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家姓》人物专访|晋祠博物馆副馆长陈凤

《中国百家姓》摄制组来到山西晋祠博物馆,对晋祠博物馆副馆长陈凤女士进行了采访。

《中国百家姓》人物专访|晋祠博物馆副馆长陈凤

晋祠博物馆副馆长陈凤女士

【记者】这个唐叔虞祠是大概建于什么年?

【陈凤】唐叔虞祠始建年代不详,他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就建于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当中,就说明晋祠历史,是从北魏算起,距今也已经有1500多年了。

《中国百家姓》人物专访|晋祠博物馆副馆长陈凤

晋祠是 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及母后邑姜后而建

【记者】请您为我们讲述一下唐叔虞的生平?

【陈凤】关于唐叔虞被分到唐国做诸侯,在历史上有一段历史典故,在《史记·晋世家》中也有记载。说成王即位初年,唐国发生叛乱,周公亲自带兵平息了叛乱。此后的一天,成王与弟弟叔虞在院子里做游戏,成王随手从地上拾起了一片梧桐树叶,剪成玉圭的形状,给了叔虞对他说,把这个玉圭给你,封你去做唐国的诸侯吧,这时站在旁边的使役听到了。就请成王选择良辰吉日,举行分封大典。但成王却说,我是和弟弟开玩笑,岂能当真呢?使役却说天子无戏言,所以你既然说了,就要用史书记载。虽然是一个故事,但是后来成王就真的把叔虞送到唐国做了诸侯。

叔虞在政治制度上延续夏朝的统治制度,在治理国家方面,就根据当时少数民族聚集这一现况,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用他们的方法来治理少数民族,所以把这个国家治理得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造就了日后700多年的一个盛世局面。他的儿子燮父继位以后,因为境内有静水流淌,于是就将国号由唐改为了晋,所以我们山西简称为晋也是由此而来的。后人为了纪念唐叔虞,就选择了这片依山傍水,景色秀丽的地方,修建了祠堂来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

《中国百家姓》人物专访|晋祠博物馆副馆长陈凤

唐叔虞像

【记者】晋姓是怎么来的呢?

【陈凤】晋姓的由来,也就是因为以前以国赐姓,你分封到哪个地方,就以哪个地方为姓,晋姓后裔认为唐叔虞是他们的祖先。

【记者】晋姓跟唐姓是一家吗?

【陈凤】晋姓分支出好多姓,比如我们说到的唐姓、晋姓。他们追本溯源,都追到了晋祠。现在唐姓和晋姓他们认定这是祖祠,并且近些年来每年都要来晋祠举行祭祖活动。

【记者】晋国跟唐国有何渊源?

【陈凤】李世民建国号为唐,和晋祠也是有一定的渊源。第一他们当时驻守在晋阳,是世袭唐国公。李世民的青年时代就是在太原度过的,他又被称作是太原公子。第二因为晋祠的古唐国有700多年盛世,所以说他们也希望把他们的国家治理的像古唐国一样这么繁荣。第三因为他们是从这儿起兵,在这儿誓师的,又祈求唐叔虞保佑他们,因此就坚持立国号为唐。

《中国百家姓》人物专访|晋祠博物馆副馆长陈凤

晋国地图

【记者】唐碑和唐叔虞有什么关系?

【陈凤】晋祠这块唐碑就是李世民留下来的,是我们国家现存唯一的一块。他父亲李渊当时是太原留守,他们从晋阳起兵的时候,他来晋祠祈求唐叔虞的神灵保佑。646年的时候重游晋祠,遥想当年18岁起兵,也是感慨万千,于是刻石立碑,留下了这块碑代表他政治思想主张。

《中国百家姓》人物专访|晋祠博物馆副馆长陈凤

唐碑

【记者】为什么会把王子乔尊为王姓的第一个人?

【陈凤】因为王子乔,他是东周第11代周灵王的太子,他姓姬,字子乔。自幼聪慧,十四五岁就能辅佐灵王治理朝政。有一年就治理水患的问题,当时灵王说要采用拥堵的方式防治水患,王子乔提出了要采用疏导的方式防治水患。当时他直谏遭到了周灵王的反对,就把他贬为庶民流落民间了。据记载他当时来到了太原这个地方,在离晋祠不远的一个叫龙山的地方进行修炼,后来得道升仙。他的儿子宗敬在朝为官,因为东周衰败,宗敬就辞官来到他父亲待过的地方——太原。为当地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可是人们不知道他姓什么,只知道他是从王宫里头出来的,最后就以王为姓,尊他为王姓。他成了姓王的人,把他的父亲子乔确定为得姓始祖。

《中国百家姓》人物专访|晋祠博物馆副馆长陈凤

【记者】王氏祖祠为什么会设在这里?

【陈凤】天下王氏出太原,为什么王氏祠堂会在晋祠呢,一是因为在上一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海外王室恳请,再加上我们省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社会的大力支持,我们就选在晋祠的晋溪书院,辟建了这个子乔祠,来供奉太原王氏始祖王子乔。二是因为我们晋溪书院最初的时候,是明代的重臣王琼的别墅。三就是《晋祠志》当中曾经记载,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所以当时就选在晋祠,作为王氏始祖的祠堂,成为世界王氏寻根祭祖的一个重要场地。

【记者】王氏的寻根祭祖活动多长时间举行一次?

【陈凤】1993年的时候,第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是在晋祠召开的。当时定的每四年要回到祖地来举办一次。就是从1993年以后,包括东南亚的好多国家都举办这个联谊大会。今年第13届的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也将在晋祠举行。除了这个大型的王氏恳亲联谊大会之外,平常每年都有王氏后人前来祭祖。

通过采访,我们了解到了晋地姓氏文化的悠久历史,从唐叔虞封建于此立唐国,到他儿子燮父继位改国号唐为晋,创造了700年的太平盛世,中间宗敬辞官迁居于此,衍生出王姓一脉,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无数人迁入迁出,使姓氏文化在这种迁徙中传承下去。唐姓、晋姓、王姓,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姓氏在此繁衍生息。姓氏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缩影,但却一脉相承留存至今。

《中国百家姓》人物专访|晋祠博物馆副馆长陈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