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语音助手越来越流行,但有几个人真的在用呢?

人工智能的流行,总算让手机厂商找到了一个新的营销噱头,硬件层面、软件层面都可以看到厂商在借势人工智能的热度,可真正在实操和应用层面,却往往不尽人意,比如电池掉电问题、卡顿问题、App闪退问题等,经历过多代机型的更迭,都始终无法解决这些深处的弊病。

手机语音助手越来越流行,但有几个人真的在用呢?

而被手机厂商包装的高大上的人工智能,更多的是加载在手机语音助手上,比如苹果的Siri、三星的Bixby、Google Assistant、Amazon Alex、小米小爱同学、vivo jovi 语音助手等,几乎每个手机厂商都会标配一个语音助手工具。

手机语音助手越来越流行,但有几个人真的在用呢?

Strategy Analytic公布的报告显示,2018年,在全球出售的智能手机中,有47.7%的智能手机配置了AI语音助手。用户熟知的iPhone X、三星Galaxy S9+、华为P20 Pro、小米8、vivo X21、OPPO R15等热门手机都有语音助手,手机语音助手已经变的越来越流行了。

但是,从用户的角度来考虑,有几个人是真的在用手机语音助手呢?其使用语音助手的频率跟手机语音助手的流行度成正比吗?

手机语音助手越来越流行,但有几个人真的在用呢?

手机语音助手的终极形态,是相当于用户手机端的“个人助理”,即用户有需求的时候,直接对手机语音呼出,手机即会答应用户。可目前的手机语音助手却做不到这种终极形态。

其原因在于,手机语音助手对用户的语义识别仍有差距,要知道不是每个人的普通话都是一级的,而且按照用户正常的说话语境,其在吐字方面本身就比较随意,这种时候里面会包含各种语气词以及平时常用的一些说话习惯,机器理解起来就更加困难,所谓“汉语博大精深”,一个不同的语气词,一句用户平时的常用语句,人本身是可以理解的,但机器却无法理解,这样手机语音助手就无法彻底理解用户说的是什么,它的“助理”作用就会失效,很有可能就是“牛头不对马嘴”。

手机语音助手越来越流行,但有几个人真的在用呢?

我们应该更加理性地看待手机语音助手的流行,毕竟,用户是很挑剔的,一个不成熟的产品,如何能获得用户的青睐呢?光厂商自己自嗨可没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