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硕特部的起源及发展

和硕特部是漠西蒙古四卫拉特之一,也是青海蒙古族的主体,北元时期,其分布于蒙古地区的西部,不论在四卫拉特史上或者在整个北元历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四卫拉特部中,和硕特部始终成为早期四卫拉特、中期四卫拉特、晚期四:卫拉特联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四卫拉特史上占有重要历史地位。额鲁特蒙古中,青海额鲁特二十一旗和阿拉善一旗大部分由原和硕特部组成。

和硕特部的起源及发展

北元初期的呼伦贝尔以及克鲁伦河流域是一个多事的地区。本来元帝退出大都以后的一个时期,北元政治中心是在旧都和林。1372年,明朝三路出兵进攻北元。由于中路徐达在和林附近大败,明军锋芒遭到打击,北元得到暂时喘息之机。但到1387年,元辽东左丞相纳哈出被迫降明,北元辽东地盘丧失殆尽。1388年,脱古思帖木儿汗在今贝尔湖畔,为明将兰玉击败,逃往和林,行至士刺河被阿里不哥后裔也速迭儿杀害。这一仗,北元政权遭到沉重打击,威信大损。第二年,明朝在辽东边外洮儿河、戳儿河和脑温江下游一带设置了朵颜、泰宁、福余等兀良哈三卫,作为羁縻卫所。到1392年,明又派大将周兴等进兵鄂嫩河、克鲁伦河地方,扫除了那里的也速迭儿势力。1405年,在今额尔古纳河支流的根河流域设置坚河卫。在今海拉尔河流域设置了海刺儿千户所。1406年,在今鄂嫩河流域置翰难河卫。又在兴安岭以东地方设置了密陈、卜刺罕、苏温河三卫。这些卫所在地理分布上,大致处于元代哈撒儿(成吉思同胞弟)和翰惕赤斤后王“兀鲁思”的范围内。显然,北元初期,明朝势力步步向呼伦贝尔、克鲁伦一带进逼。但是明朝的军事力量一撤,这些地方很快又为北元收复了。 然而,北元更严重的威胁却来自西面的卫拉特。

北元初,东部蒙古几经明朝的打击,实力大受损伤。卫拉特却乘机崛起,到1399年,乌格齐哈什哈公然杀死其主额勒伯克汗。“靖难之役”之后,永乐欲图北元,采取了扶持“瓦刺”,挑拨它和北元关系的政策,便于1409年,分别封卫拉特首领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为王。另一方面,永乐向前一年刚从中亚回来,成为北元大汗的本雅失里派出使臣要求他归顺。同时积极准备出兵北征。这时,本雅失里和阿鲁台太师被卫拉特马哈木等击败,从和林一带退走克鲁伦河。赶到明朝招抚不成,使臣被杀后,永乐立即派丘福带领十万军队北征,结果全军覆没。次年永乐第二次出兵,号称五十万,大败本雅失里于翰难河。然而又东击阿鲁台,大败之于兴安岭。这一次明军的胜利可说是辉煌的。可是也没有达到消灭北元有生力量的目的,最后只得采取羁縻政策,封阿鲁台为和宁王,实行笼络。

和硕特部的起源及发展

1414年,永乐第三次北征,在忽兰忽失温打败卫拉特,给它一次打击。但他的主要目标仍然是阿鲁台。说阿鲁台当时如何威胁明边,不如说他是一个潜在的危险敌人。永乐必欲彻底消灭为快。因此,1421年以后连续几年亲自北征,直到他死于榆木川。由于阿鲁台避不决战,以致徒劳往还,并无所获。此间穿插着发生了几次阿鲁台与“瓦刺”之间的战争,虽然互有胜负,但由于阿鲁台两面受敌,势力大为衰落。特别是与明军的入侵带有暂时性相比,卫拉特人的进攻却步步进逼,逐渐威胁着阿鲁台的根据地克鲁伦河流域和呼伦贝尔地方。1409年卫拉特封建主弑杀本雅失里汗,拥立其子答里巴为蒙古大汗后,卫拉特在树立北元正统汗系的有利条件下,更大有称霸蒙古之势。而代表东蒙古势力的阿鲁台已失去了前所拥有的正统汗系的靠山。

为了阻制卫拉特封建主篡夺北元政权的阴谋,阿鲁台在没有正统汗系所拥立的情况下,代表东蒙古势力,拥立当时蒙古黄金家族的傍系一科尔沁部哈撒儿后裔阿岱(阿鲁克特穆尔)为汗。哈撒儿七世孙阿克萨噶勒岱死后其长子阿鲁克特穆尔,阿鲁克特穆尔势力的不断强大,将各和硕和旗中好歹拙些属民作为(父亲)遗产分给弟乌鲁克特穆尔。迫使乌鲁克特穆尔西奔投靠卫拉特脱欢太师。从而阿鲁克特穆尔独占呼伦贝尔一带的哈撒儿后王领地,统领科尔沁部以及当时卫拉特势力范围以外的蒙古地区。这一期间,脱欢已经消除了辉特部把秃孛罗和土尔扈特部的太平势力,称霸卫拉特各部,从而成了东蒙古阿岱汗和阿鲁台太师的巨大威胁。正因为如此,乌鲁克特穆尔直奔投靠他们的敌人卫拉特脱欢太师,企图借其力量卷土重来。而当时的脱欢太师也想拉拢乌鲁克特穆尔部众, 将女儿嫁给了乌鲁克特穆尔。这样,乌鲁克特穆尔西分支成了卫拉特绰罗斯部的亲家,成了脱欢太师称霸蒙古过程中的得力助手。

和硕特部的起源及发展

乌鲁克特穆尔西分支分离科尔沁部投奔卫拉特后, “因其部属由各旗人构成”当地卫拉特人称它们为“和硕特部”。和硕特由当时科尔沁各部落组成,因此其内部结构比较复杂。除了乌鲁克特穆尔西分支属干蒙古博尔济吉特氏以外,其部民结构中还有乌吉叶特部成份。和硕特加入卫拉特,是卫拉特史上的一件大事,其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和硕特贵族取代绰罗斯氏的统治地位,始称“卫拉特汗”,和硕特部已势冠四卫拉特部。由于和硕特部为成吉思汗的直系血统,在四部中地位最高。博尔济吉特氏贵族和硕特首领一直担任“丘尔干”的“达尔加”(即盟主),统处四大部落事务。无论是政治史、文化史、军事史,尤其是青藏高原统一于祖国大家庭的历史,如果没有和硕特蒙古族,那都将失去它应有的光辉。当时,和硕特部落的游牧地推进到北自额尔齐斯河中亚古斯河、巴尔咯什湖东岸,南到塔拉斯、楚河一带,东部则与哈密邻。

1637年,和硕特部固始汗军队灭喀尔喀部却图汗,控制青海全境。1640年又发兵西康,灭笨教政权的顿月多吉。自此,固始汗不仅仅掌握了整个青海省,而且还将势力发展到西康(四川省西部,今四川阿坝自治州和甘孜自治州)。此后,他佯称接到怛莱要求返回青海,实则在1641年突袭西藏,并于1642年攻占西藏当时的王国首都日喀则,灭噶举派的藏巴汗政权(噶玛王朝)。1642年,和硕特蒙古部落的首领固始汗正式建立政权,和硕特汗国正式成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