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松控股發力西部:集合資源碎片,形成「3+2」模式

雪松控股發力西部:集合資源碎片,形成“3+2”模式

 雪松控股在雲南麗江打造的大研花巷項目,把散落在行業各處的資源碎片、文化碎片、模式碎片進行重構組合。資料圖片

近些年,傳統制造業面臨巨大變局,眾多企業尋求跨界創新,嘗試著進入第三產業,轉型城市運營商。比如,大宗貿易領域的“頭部”企業雪松控股,在近些年不但在其傳統領域進一步做強、做大,而且在新進入的文旅產業領域,也步步為營,在擴張自身戰略版圖的同時還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以“強根造血式”扶貧,實現企業和貧困地區的雙贏局面。

 集合資源碎片,形成“3+2”模式

近年來,雪松控股集團提出了“重構產業價值,堅守未來主義”的戰略方法論,專注中國產業轉型和消費升級,緊貼國家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戰略,向文旅產業擴張自己的戰略版圖。

雪松控股旗下擁有供通雲供應鏈集團、化工集團、文化旅遊集團、君華地產集團、社區生態運營集團和金融服務集團等六大產業集團,分別代表著雪松控股目前涉及的六大板塊。

而文化旅遊作為雪松控股近些年來的戰略創新點,自成立至今已取得較大成績。根據雪松控股官網資料顯示:其文旅集團涵蓋線上B2B交易及線下旅行社全渠道,2017年服務遊客500萬人,到2018年將超過2000萬人,成為中國最大的B2B+ERP平臺。

目前,雪松控股在文旅領域已經擁有較為成熟的商業模式,其在雲南麗江打造的大研花巷項目把散落在行業各處的資源碎片、文化碎片、模式碎片進行重新組合。

“以住宿為例,雪松的文旅小鎮秉承當地傳統文化、結合周邊自然環境,運用現代設計理念,打造傳統文化和現代生活方式完美融合的主題酒店、客棧、民宿。”雪松控股集團有關人士向新京報記者表示,其文旅項目以地道的住宿、地道商業、地道演藝、本土文化和本土資源這五個維度來吸引遊客資源,從而形成雪松文旅獨有的“3+2”模式。該項目正越來越多地得到來自行業與政府的關注。

 文旅佈局劍指西部

值得一提的是,6月10日,陝西省西安市政府在廣州與雪松控股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開啟了其文旅產業的全國化佈局之路。不僅如此,根據西安市政府與雪松控股簽署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雪松將積極配合西安“追趕超越”發展戰略,在城鎮化建設、城市中心區域開發、文化旅遊、軍民融合、大宗商品物流與交易等領域與西安市展開深度合作。

雪松控股董事局主席張勁在發佈會上表示:“雪松控股規劃將西北總部建在西安,把雪松在大宗商品智能供應鏈、文化旅遊、城鎮開發等領域的豐富經驗和深厚資源,與西安的城市戰略和產業規劃深度結合。”

目前,雪松控股已在西安投資建設雪松文旅·臨潼芷陽花巷、灞橋區香柏熙灣等項目。其中,芷陽花巷一期已開工,建設內容包括演藝劇院、非物質文化藝術館、特色商業、星級民宿客棧等,預計建成後年接待遊客600萬人次。而根據雙方簽署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雪松控股計劃未來還將在西安優先啟動項目:西安絲路國際文化產業聚集區項目、臨潼文旅小鎮、兵馬俑秦主題文化小鎮、渼陂湖非遺小鎮、涇河新城產業小鎮、雪松控股西北總部、國際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城市旅遊綜合提升項目、白鹿原特色小鎮等文旅項目。實現全方位、複合型的文旅產業佈局。

■ 背景

大宗商品供應鏈“領頭羊”

如果從目前公佈的信息上來看,雪松控股無疑是一家在傳統行業深耕多年的企業。這家企業前身創立於1997年,是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湧現出的最具成長性的民營控股集團之一。2016年,雪松控股實現營收1570億元,位列中國民企500強排行榜第16位,蟬聯廣州民企營收規模之首。2017年,雪松控股營收突破2210億元。

而記者通過調查發現,除了文旅創新業務之外,雪松控股優勢產業圍繞著實體經濟和傳統產業展開,其中服務大宗商品閉環供應鏈管理的供應鏈板塊發展頗為迅猛。

雪松旗下供通雲供應鏈集團是中國最大的大宗商品做市商之一和智能供應鏈領軍企業,產品覆蓋了有色金屬、黑色金屬、煤炭、原材料、石油化工、農產品等諸多品種,同時佈局了物流、倉儲、碼頭等供應鏈資產,為產業鏈上下游數千家企業提供供應鏈系統一站式服務。 供通雲充分利用在大宗商品的客戶基礎、行業經驗、專業水平,建設大宗商品閉環供應鏈平臺,以“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為驅動,深度服務垂直產業鏈中的各個環節,構築集上下游企業、倉儲、物流、資訊、期貨於一體的大宗商品閉環解決方案,為企業提供專業的智能供應鏈管理服務。旗下擁有臺一銅業等多家在業內領先的子公司、分公司。 供通雲不斷擴大全球化經營規模,致力於成為引領全球智能供應鏈產業變革的領導者。

■ 樣本

投資30億“造血”扶貧

“堅守實業興中國,創造價值報社會。”是雪松控股一直以來堅持的企業使命。為深入落實中央、廣東省和廣州市東西部扶貧協助部署,雪松控股也謹守自己的企業理念,積極參與到地方扶貧工作中去。

不過與一般直接投入資金的“輸血”式扶貧不同,雪松控股在扶貧中更強調“授人以漁”,幫助貧困區域建設扶貧產業,從而擁有獲得經濟收入的能力,實現“造血”扶貧。

雪松控股的扶貧對象位於貴州畢節,該地地處烏蒙山腹地目前仍有農村貧困人口72.46萬人,約佔貴州全省的1/4,是貴州脫貧攻堅的主戰場。

在經過對黔西縣新仁鄉化屋基、自由村、烏江源百里畫廊等地的實地調查之後,雪松控股方面分析認為,該地區的旅遊資源獨特,自然條件良好,民俗文化豐富,開發潛力較大。“該地區主要短板在於產業配套和商業運營不足,制約了旅遊業快速發展。也造成當地群眾生活困難。”張勁表示:“雪松將發揮產業優勢,通過‘強根造血式’扶貧培育產業,規劃投資30億元,整合重要旅遊資源打造特色文旅項目。以創新升級當地旅遊業態,全面增強畢節旅遊吸引力,助推畢節成為貴州乃至西南地區的旅遊集散中心。”

雪松進入畢節,不光是建項目,還要依靠長期運營,夯實長效脫貧的產業根基。據瞭解,雪松控股方面在畢節建設的文旅項目在實現盈利後將整體無償移交給當地政府。而該項目的一期工程預計將在明年8月完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