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劍,哪些股票穿越牛熊?

紅刊財經 陳繼豪

2018年早已過半,五窮六絕七翻身這句股市諺語似乎並沒有應驗。雖然七月最後一個交易日大盤月線收出一根十字星,但依然沒有擺脫向下趨勢,市場悲觀情緒繼續蔓延,交易量萎縮明顯。

十年磨一劍,哪些股票穿越牛熊?

對於下半年的市場運行趨勢,各方存在極大分歧,筆者暫不分析下半年行情,我們還是把注意力集中到弱勢格局下,哪些股票最抗跌,最能穿越牛熊。

酒水飲料、醫藥股創越牛熊

筆者統計了從2007年到2017年,這10年的跨度,兩輪牛熊週期裡,藍籌股的市場漲跌幅數據:

十年磨一劍,哪些股票穿越牛熊?

從表中可以看出,十年裡收益最高的是恆瑞醫藥,達到了1572%;其次是伊利股份,漲幅986%;此外,貴州茅臺漲幅473%;五糧液漲幅133%。從這個漲幅榜可以看出,穿越牛熊的是酒水飲料和醫藥股。

對於大盤中流砥柱的金融股而言,分化很嚴重。銀行股漲幅最大的為浦發銀行,達到58.99%,招商銀行僅僅上漲了10.17%,民生銀行漲了22.09%,興業銀行漲了13.74%。而四大行卻都是跌幅居前,工行跌19.48%,建行跌25.23%,中國銀行跌31.8%,農行上市較晚,只有七年,但還是正收益,漲幅39.87%。保險股表現最好的中國平安10年漲幅僅僅5.26%。中國人壽更是跌幅達到60.18%。

其他行業就更不行了,基本都是負的。大盤方面,以上證為例,2007年初上證指數2675點,2017年底是3307點。10年漲幅23.6%。

我們再把時間拉近點,看看2015年到2018年6月的數據,更加直觀。

十年磨一劍,哪些股票穿越牛熊?

從上表可以看出,最近三年漲幅居前的是食品飲料和家電板塊。其實醫藥股表現分化很嚴重,恆瑞醫藥,片仔癀等漲幅超過1倍多,均創出歷史新高。而傳統行業的個股市場表現則明顯處於弱勢,基本平均跌幅都在40%以上。

公募基金重倉大消費

我們再來看看最新公佈的公募基金2季度持倉情況就更加明晰了主力資金的偏好

十年磨一劍,哪些股票穿越牛熊?

從這張圖表可以看出,公募基金的重倉股依然圍繞大消費佈局,前10大重倉股中,消費股佔比達到70%。這就不難理解這些股為什麼走勢能穿越牛熊了。

我們看完A股的數據後,再來看看外盤這幾年的走勢。

十年磨一劍,哪些股票穿越牛熊?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這三年來世界主要股票市場表現我們看了無地自容。以美國股市表現最強,連經濟十分脆弱的俄羅斯漲幅都在22.92%。印度漲幅33.63%。而我們的A股,墊底不說,跌幅還超過40%,和美國股指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這和我們的經濟增長速度嚴重的不相匹配,不能不說我們的股市是最叫人看不懂的另類。

筆者把這幾個圖仔細的做了分析,能和世界主要股票指數走勢相匹配的,就是上面所列的一些基金重倉股了。尤以食品飲料的42.2%漲幅媲美漲幅前列的美國納斯達克和道瓊斯指數。

醫藥後勁十足 保險成長誘人

10年磨一劍,我們通過這些數據,可以清晰的看到這10年來我們所磨的劍,哪些戰勝了對手,哪些還在磨。這幾張圖表向我們揭示了主力的投資主線圍繞著哪些行業在佈局和建倉,也為未來我們的投資策略做了前瞻性的預判,筆者認為,未來10年,隨著消費升級的深化,通脹的加劇,大消費依然是重點關注的對象。

而筆者更加看好醫藥股的後市表現,上面表中僅僅體現恆瑞醫藥股的表現,筆者統計得知10年裡還有幾家醫藥股漲幅巨大,如康美藥業漲幅29倍,長春高新28倍,仁和藥業24倍,華東醫藥22倍,復星醫藥10倍。這些醫藥股的漲幅遠遠超越了食品飲料行業。而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到來,醫藥行業的發展後勁依然十足,值得重點關注。

筆者也看好與之相關的保險板塊,保險行業未來的前景將以跳躍式發展。中國平安作為行業龍頭,10年的漲幅微小,但業績每年都以雙位數增長,估值也處於歷史最低位。因此,僅從安全邊際考慮,是不錯的配置品種,而最重要的是它的成長性,實在太誘人了,後十年的漲幅可能將是驚人的。

銀行板塊從前十年的表現延伸去看,成長性明顯缺乏優勢。後10年的發展肯定不如上述的幾個板塊成長性高,但從估值角度看,確實處於價值的窪地,從資產配置的角度講是可以買的。隨著MSCI的進入,外資也在加緊佈局A股市場,數據表明,上半年北上資金淨流入達到1900億元。而這些資金配置都是圍繞大消費展開的。

因此,投資需要溫故而知新,總結過去,展望未來,這樣你的投資之路才不會走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