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改变孩子,请先审视自我

想改变孩子,请先审视自我

文 / 凉爽

荣格曾说过,如果我们想改变孩子,首先要审视自我,看看是否可以更好地改变自己。

很多父母会因为孩子不爱说话、脾气暴躁、顶撞父母、厌学、专注力差等问题求助心理咨询师,他们只是想利用心理咨询来解决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却忽略了父母自身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深远影响。

想改变孩子,请先审视自我

想改变孩子,请先审视自我

孩子的改变,需要父母先作改变和配合

在心理咨询的亲子教育咨询中,最常见的现状就是母亲才是家庭里的一家之主,管理所有的大权,咄咄逼人,而父亲的角色、地位和作用被忽视。孩子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不爱说话、挑食、自私任性、暴力、不讲道理、没礼貌,孩子不受父母管教,母亲控制孩子,父亲无力教育孩子。

孩子与父母生活将会长达十几年,甚至更长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在孩子早年心理发展中,我们经常听到这些声音:“母亲决定成人,父亲决定成材”、“孩子是父母的缩小版”、“孩子身上的问题是父母的投射”……这些话都是有一定的根据的。

母亲的性格因素、孩子与母亲关系的亲密程度和优质程度,几乎决定了孩子是何种依恋型人格,影响到孩子的未来是否有足够的安全感、快乐感和成长动力。而父亲的角色作用是建立勇气和坚毅,父亲是孩子成长方向和自我认同的重要引路人。

母亲严厉父亲宽容,或者母亲慈祥父亲严格都不是最优的家庭模式。

父母需要维持一个平衡而稳定的关系,而不是一方严厉又强势,一方宽容又顺从,孩子会把一个关系“倾斜”的家庭当做是一个正常的家庭,学习成为一个脾气暴躁或者唯唯诺诺的人,还可能会变成与同性父母一方性格截然相反的人。

“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这样说过。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习惯的确能够改变和决定人的一生。在育儿咨询中,改变孩子的品行要从改变父母开始。如果父母本身不愿意配合咨询师,在自身行为、认知以及育儿策略等方面不做出改善的话,那心理咨询师也无计可施了。

想改变孩子,请先审视自我

想改变孩子,请先审视自我

孩子挑食,还不是因为你去市场只买自己喜欢吃的菜;

一个喜欢指责和抱怨的孩子,父母最喜爱批评和挑剔别人;

孩子做作业不认真,成绩不好,找一找自己的毕业证书,是211、985吗;

孩子不礼貌,父母有没有“粗”口成章的坏习惯?

别以为孩子的问题只是孩子自身的,与大人无关。也别说什么“我被爸爸妈妈从小打到大/我爸爸妈妈不管我,我不也是这么走过来了吗?我的孩子一样可以健康长大……”

孩子的坏习惯,很大可能是父母引起的,孩子的品行与家庭密切相关。我们常常对孩子行为表现感到不满,事实上是对自己感到不满。

即使有些家长已经理解到孩子各种问题的根源在父母身上,“我知道这个行为是错误的,正因为我在这个坏习惯上栽了不少的跟头,所以我不希望我的孩子跟我一样走弯路!这么多年了我也一直沿袭这个行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的孩子不同,他们还小,容易改变,可以变好”……

他们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去宽容自己、原谅自己,但却要求孩子做出改变,这是不公平,也是无效的。

父母对孩子有诸多的要求和期望,并不意味着就是真正爱孩子。要求和期望的潜意识是恐惧,父母恐惧孩子将来一事无成,更深层次是害怕孩子碌碌无为无法赡养老年的自己。唯有强迫孩子尽量优秀才能弥补父母缺失的安全感。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家长自己先做到做好才有有说服力,才能正确引导孩子,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教育孩子,也是自省。对于有成长自省和觉悟的家长来说,教育孩子是自己中年时期的重要目标,自我教育更是终极目标。当你把自己教育好了,孩子再差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从孩子能独立行动开始,他们就极力在努力探索这个世界,他们一切行动背后最根本的目的都想获得自主感,完成个体的自由和独立。每一个叛逆期,是对父母的挑战,更是一次升级,蜕变。

想改变孩子,请先审视自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