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规化不出又将如何?

现在大家关注的,莫过于雄安新区的总体规划了。为什么关心?一般普遍认为:一是规划不出,拆迁补偿就没有定准星;二是规划不出,修路、修河、修淀、修堤、建房就没有参照系;三是规划不出,管理体系、管理政策就不能循源据典。一句话,就是那张“蓝图“。一张蓝图干到底,没有那张蓝图,就没有办法干。其实,不尽然。因为,蓝图是落在了文件上,是落在了纸上,是确定了的。再明确一点的说法,就是“盖章“了。规划出台,就是草图正式化了。我们惯性思维中,必须做的,就是盖了章的文件。但往往是,盖章的文件也不一定得到完美执行。在执行中,或夹带了私利,或偷工减料,或重点漂移,往往执行六、七成就非常不错了。没有盖章的文件,即使理念非常正确,道理非常清楚,也不会去做。那么,文件形式上的出台,就不一定非常重要了。出台不出台,理念就在那里,原则就在那里。理念是什么?原则是什么?理念、原则就是灵魂,就是判断是非的最高标准。


雄安规化不出又将如何?​于是,我想起了海尔很早的一个案例:著名的海尔文化有一条理念 :让用户满意,让下道工序满意。还有一条:下道工序给上道工序发工资。什么?这个太普遍了,太常见了?但是,实践到位,却是很难。可能经历一场大讨论。海尔就是经历了一场大讨论,才让“让用户满意,让下道工序满意”深入人心,才造就了伟大的民族品牌“海尔”。这场讨论的起因是:设备部引进了一台设备,按标准调试完成后,交给制造部使用,但是制造部认为调试没有到位,拒绝接收。谁是谁非?设备部认为:按照文件规定,按调试标准来说,设备部完成了任务。设备不好使,制造部可以自己再调试,不能拒绝接收。制造部认为:我不满意,我就不接收。双方争执不下,于是海尔就此开展了全企业的大讨论。每个部门、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观点,并刊登在“海尔报“上。讨论的结果是:海尔的文化理念是判断是非的最高标准。也就是“让下道工序满意“的理念是判断此事件的最高标准。而调试标准也就是文件规定,是必须做到的,是最低标准。设备部按调试标准完成了任务,只是完成了最基本的任务,想达到高标准,符合海尔理念,就必须让制造部满意。真理越辨越明。讨论的结果,让全海尔人明白了什么是“让下道工序满意“,什么是”让用户满意“。最终的结果,设备部服气地和制造部沟通,什么地方不满意,重新调试。最后,让制造部满意了。这说明,落在纸上的制度、标准,是必须要做到的最低标准,而文化理念才是最高标准。说到高标准,是不是和“雄安质量”联系在一起了?“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 高点定位”,这是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总原则。智慧之城、创新之城、生态之城,等等,一年来,这些理念已经早就高调亮相。整体规划也是在这些理念之下进行的。并且,还有更具体的理念,如蓝绿相间、城乡融合、不建水泥森林、不走房地产开发的老路、让人民有获得感、积分租房,等等。而且,今年以来新闻联播已经多次播出雄安新区的规划进展情况,不断重点强调建设理念。刚刚结束的两会,国家发改委何立峰主任,专门答记者问,阐述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一再强调,白洋淀的生态保护:截污清淤,防洪筑堤。理念是行动纲领的灵魂。本文立意“规划不出又何妨”,并不是说规划不重要,说的是理念更重要,让理念指导行动,一张蓝图才能够干到底。也就是说,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理念指导下,即使没有规划出台,没有争议的重大项目也会推进。如白洋淀的污染治理,如京雄城际的建设,如雄安市民服务中心的建设,如白洋淀上游河流的治理,等等。特别是污染问题,不能等,多等一天,污染就多一分,伤害不知多几分。防洪筑堤,什么时候都是重要工作,即使没有新区,也应该按科学规律、客观规律办事。要建设好“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雄安,就必须理念高于一切,用理念指导规划,指导行动,用理念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在空地上建新城,而且是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也是机制体制先行先试区,全国模范标杆区,开天辟地,没有过往经验,而且需要协调的重大利益交织,需要建立的利益关系繁多。又是“千年大计”,不允许摸着石头过河,有“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意味。此景此情下,理念就显得更加重要。只要是符合理念的,就是正确的,就可以加油干。只要是不符合理念的,就没有必要纠结。理念就是‘纲“,具体行动如图纸、如文件,就是“目”,“纲举目张“。就如同一把剑,心中的那把剑,永远比手中的那把剑重要。“手中无剑,心中有剑”才是最高境界。来源京津雄城市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