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公事業單位變回事業單位,人員身份發生哪些變化?

遼寧省省直、市直、縣直三級事業單位改革接近尾聲。此次改革,結合了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和新一輪黨政事業改革的所有政策和精神,遼寧省的的事業單位改革為全國事業改革提供了試點、提供了樣板,必將成為今後後半年和明年一季度全國省市縣黨政機構改革,和隨之開展的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典範。

根據遼寧省事業單位的改革實際,發生影響最大的改變有三個:領導職數大大減少,生產經營類和部分盈利性公益二類事業單位改企,還有一個,就是事業單位的參公管理全面取消,參公人員身份自行消失。

公務員身份,包括參公身份,並非終身制,如果崗位發生變化,身份也隨之變化。具體來講,如果崗位由公務員崗位或者參公事業崗位變為事業崗位,其公務員或者參公人員身份自行失去。而在遼寧省的事業單位改革中,原來的參公事業單位全面整合,根據職能不同,分散在各個新成立的事業單位中,其參公性質和人員的參公身份也隨之自行消失,工資待遇、人員管理完全按照《事業單位管理暫行規定》管理。

參公事業單位變回事業單位,人員身份發生哪些變化?

參公事業單位改革成為事業單位,發生的變化有以下幾點:

1、身份隨崗位變化:在機構改革過程中,由於職能變化,事業單位整體參公,單位在崗在編職工可以通過培訓、考試,整體過渡為參公管理人員。同理,如果參公事業單位整體改革,轉換為事業單位,其單位職工身份,也由參公人員轉換為事業人員,參照管理的公務員身份隨之消失。如果在過渡之前,人事未凍結的時候,調整、調動、轉任到其他公務員或者參公單位的人員,其身份繼續保留。

由於參公人員與公務員互通,人員流動不存在障礙,因此,在參公事業單位改革之前,參公人員可以通過調任的方式,繼續保留身份,在行政部門和參公單位就職。行政部門是公務員單位,黨委、群團組織依然保留著參公性質,地方政府依然存在相當數量的公務員和參公人員,在參公事業單位改革之前,這些單位是參公事業人員保留參公身份的唯一途徑。不過,難度太大。

參公事業單位變回事業單位,人員身份發生哪些變化?

2、正常職務調整對個人身份的影響:如果因為個人原因,職務被調整,或者一般人員提拔、調動,同樣因為崗位變化,個人身份也會發生變化。公務員或者參公人員提拔、調任到事業單位,其公務員身份隨之消失,管理方式、工資待遇完全按照事業單位人員執行。重新進入公務員或者參公事業單位工作,其身份同樣需要再次審批。

同樣,如果事業單位人員因提拔、招考、遴選等方式,進入公務員或者參公單位,除招考實習期滿可以直接過渡為公務員或者參公人員之外,其他都需要任職兩年以上,才能進入公務員或者參公事業單位任職,其公務員或者參公人員身份,需要公務員管理部門考核認定後方可轉換。事業單位人員不可直接提拔或者調任到參公單位或者公務員單位任職。按照規定,年滿四十歲的工作人員,基本上喪失了過渡為公務員的資格。

3、身份轉換對職工個人的影響。工作性質、工資待遇、社會福利等方面,除專業技術人員按照職稱不同,執行職稱工資之外,其他人員工作和待遇基本一樣,同等條件下,事業單位人員和參公人員月工資差距基本在兩百元左右。養老並軌制之後,公務員、參公人員和事業單位人員所享受的社會保障措施都差不多,只是工資基數有所不同。目前唯一有影響的,是公務員公車改革已經結束,事業單位公車改革不斷在各省試點,根據改革實際,公務員除正常報銷一般公務性用車費用之外,還多拿一份公車補貼,而事業單位(包括國企央企)公車改革試點規定,只報銷公務用車費用,不享受公車補貼,部分省份事業人員減額享受公車補貼,除管理崗位與公務員標準一致外,其他崗位每月按200元、300元的標準減額享受。

參公事業單位變回事業單位,人員身份發生哪些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