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教育,有何不可?

神童教育,有何不可?

如何避免“傷仲永”?

文 / 涼爽

1978年3月9日,從全國各地選出了21名少年,他們最大的16歲,最小的只有11歲,組成了首個“少年班”,被送入位於安徽省合肥市的中國科技大學。

在這些孩子裡,寧鉑、謝彥波和干政很快成為了家喻戶曉的三大“天才神童”。長大後有超過70%的校友活躍在全球經濟、IT、金融等領域。40年過去了,寧鉑出家為僧,謝彥波和普林斯頓導師鬧翻,干政患上精神疾病。

他們發生了什麼?

神童教育,有何不可?

神童教育,有何不可?

那些贏在起跑線的神童們

對神童們來說,伴隨著天賦的是人民的希望使命、時代的簇擁和無限的風光。小小年紀的他們被推到了一個他的年齡無法承受的高度和矚目。

對於這一切,寧鉑並不快樂,他不斷想離開。2002年,38歲的寧鉑於五台山出家為僧。

他說:“那時我只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孩,長期接受的教育又是順從、克己復禮,因此痛苦充溢著我的內心。那些年我就是在壓抑自己的個性中度過的。‘神童’剝奪了我許多應該享有的生活和娛樂的權利。”(摘自搜狐網)

神童無一例外都在小時候展現出高光時刻,能力甚至比成人更為驚人。

10歲考上大學的遼寧神童張炘煬,在碩士論文答辯前說父母不在北京買房,他就不參加答辯不考博士;14歲考入大學時的王思涵,畢業考試時僅英語及格,遭遇了退學;4歲學習完初中課程、13歲考上大學的魏永康,母親代勞他生活的一切甚至陪讀餵飯。他在碩博連讀期間,因生活自理能力太差等原因被退學。

英國米德爾塞克斯大學從1974年開始,長期跟蹤極具天賦的210名兒童,最終發現只有3%取得大眾意義上的成功。

神童教育,有何不可?

神童教育,有何不可?

高智商的天才,生活的“白痴”

神童的超常智力,除了可以給他們帶來明星般的待遇,同時也讓他們在社交生活中遭遇碰壁。

美國兒童心理和行為矯治專家們研究證實,天才兒童在學習能力有著超高天賦,但他們的“情商”等能力未必高,他們在人格和身心健康方面會存在著其他問題,心理上也遠未發展到成熟階段。

由於這些孩子有著與常人相異的求知慾和處事方式讓他們容易遭到孤立。

素質教育的欠缺、挫折教育的缺失、被社會過度吹捧,持續影響到了他們往後的生活、學業和事業。對於這些有著高智商的標籤的少年來說,父母評價“我孩子那麼聰明,很快學會的”的誤區讓“缺失的情商”和“缺少的社交”成為了阻礙他們持續成功的絆腳石。

關於上文的神童魏永康,脫離了母親的照料,他無法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學習,他徹底奔潰了。

少年班的班主任汪惠迪說:“他們在上學時沒能養成好的心態,沒有平常心。這種缺陷不是一時的,而是終生的。”

神童教育,有何不可?

神童教育,有何不可?

教育,順其自然

我國數學家陳景潤每天細心聆聽兒子的上學經歷,聽從其興趣和喜惡,從不強行規劃和控制兒子的發展方向。

老舍先生非常珍視兒童的天真,他談到自己第二個女兒小雨的教育:“至於小雨,更宜多玩耍,不可教她識字;她才剛4歲呀!”

急功近利、揠苗助長相反是順其自然,而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作為成人你也不願意被人逼迫著學習吧,何況是他不喜歡的。

一些父母為孩子的現時進步和長遠發展孜孜不倦地“效勞”,孩子上了一堆的課外班、興趣(父母的興趣)班,與爸媽認識的所有人比成績。我們一味追求“光宗耀祖”、“出人頭地”、“望子成龍”的情結,得到“神童”的稱呼,也帶來了負擔和壓力,同時卻讓孩子失去了平常心。凡事過猶不及。“神童教育”是違法教育規律的,未必利於發揮孩子的潛能和創造力。

英國米德爾塞克斯大學的瓊·福利滿教授說:“童年時代的歡樂和創造力是取得一切偉大成就的基礎”。最好的神童教育是來自父母的教育,我們為孩子開設自律情商與學習方法特訓營,十週時間,幫助孩子們增強堅毅能力,提升專注能力和掌握學習方法,形成主動學習的習慣,提升情商。

神童也是人,神童教育不是超前教育。要想孩子好,請順其自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