此,站着就让你笑了,让你感动了。新旧两版一跪一站,姿势不同,力量当然也就不同。
这充沛不止是徐克的。所谓尽皆过火,尽皆癫狂。香港电影的气派,其实就是从这肆无忌惮里来的。落了下乘的,自然会变成毫无章法的乱炖;但那种藐视一切的骄傲,突破一切绳墨、以气御剑的香港电影独门武学,也正是得益于此。
午马版的燕赤霞能在《倩女幽魂》里高歌一曲,不仅不会让人感觉突兀与好笑,相反,你会在其中体会到一种逼人的元气淋漓和发自内心的感动。87版燕赤霞的不可超越不仅是属于午马的,更是属于那个自信而张扬的时代的。不信?放到今天,你让古天乐唱唱看?不雷死你才怪。
不是故意贬低新版的《倩女幽魂》。这二十多年里,创新的不止是技术,老去的不止是演员。有一个词叫做"地气"。好电影要接得住地气。什么是地气?地气不是基情和三角恋,不是人造的流行语,不是什么网络上扒的段子……
要不然,一部古装的,讲才子佳人妖精狐鬼故事的电影,有什么地气?其实"地气"两字,说到底是"现实"这个词的变体。所谓"画妖画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前一句是说形式技巧,后一句说的才是立身之根。87版《倩女幽魂》之所以超越时间,成为经典,其原因之一就在于它并不以虚幻的人鬼恋故事自限,瑰丽浪漫之外,忧愤深广,寄托遥深。然而这种创作的自由度,却不是今天的电影人能享受到的。
写鬼无非是写人,审查制度不让你写鬼,不是怕你迷信,说到底是身歪偏要树正影,怕你含沙射影借鬼讽今。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可惜今日所谓地气,早已不是土地之"地",而是自我阉割画地为牢之"地"。这样的现实面前,叶伟信纵使不服,又能奈何?
两版《倩女幽魂》先后上映,其中的意味,或许并不止跟风怀旧那么简单。对87版的《倩女幽魂》而言,看过的毋庸多说;没看过的则有福了,可以带着全新的体验在大银幕上第一次领略到这部经典电影的风采。那是香港电影最好的时代。
閱讀更多 牛牛小雞影院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