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定调遏制房价上涨之后,昆明房价会降吗?

导语

昨天,在文章的评论中,不少网友提到“7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关于“坚决遏制房价上涨”的定调。

本文关键词:

1、遏制房价上涨

2、深圳最严调控

3、昆明市场影响

中央定调:遏制房价上涨

在去年三月,“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现在变成了“遏制上涨”,几乎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本次会议要求总共5点,其中第五点就是:

“下决心解决好房地产市场问题,坚持因城施策,促进供求平衡,合理引导预期,整治市场秩序,坚决遏制房价上涨。加快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

很快,也反映到了股市上:

官方定调遏制房价上涨之后,昆明房价会降吗?

(昨天,沪深两市地产股上涨股票数量不超过10支,基本都处于大跌状态,不过最近股市行情确实不好,地产股不是最惨的)

深圳最严调控

在7月31日当天,在政治局开会之后,全国楼市还发生了一件大事:深圳迎来最严调控。

在严格的新房调控下,深圳一手房二手房价格严重倒挂,买一手相当于白白赚大笔钱,新房市场供不应求,成交火爆。

前段时间,在深圳买房有个段子——“别管你是亿万富翁还是千万富翁,在深圳,买5000w的房子也只能找个角落蹲一下”。

本来,深圳就是个外来人奋斗的天堂,纯粹的本地人非常少,入户政策宽松,限购还是有漏洞的。

有媒体报道,2017年,深圳不动产一买一卖间隔时间不到3年的商品房是217.6万平米,占二手房销售面积的46%。

按常理来看,普通家庭怎么会一套房子住不到三年就卖掉?

这个占比也太高了吧!说句不好听的,这简直就是炒房天堂。

深圳这次的调控政策,就是让房子回归居住属性,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限制企业购买住宅

自打西安开始限购区域内暂停向企事业单位及其他机构销售住房之后,北京、广州、长沙、杭州、南京、深圳陆续出台【禁止公司购房】。

此前,上市公司美化财务报表有一招就是“买房、卖房”,一年公司正常经营的利润居然大部分来自于“炒房”,简直不敢相信。

2.商住公寓限售五年

个人、企事业单位或社会组织等法人单位新购买的商务公寓,自取得不动产权登记证书之日起5年内禁止转让。

3.新购住宅限售3年

4.两年内离婚,首付比例提升至7成

离婚两年之内申请住房贷款的,首付比例不低于70%;无房贷记录且能提供离婚前家庭无住房证明的首付不低于30%,能提供离婚前家庭仅有一套住房证明的首付比例不低于50%。

也就是说,从前我们说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如今深圳的调控政策,把“下有对策”的路全部堵死:

商业性质的公寓都没有放过;杜绝企业炒房行为,并且告诫大家——“没事更不要随随便便离婚/假离婚,离完婚可能连房子都买不了”。

昆明市场影响如何?

目前昆明“开通”双限:

“限售区域限售3年

外省自然人限购1套”

相较于深圳的严格调控,昆明的调控看来是非常宽松了,但每个城市的情况不一样,昆明也没法跟深圳比。

(主要是深圳46%不到三年就出售的二手房比例,完全不可相提并论,也决定了昆明不会像深圳这类城市一样,限制得这么严格)

那如今的市场,对昆明有何影响呢?

第一:钱,会更多的流向基础设施领域

在本次的政治局会议中,也明确提出,“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虽然每一次货币和财政宽松,都被大家称为“放水”,但一松一紧始终是组合打法。

昨天有网友留言提到:

“半年中央经济会议才结束,对于房地产的文字描述从“坚决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变成了“坚决抑制房价上涨”,虽然少了2个字,但是实质变化很大。

再结合央妈的大放水,房地产是流不了了,只能往实体制造业和基建流,希望昆明能够抓住机会做产业建设和城市基建,不要又错过发展机会,

后知后觉啊”。

(翻译一下就是“有钱修路/地铁/桥了”)

第二:不会盲目的去杠杆

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更好结合起来,坚定做好去杠杆工作,把握好力度和节奏,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意愿。

为了收紧资金,把一些企业的资金链直接搞死了?可不能出这种洋相。

(白话文:普通实体企业贷款会放松一些,但流动到楼市的钱还是会严格控制。)

综合来看:买房投资,是抵制通胀作为资产保值的手段,但通过买几套房子就能一夜暴富,这种情况在过去可能有,但在未来,难。

以上为正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